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错过产后康复黄金时间

作者:南方日报 04-02阅读:1992次

黄华仪耐心解答患者咨询的问题。

在门诊中,常常遇上这样的病人:半夜起床小便,刚一坐起,就禁不住尿到了裤子里;生怕在公共场所控制不住小便,外出前只好垫上卫生巾或尿不湿;放声大笑会漏尿。其中,不少都是产后妈妈,病史最开始出现可能就在于分娩后。

清远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盆底康复中心主任黄华仪表示,“笑尿了”也是一种病,在怀孕过程中,孕妈妈的身体围度、激素水平、体重以及腹腔体积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加之盆底肌会因为子宫的增大而持续受压,从而逐渐松弛受损,而孕妈妈产后盆底肌不能立刻恢复,因此就容易出现盆底肌松弛的情况,导致压力性尿失禁、女性盆腔器官脱垂、产后腰痛,建议孕妇产后及时做盆底康复治疗。

怀孕会导致盆底肌过度拉伸

俗话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准妈妈们不仅要经历漫长的孕期,而且还要经受分娩时的疼痛,宝宝分娩后并不代表就是万事大吉。产后女性不仅要关心宝宝的身心健康、自己身材的恢复,还有更重要的问题值得关注——盆底肌的康复。

何为盆底肌,盆底肌受损后会出现哪些症状呢?据了解,盆底肌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一旦这张“网”弹性变差,“吊力”不足,便会导致“网”内的器官无法维持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相应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盆底脏器脱垂等。因此,盆底肌具有控制排尿、排便,增强性生活的快感和维持阴道紧缩度等功能。

黄华仪介绍说,怀孕期间,子宫变得很大、很重,盆腹内压力增大,会压迫到盆底肌,使它遭到过度拉伸,分娩的过程中也很难避免会伤害到盆底肌等支持结构,如同密制的吊床变得稀疏。如若盆底肌受损则会出现尿失禁、便秘、性欲减退、盆腔脏器脱垂等症状。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又称盆底缺陷,主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阴道松弛、慢性盆腔疼痛、粪失禁和性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生活质量,是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五大慢性疾病之一。

事实上,产后盆底康复在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非常普及。可是,资料显示,我国已婚已育的女性,45%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90%有性生活质量不高,阴道肌肉不能收缩。专家呼吁全社会应重视及关爱妇女盆底疾病的防治。

在现实中不少女性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剖宫产对盆底肌肉的损伤没顺产严重。其实,无论顺产还是剖宫产对盆底的影响都是没有差别的。黄华仪表示,清远市人民医院自2017年成立盆底康复中心以来,最高峰曾一天接诊近200人,建议上述两种分娩方式的女性产后都做盆底肌力的筛查并接受相应治疗。

“笑尿了”其实是尿失禁

生活中,我们常在遇到搞笑事情时,夸张地说:“笑尿了。”其实,这可真不是夸张话,“笑尿了”,是真的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

有网友反映产后几年,大笑、咳嗽、打喷嚏时就出现“漏尿”。笑尿了,在医学上称为尿失禁,也就是常说的漏尿。因为生理构造的不同,女性尿失禁的人数要远多于男性,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在咳嗽时、大笑时、紧张时,都可能发生尿失禁。

伴着年龄的增长,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将会随之下降,盆底肌肉及韧带组织也都会越来越松弛,不再像年轻时那般有力。因而,容易出现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或其他排尿异常的情况。体型较胖的女性人群,其腹腔压力较大,而肌肉力量相对薄弱,于是增加了尿失禁的发生率。怀孕时,盆底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而在胎儿分娩时,又易对盆底结构、膀胱颈、尿道等造成损伤。如果产后未及时进行有效的康复锻炼,将导致盆底肌肉、韧带组织越来越松弛,以致漏尿或排尿异常。

“孕妇产后如果患有盆地功能障碍,笑尿了真会经常出现。”黄华仪分析说,这是因为10月怀胎的过程中,孕妈妈的身体围度、激素水平、体重以及腹腔体积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加之盆底肌会因为子宫的增大而持续受压,从而逐渐松弛受损,而孕妈妈产后盆底肌不能立刻恢复,因此就容易出现盆底肌松弛的症状,导致压力性尿失禁、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产后腰痛。

她说,盆底康复训练对任何情况的盆底肌肉松弛都有帮助,如果产后出现“漏尿”的情况,在医院进行电刺激及生物反馈治疗,效果也非常明显,因此建议这部分患者要积极治疗。对于45岁以上绝经以后出现子宫脱垂的中老年人,做盆底训练能缓解排尿、排便的症状,但是对脱垂效果一般,盆底训练的效果有效率不到30%。

黄华仪认为,生育、疾病、衰老等因素都可能造成盆底肌肉的松弛,随着年龄增长不少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子宫脱垂、阴道脱垂等症状,如果错过康复最佳时期,产后多年的女性恢复效果远不如当初。哪些人需要作PFD评估?对此,黄华仪表示,已婚已育妇女、产后42天妇女、中老年妇女,慢性盆腔疼痛、腰酸、坠痛、肥胖、慢性咳嗽(长期增加腹压)、子宫切除术后、尿失禁、粪失禁、器官脱垂等女性群体都适合进行盆底康复治疗。

