医生科普:打破传统科学坐月子,错过改善体质黄金期,后悔一辈子

作者:布谷莺育儿 02-23阅读:2092次

坐月子是女人一生中非常特殊而又重要的时期,虽然特别,却并不等于生病。坐月子期间,需要更多的营养和照顾,却也要注意科学合理,摒弃不合理的陋习。当然很多传统观念并不是错,放在过去的环境、条件下可能有一定的道理。但在饮食结构、生活环境已经大为改变的现在,再完全照搬过去一些不恰当的传统,就显得太不合理、不科学了。

​​月子要科学地坐才能使产妇尽快恢复身体,分泌充足的乳汁,喂哺好自己的宝宝

生产消耗大,月子要大补

​过去生活水平低,平时的营养较差,再加上生孩子消耗很大,所以传统观念中坐月子要吃非常多的高脂肪食物来大补。这在过去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现代人的营养水平已经大大提高,绝大多数人都已营养过剩,女性在怀孕期间往往已经增加了过多的能量,很多孕妇在孕妇期已经增重过多。女性生产后,既要恢复身体消耗,又要充足的营养以分泌乳汁,确实需要比普通人更多的能量和营养,但绝不意味着一味大补,更不代表着要吃很多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

产后女性要增加鱼、禽、蛋、瘦肉和海产品的摄入量,一天的肉类总量大致在200~300克,以保证优质蛋白质。而肥肉、猪蹄、鸡爪、猪皮等脂肪含量过高,蛋白质质量不高,容易造成产妇肥胖,不宜多食。而且太多的油脂有时反而会使泌乳减少

坐月子期间的膳食要保证多样化的平衡膳食,各类食物都要保证吃到,不能一味只吃动物性食物。保证食物多样、充足但不过量,有利于产妇的健康,也能保证乳汁的分泌量和乳汁质量

长期卧床,不下床活动

​许多老人认为,产后大人体质虚弱,需要好好保养,月子里最好少下床活动,甚至饭菜都得端到床上吃。

妈妈们分娩完之后身体很虚弱,于是很多人就认为她们一定要多躺着,不能下床走动。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长期的卧床不起很容易导致妈妈的膀胱后移,挤压子宫,进而使子宫往后移动,导致子宫脱垂。而且缺乏运动,妈妈的身体机能会逐渐减弱,消化功能变弱就会导致便秘,更加增加了子宫脱垂的风险。按照科学的观点,妈妈分娩后七八个小时就可以下床走动了,即使是剖腹产,在床上躺一天之后也可以下床活动。经常下床走动可以加快身体的恢复。

滴水不沾,不然会大肚子

为了身材着想,一个月不喝水,实在是一大挑战。事实上,“中医并没有产后不能喝水的说法,有些产妇生产完的体质燥热,如果不喝水反而加重燥热的现象,造成脱水、口干舌燥、乳汁分泌不足、便秘等问题。而且如果妈妈的水分摄取不够,还可能影响宝宝的健康。对此,专家提醒,因为妈妈的奶水不足,则孩子喝的奶水不够,容易脱水造成黄疸指数上升。

如果不想挑战传统的禁忌,专家建议可以依个人的体质,使用一些材料煮些调味的茶水来取代白开水,例如姜、荔枝壳、观音串等。在家坐月子的产妇可以用红枣、桂圆、黑豆等煮水喝,“但是尽量坐着喝,而且一次不要太多,”还有多吃含有水分的稀饭及药膳面线。

亲力亲为

​一部分的新妈妈既要自己带孩子,同时还要做很多的家务。由于产道和外阴受损,坐着做事会觉得非常不舒服,有一部分的新妈妈就蹲着洗衣服、然后来做各种家务。专家是这样说的,产后蹲着对于新妈妈盆底肌肉的恢复是非常不好的,要是长时间蹲着或许就会造成子宫异位或是脱垂。女性在产后最好是避免久蹲,平时也要适当走动,以坐和立为宜。同时女性产后虚弱,不能够太过于劳累,就算是条件有限也不要强撑着自己做完所有的家务,可以让另一半帮忙一起做家务。

注意腹部保养

新妈妈在月子里要注意腰部护理,避免提过重或者举过高的物体,抬起重物时,注意动作不要过猛。经常活动下腰部,使腰部肌肉的疲劳得到缓解。尤其是在冬天,天气变冷,要注意腰部保暖,要及时添加衣物,避免冷风吹到腰部上,因为腰部受凉会加重新妈妈腰部的疼痛。

不管从体质恢复还是体产后坐月子这几点要上心,不然害苦的是自己,追悔莫及。产后束缚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收缩腹部,防止内脏下垂,预防妇女病。但要使用专业透气性好的,如果材质不透气,还会造成腹部湿疹,甚至于会引起腹部潮湿而着凉,落下“妇女病”,女人一定要爱自己

过度使用关节

​分娩后,如果连续不停地使用手腕、脚裸等常用关节,不给于它们恢复的时间,会导致神经拉长并酸痛。关节部位受凉容易的产后风,需要特别注意。频繁抱孩子会给手腕造成负担,提重物或做手腕用力较多的活也不好。妈妈产后身体虚弱,注意事项较多,但最多也只是一个月的事情,十月怀胎都熬过来了,还怕这一个月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