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不发汗,月子病可能会困扰女人一生!

作者:蜜芽育儿 10-11阅读:4510次

对于刚刚生产的产妇来讲坐月子就相当重要,产妇刚刚经历分娩,耗费大量气血、体力,只有把身体调养好了,恢复如初,才能很好的预防各种疾病。俗话说:坐个好月子,健康一辈子,就是这个道理。其中产后发汗是产妇满月之后必须要做的一项护理。

月子病会有哪些危害?

月子病最常见的就是“产后风”。这种产后风的症状与风湿类似,在临床上易被误诊为风湿症,主要以全身肌肉关节的疼痛、怕风、怕冷为主要表现,但受累关节和肌肉无红肿。部分病人多伴有头痛、头晕、怕风、眼眶疼痛、眼睛干涩多泪,也有的病人关节和肌肉处有钻风感,此类病人用抗风湿药物治疗无效,但又与产后血虚、风寒湿邪入血脉有关,故而将其称为 “产后风湿病”。

造成产后风湿病的病因,有内外两种因素。从内因看,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因筋骨腠理大开,身体虚弱,内外空疏不慎风寒侵入。在“月子里”的恢复期,筋骨腠理合闭,使风寒包入体内,为之产后风难治的原因。外因则系风、寒、湿、热等外邪侵入筋骨而引发病症,如产妇保暖不够,大汗淋漓后突受风寒,居室潮湿阴冷,过分劳累或使用冷水洗漱等。

此外,产后忽视休息,过早活动,导致肌肉、关节劳累也难辞其咎。产后关节内滑液囊的滑液大多分泌不良,稍微劳累就可出现手腕发麻一类不适感。这与分娩期间丢失过多血液,或者营养供给不足,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密切相关。此外,高龄分娩、难产、剖腹产、多次流产等,也对“产后风”的发生有某种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妇女在坐月子一百天内,没有注意保暖而造成身体的某个部位疼痛或发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后风,这种情况可以在气血和身体完全恢复后进行物理和药物治疗,但在百天之内切忌使用任何物理治疗,尤其是针灸或拔罐,会使身体营卫失调并大耗气血。而导致真正意义上的产后风,开始全身怕冷怕风。

为什么要做满月发汗?

生产后的妇女在满月的时候要进行发汗,这是有科学根据的。月子里如果不注意风寒暑湿等外邪便会乘机侵入人体,在月子里的恢复期筋骨逐步闭合,使风寒包入体内,难以排出,这时因而出现头痛、腰痛及关节痛等产后风的诸类病症。

原因是:

首先,产妇经历了分娩这一紧张而痛苦并且消耗体力的过程,筋骨表里大开,又因出血较多和体力消耗,体内正气不足,元气尚未恢复,身体抵抗力下降。

其次,产妇在整个月子活动量都很小,大多数人也都不敢洗头、洗澡,使得一些新陈代谢物附在皮肤表面。

在此,月子期间到家里探访的人比较多,产妇的抵抗力比较差,很容易受细菌或病毒的侵入。这时如不及时治疗,会给妇女的一生带来很大的影响,以后再治疗会更加困难。

产后发汗一般有4次

1. 产后28-30天,叫(满月发汗),祛除产妇月子期间体内湿气,排除胎毒,为产妇恢复身体打下基础。

2. 产后42-45天,叫(康复发汗),刚过产褥期,调理修复产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经络损伤,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排出产妇体内淤积毒素以及风寒,维持产妇体内健康微环境。

3. 产后60天,叫(固本发汗),巩固前二次发汗取得产后恢复成效,将体内残留风寒、余毒排出体外,确保在合骨缝时,将体内风寒湿邪,垃圾余毒排出体外。消除颈肩腰酸背痛,有助于身体更好的恢复。

4. 产后100天,叫(关门发汗),固本巩固,驱除月子病、彻底净化子宫内毒素、为以后产后身体恢复打下良好基础。

泡脚发汗好处

中药药力在热蒸汽的作用下,能很好地祛除产妇体内的各种风寒,发汗排毒活血祛瘀,达到预防上述多种疾病的效果,是防治产妇后遗症的有效途径。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除有抵御外邪侵袭的保护作用外,还有分泌、吸收、渗透、排泄、感觉等多种功能。泡脚使药物通过皮肤表层吸收、角质层渗透和真皮层转运而被吸收,使药物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进入血液循环。

药力的热刺激使皮肤温度升高,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及淋巴的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功能,温热刺激还使毛孔开放,全身出汗,让体内“邪毒”随汗排出体外,既扶元固本,又消除疲劳,给人以舒畅之感。药汽在由下至上循行的途径上,还同时渗透穴位、疏通经络,故能益气养血,调节机体阴阳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