这两类人最易“惹”上盆底功能障碍

黄华仪介绍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盆底治疗室自2012年开展工作,开展盆底功能筛查项目及盆底肌肉康复治疗。逐步开展PAC项目,为更好地发展以盆底疾病诊疗为特色的专科建设,优化整合女性康复相关学科的资源,联合多个部门,整合成立首个女性康复中心,是清远首家规范化、专业化、综合性的女性康复机构。

清远市人民医院开展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规范化治疗,经盆底功能评估,选择盆底康复治疗或相关盆底重建手术治疗。盆底女性盆底康复治疗(PFR)系指在整体理论的指导下,施行对盆底支持结构的训练、加强及功能恢复。

黄华仪表示,在女性的一生中,盆底肌肉受重压和创伤的机会较多,妊娠、分娩、肥胖、盆腔肿瘤、子宫和阴道手术、绝经后卵巢功能的丧失、性激素缺乏等原因,均易造成盆底肌肉及神经损伤,引发盆底功能障碍。其中,怀孕与分娩及盆腔手术是导致盆底损伤的最主要原因。

然而,盆底的范围比较广,从盆腔腹膜以下到会阴皮肤的全部肌肉筋膜层,由上而下依次为腹膜、盆内筋膜、盆隔、尿生殖膈、肛门外括约肌以及尿生殖肌群浅层,盆底起着承托盆腔、腹腔脏器以及协调排便自制活动的作用。怀孕时,盆底肌将承受比平常大很多的压力,加上在顺产过程中强大撕拉力量的破坏,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失去了之前的弹性和力量。虽然盆底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己恢复,但是没有经过产后专门恢复的盆底肌,将远远无法恢复到产前的状态。

目前,清远市人民医院接诊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产后的新妈妈。怀孕过程中,子宫容积会增大近1000倍,自身重量从50g成长到2500g,盆底肌肉、神经需要承受庞大的重压,被迫拉长,不可避免地受损。且孕期大量的激素改变,加重盆底肌肉、韧带松弛。阴道分娩时,也会加重盆底肌肉韧带及神经损伤。盆底肌的弹性变差,无法“托住”盆腔器官,将其固定在原来的位置,盆底功能性障碍发生。生育多个子女的女性发病率更高。

另一类病人是处于围绝经期、四五十岁的妇女。妇女在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下降,盆底的支持结构如盆腔筋膜会发生一些退化,变薄变弱甚至萎缩,加重盆底功能障碍。加上老年妇女肌张力减退,容易发生阴道松弛或尿道括约肌松弛,不仅尿控制功能下降,也会造成性生活质量下降。

产后42天是康复黄金时期

盆底康复的技术在2004年就已经推广,但由于前些年我国女性对盆底功能的重视仍然不够,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缺乏基本认识,很多女性甚至认为产后漏尿等功能障碍是必须接受的事。但实际上,轻度盆底功能障碍是康复治疗的黄金时段,很多患者可以通过盆底康复训练治疗恢复到正常水平。

陈女士30多岁,之前生育了两个小孩,近年来总感觉下腹坠胀痛,尿频、漏尿,而且性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病人怀疑自己有问题,已经出现了抑郁症状。检查发现,陈女士是患上了慢性盆底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但各器官尚没有出现病变。经过三个月的按摩、盆底肌训练等康复治疗后,陈女士的症状明显改善,人也开朗了许多。

黄华仪表示,产后42天是盆底肌功能恢复的“黄金时间”。越早训练,效果就越好。如果不做任何训练,随着年龄增大,激素水平下降,肌肉变得松弛,症状会越来越严重。到了中老年后,很可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压力性尿失禁,有的严重的还会出现膀胱脱垂、子宫脱垂和直肠脱垂。

如果已经过了产后的黄金训练时期也不用急。从现在开始,逐步锻炼起来也能促进盆底肌的康复。产后42天应到正规医院做一次盆底功能检查,发现问题尽早治疗,没有问题也要及时进行盆底康复训练。

笔者了解到,盆底康复治疗也适合于肥胖、长期便秘、慢性咳嗽等腹压增加或盆腔器官切除导致盆底肌肉受损的患者;更年期妇女激素水平下降以及盆底肌肉组织的退变,造成阴道松弛、尿道括约肌松弛的患者;盆腔脏器脱垂术后防止再复发的患者。

她表示,盆底功能康复技术凭借高科技的生物反馈技术,精确客观地检测,评估盆底肌肉的肌力情况和纤维受损类型,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过采用不同频率、不同能量的电刺激及生物反馈训练,唤醒被损伤的盆底神经肌肉,增加盆底肌肉肌力和弹性,使盆底功能恢复正常,患者经过无创无痛轻松愉快的治疗过程,增加阴道的紧缩度,同时有利于预防、治疗盆底障碍性疾病如尿失禁等的发生。

文/图 何京鸿 彭可明 刘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