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留守儿童之家” 助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互联网 06-25阅读:3950次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土地规模经营越来越大,“失地”农民随之增加,农村剩余劳力也就越来越多。很多青壮年纷纷进城打工、就业、企业,从而使留守儿童不断增加,很多孩子一年都见不到自己的父母,他们大都由年老的爷爷奶奶照顾,而很多爷爷奶奶们年龄也偏大,身体也不太好,能够很好地照料孩子们也免为其难。他们缺少母爱父爱,呈现无人照看的“散养”状况,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李口居委会就有近100名留守儿童。每当看到这些留守儿童在课余时间无人照看、无人监管,我都感到非常的痛心。如何都能让这些留守儿童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每天都能开心快乐地成长,2000年初,我动员亲属利用自家新建的300多平方米的房子办起了“留守儿童之家”,并自筹资金,购买了图书、桌椅、黑板、电视电脑、体育器材、太阳能热水器等。“留守儿童之家”的创建,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资助。县关工委、县妇联、团县委等单位送来了电脑、图书、课桌等。留守儿童之家的创建,受到当地留守儿童家长的热情欢迎,使留守儿童倍感有“家”的感觉。每逢星期天、节假日以及课余时间,迎来很多留守儿童来到这里看书、打球、做作业、上网等等。看到孩子们在这里学的开心,玩的高兴,心理也感到很欣慰。从多年的实践情况看,如何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作为儿童之家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做工作。

一是对留守儿童要有爱心、耐心。

办好“留守儿童之家” 助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要多献出一点爱给留守儿童,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要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初中学生张瑶,父母亲都在杭州打工,一年甚至几年才回来一次。一天晚上,同学们都在教室里上晚自习,教室里只有张瑶不在位子上,这孩子能上哪去呢?后来在校园里的一角发现了张瑶。我走近张瑶时,看到他满脸的泪水,委屈的抽泣着的样子,还以为是被同学欺负的,哭得非常的伤心。再问其原因:原来是因为想念妈妈了!我告诉他,男子汉,是不能哭鼻子的,要坚强,要独立,要自理……周五晚上到老师家里和妈妈视频通话好吗?他擦干眼泪,高兴地答应了。放学后,张瑶真的按时来了,我帮他打开电脑,教他如何上网,如何与妈妈视频,如何打字……看到爸妈熟悉的身影,听了爸妈亲切的声音,张瑶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灿烂的微笑。以后,每逢周末,张瑶就独自一人从梨园村骑车来到我能的家里上网阅读、视频聊天。

二是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无人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会都经常出现一些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出现这个年龄段孩子不应有的沉思状。因此,我们应注重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引导留守儿童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一是建议班主任老师能够对留守儿童予以更多的关注,每月一次深入到留守儿童学生家中,与代管家长见面,了解留守儿童生活情况,便于今后能有针对性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心理疏导活动。二是加强对留守儿童进行法制教育,增强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和遵纪守法观念。三是对独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辅导。针对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封闭心理和孤独感严重这一现状,请心理健康老师到“留守儿童之家”进行心理辅导、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卫生常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学业辅导等课程,有针对性地加强留守儿童心理疏导、习惯养成和品德教育,帮助留守儿童形成了积极健康的阳光心态。

三是注重做好家长工作,关注留守儿童成长环境。

办好“留守儿童之家” 助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重视亲情关注。通过鼓励、指导留守儿童给外出打工的父母亲写信、打电话等方式,加强亲情沟通。为了方便留守儿童与父母的联系,我们“留守儿童之家”在李口居委会大力支持下,及时地装上了宽带、安装了亲情电话,并保证每周定期开放。提高代管家长的家教水平。多次组织召开留守儿童代管家长会,有针对性地为代管家长们讲述了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难题、误区,为家长们解答疑问,使代管家长们了解留守儿童的成长特点、容易出现的问题,掌握了科学的家教方式,提高了自身素质,为培养合格人才打下基础。

四加强道德品格教育,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自创办留守儿童之家以来,注重研究和把握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利用各种德育教育资源,通过开展“我爱我家”主题征文,“远离网吧”倡议,“诚信做人”专题讲座,“知恩感恩报恩”和“宿迁文明20条”主题熏陶等等,利用节假日组织留守儿童到敬老院为老人做好事,培养孩子们的尊敬老人、孝敬老人意识。

五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为留守儿童解难题。

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确保留守儿童快乐的成长。我们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请有经济实力的个体私营老板、个体工商户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进行结对帮扶,为留守儿童捐款、捐物,最大限度地解决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让留守儿童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几年来,共收到各类衣物5000余件、资金15万元。 鞋子100余双,儿童玩具10多副等。苏州老板计国荣、广州老板王昭理已连续两年打来了资助款,王老板今年又资助了李口镇李口居委会郑庄组刚考上南京晓庄学院财经系的大学生杨巧凤,并保证承担杨巧凤大学四年所有学费。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活跃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

办好“留守儿童之家” 助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一是组织开展了读书竞赛、节目表演、书法绘画等文体活动,提高了留守儿童的读书兴趣,拓宽了留守儿童的知识视野;二是组织留守儿童走出去看社会。利用节假日、星期天等,组织留守儿童走出去亲近自然。2003年5月中旬,我们组织十多名留守儿童到泗阳生态公园、泗阳妈祖庙、泗阳大运河风光带、泗阳杨树博物馆等地观光旅游;2007年4月20日,我们和邱氏家族爱心人士共同组织25名留守儿童到泗阳县临河镇邱大福草莓园去亲手采摘、品尝鲜嫩可口的草莓。每个孩子们还带着满满一篮子的草莓回家也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尝尝自己亲手采摘来的草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