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过春节——老人篇

作者:葆婴有限公司 02-13阅读:1607次

每年的春节都是老人们最期盼的日子,儿女们回家团聚、阖家齐享天伦之乐。但是中国人过年其实也是很累的,不少老人由于要打扫卫生、采购食物、布置美化房间、接待客人、走亲戚等,常常弄得筋疲力尽,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如果再患有慢性病,更容易诱发各种疾病。

据卫生部门统计资料表明,每逢春节前后,在各家医院收治的病人中,老年人所占比重明显升高。因此在享受节日欢乐的同时,老年人也要注意以下几方面,过一个愉快而又健康的春节。

警惕心脑血管疾病

今年春节各地气温还相对偏低,寒冷可以刺激全身毛细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增高,再加上忙碌中饮水不够导致血液粘稠,都会增加中风和心肌梗死的风险。因此春节期间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老人要坚持测量血压、血糖等,保证按时喝水、服药。如果发现突然意识不清、站立不稳、口齿不清、胸痛、憋气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避免情绪激动

春节里,喜庆气氛难免使老人情绪激动,但长时间的情绪激动,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易诱发中风或心脏病,因此老年人的心境以保持平和为要,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此外节日期间电视节目虽然精彩,老年人也不要连续看得过久,每天不应超过4小时。应选择轻松的喜剧片、音乐片和戏曲片,少看情节紧张、场面惊险的武打片和侦破片。

尽量不打乱生物钟

老年人平时都有自己的生活规律,在过节期间,要尽量保持平时的作息时间。起居无常,不规律的生活会打乱生物钟的正常运转,引起人体各器官功能紊乱。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的老年人,更要注意,以免引起血压升高或心绞痛的发作。

而且很多老年人本身就有退行性记忆力减退,常常忘事,如果再缺觉和过于劳累,会引起大脑反应迟钝,记忆力更差,很容易发生忘记关火、忘记锁门等危险行为。建议老年人日常就应该多补充一些卵磷脂、亚麻酸等营养素来营养脑神经,预防和缓解记忆力减退。

避免暴饮暴食

无论南北,春节准备丰盛的饭菜是咱中国的传统习惯,几乎每家的餐桌上都堆满了鸡、鸭、鱼、肉、蛋等食品,老年人稍不注意,就会吃得过多。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过多吃高脂肪、高热量、高盐、低维生素、低纤维素饮食,可能引起血液黏稠,极易导致血压、血糖波动及冠心病发作,还可能引起中风、胆囊炎和胰腺炎等。

而且老人消化功能下降、胃肠蠕动慢,吃的太多、太油腻可以诱发消化不良、便秘、腹泻等胃肠道的问题。因此,老年人—定要特别注意,油腻的荤菜切不可多吃,每餐都应多吃些蔬菜,做到少油多素七分饱。此外经常食用益生菌也是维护老年人肠道健康非常安全和有效的选择。

预防感冒

老人在节日期间容易劳累、睡眠不足和精神紧张,这些都会导致抵抗力低下而诱发感冒,甚至肺炎。其实冬季寒冷干燥,本就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季节,今年冬天又流感肆虐,病毒猖狂,所以,这个特殊时期老年人更应该注意提升免疫力。

充足的蛋白质是免疫系统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但老年人体内蛋白质分解流失大过合成,对蛋白质的需要量比青壮年时还要略高才能维持平衡,更要注重优质蛋白的补充。

预防跌倒骨折

因为冰雪路滑、穿戴厚重,冬季是老年人跌倒的高发季节。春节为了布置家居、准备团圆饭,老人外出购物的次数增多,而且常常提着重物上下楼梯,更是增加了跌倒的几率。

大部分跌倒的老人当时未必会出现生命危险,但必须警惕的是,如果跌倒后造成骨折,由于恢复缓慢引起的长期卧床往往成为“隐形杀手”。据统计由骨质疏松引发的骨折,有近1/3的人会出现永久性残疾,还有20%的人会死亡。

虽然早期和中期的骨质疏松没什么症状,也不能置之不理,否则一旦骨折将严重影响老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老年人应该规律补钙,多晒太阳,并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增加骨骼的韧度,让骨骼在对抗外力时可以适当变形,减少冲击力,避免骨折。

小葆在这里要强烈推荐咱家的蛋白粉,不仅含有优质蛋白质,还特别添加了钙和维生素D,是您提高骨密度的不二之选。

不要讳疾忌医

老年慢性病患者在节日期间一定要坚持平时的生活节奏,坚持平时的治疗,坚持平时的体育锻炼。出于“过年吃药不吉利”等糊涂思想而擅自停用药物,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如降压药、降糖药、抗癫痫药等必须连续服用的药品,一旦停用,会导致中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癫痫发作乃至死亡等。所以正在用药治疗的老年病人,千万不可擅自停药,一定要坚持治疗。

对老人来说,春节期间劳累、不良气候、情绪起落、生物钟紊乱等都是“应激事件”,也是春节前后发生身心疾病或旧病复发的原因。因此要提前关注这些问题,正确防范和应对,过一个祥和、健康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