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利卸货健康男宝一枚,儿女双全人生圆满了,宝妈逢接必中奥

作者:谨庠序 04-12阅读:4825次

五月二十八预产期六月七日凌晨0:23分 顺产小王子一枚宝宝留级九天。附生产经历:宝宝留级七天的时候。去住院因为自己实在不敢在家里面呆着了。住院后医生内检说宫颈成熟度不够,让我先促宫颈成熟,然后在打催生针,医生建议三种方法:1.放药 2.放宫颈扩张球(个人觉得太难受没选)3.蹲球爬楼梯(这种是自然的)考虑一天决定放药,下午的时候做了oct试验,准备第二天放药!第二天早晨常规内检。见红。医生检查宫颈口。可以容一指!说宫颈口要开了,先不放药了,先打催产针试试。八点多去产房打催产针,下午五点半才开了一指多,医生说估计今天没戏,让回去明天再说。结果,现在宝宝开始发动。到晚上11点半的时候开全了。进产房40分钟宝宝出生!建议宝妈们,一定要打无痛,生孩子痛苦真的会减轻好多好多!

7斤大胖小子!附加症状!

于前天刨腹产男宝一枚,体重7斤整,下面男宝症状

1,整个孕期长了12公斤

2,整个孕期小便都是黄色

3,妊娠线是直的

4,前面喜欢吃辣的,后面辣的酸的都爱吃,

5,孕后期喜欢吃甜食,红糖,白糖

6,是预产期后一天生的,顺转刨

7,先破水,后见红

8,怀孕早期时用过朋友介绍的测男女宝宝的的试纸也是男宝宝,准了,姐妹们可以试试

9,后面看不出怀孕,不显怀

每个孕妇在生完孩子之后,都会有一段身体恢复期,也就是“坐月子”。而如何坐月子好?想要坐好月子应该怎么做?是一个所有产后宝妈都关心的话题。因为坐月子期间如果没有做好产后护理工作,那么就有可能会招致产后妇科病。生完宝宝的妈妈们坐月子这段时间有会失眠、脾气暴躁、便秘等等一系列的情况发生,这是因为生完宝宝后身体的一段特殊时期的变化过程。

夏天坐月子不能吃冷饮

科学说法:产后身体气血亏虚,应多食用温补食物,以利气血恢复。若产后进食生冷或寒凉食物,会不利气血的充实,容易导致脾胃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并且不利于恶露的排出和瘀血的去除。而且,生冷食品未经高温消毒,可能带有细菌,进食后易导致产妇患肠胃炎。在夏季坐月子时,产妇如果出汗多、口渴,可以食用绿豆汤、西红柿,也可吃些水果消暑,对雪糕、冰淇淋、冰冻饮料等还是该敬而远。

坐月子忌久卧不起

一般情况下,经阴道正常分娩的产妇在产生第二天就应当下床走动。但应注意不要受凉并避免冷风直吹。也可以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每天做一些简单的锻炼或产后体操,有利于恢复,并保持良好的体形。产后1个星期,产妇可以做些轻微的家务活,如擦桌子、扫地等,但持续时间不宜过长,更不可干较重的体力活,否则易诱发子宫出血及子宫脱垂。

不宜久喝红糖水

新妈妈分娩时,精力、体力消耗很大,失血较多,之后又要给小宝宝哺乳,需要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铁质。这个时候,喝些红糖水,只要适量,对新妈妈、小宝宝都是有好处的。但是,有些新妈妈喝红糖水的时间往往太长,有的多达半个月,久喝红糖水对子宫恢复不利。红糖的活血作用还有可能造成新妈妈继续失血。因此新妈妈在月子期间喝红糖水的时间,一般以产后7~10天为宜。

整个月子都不吃盐

很多产妇在产后的头几天里过着"食之无味"的生活,这是因为老例说,饭菜内放盐会影响下奶,所以只能吃"白食"。专家点评:不正确。只喝白水、吃白饭,几天下来人就会全身乏力,这在医学上叫低钠综合征,产妇分娩后代谢旺盛、乏力多汗,同样也会发生这种情况。正确做法:正常饮食即可,没必要刻意无盐。其实夏季坐月子,

月子里不及时收腹

松弛的肌肤、堆积的脂肪和凸出的肚子,这情况对于刚生产完的妈妈而言,一定不陌生。甚至还有好多,宝宝都七八个月了,看上去仍旧像怀孕5个月的样子。所以产后束缚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收缩腹部,防止内脏下垂,预防妇女病。但要使用专业透气性好的,如果材质不透气,还会造成腹部湿疹,甚至于会引起腹部潮湿而着凉,落下“妇女病”,女人一定要爱自己。

应该多吃母鸡

很多老人听说家里有人怀孕了,就开始养老母鸡准备坐月子时炖来吃,认为它的营养价值比较高。因为从中医上来说,母鸡的鸡肉属阴,比较适合产妇、年老体弱及久病体虚者食用。但实际上,月子期间是不宜多吃母鸡的。

正确观念:为何不宜多吃母鸡分娩后,新妈妈血液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浓度大大降低,催乳素才会发挥促进泌乳的作用,促使乳汁分泌。而母鸡体内含有较多的雌激素,越老的母鸡雌激素含量越高。如果新妈妈吃了雌激素含量高的老母鸡,会增加血液中的雌激素浓度,降低催乳素的催乳功能,导致乳汁不足,还可能完全回奶。而且新妈妈刚分娩后,肠胃功能也没有完全恢复,是不适合吃太油腻的食物的。

坐月子应该吃公鸡公鸡的睾丸中含有雄激素,可以对抗雌激素。月子里吃公鸡会降低雌激素的浓度,促进乳汁分泌。注意公鸡最好清炖,连同睾丸一起食用。而且公鸡相比母鸡,脂肪含量较少,新妈妈吃了也不容易发胖,不容易引起宝宝发生腹泻,也能让增加在哺乳期保持较好的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