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过敏严重可致死,但各种过敏原检测真的靠谱吗?能预防吗?

作者:嘟嘟妈妈课堂 05-03阅读:2933次

嘟妈最近看到一则消息,谈到美国的一个小男孩,对大部分食物都过敏,哪怕闻一闻就可能要了他的命,医生给他列出能吃的食物只有七种。这样的生活,对于小男孩来说,是多么的缺乏味道啊!这毕竟是无奈之举。可是,有些人却在宝宝做了一次过敏原检测之后,就停掉所有显示阳性的食物,这就是盲目之举啦。到底怎样才算真正的食物过敏?如何看待过敏原检测?

什么是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是在食用某种或者多种食物之后,人体产生的一种免疫反应。通常来说,导致身体过敏的罪魁祸首,是食物中的蛋白质,它被自身的免疫系统当成了“入侵者”,并释放抗体将其清除。与此同时,机体还释放出了一种叫做“组胺”的物质,从而引起过敏症状。

  

根据发病的机制不同,又分为IgE(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非IgE介导、以及两者混合型的过敏反应。不同类型的食物过敏,出现的症状有差异。不同人症状不同,一个人也可能同时伴有多种症状。

轻度症状包括:

  • 荨麻疹:出现皮肤瘙痒,有红色斑块;

  • 皮肤出现红色或者肿胀;

  • 眼睛发痒,水肿或肿胀;

  • 流鼻涕或打喷嚏。

严重症状会出现:

  • 喉咙肿胀,或者咳嗽加重;

  • 喘息或呼吸困难

  • 恶心、呕吐或腹泻;

  • 皮肤苍白、头晕、意识丧失,甚至死亡。

过敏症状的表现可能很快,几分钟到1小时,也可能在数小时或者几天后才出现,所以,当宝宝吃了某种食物后,出现了以上症状,应注意观察并记录,以便在就诊时,及时提供信息。另外,有些症状可能比较轻,很容易被忽略,比如呕吐、腹泻等,当反复出现此类症状的时候,也应警惕食物过敏的发生。

哪些食物容易过敏?

虽然任何食物都有可能诱发食物过敏,但最常见的过敏是下面的八类:

①牛奶和含奶的食物,如冰淇淋或黄油;

②鸡蛋;

③小麦;

④大豆;

⑤花生;

⑥坚果,如杏仁或腰果;

⑦鱼;

⑧贝类,如虾或牡蛎。

食物过敏具有一定的家族性,也就是说,当父母或者兄弟姐妹中有食物过敏史,那么他过敏的可能会增加。因此,对于此类人群,应给予高度的重视。

  

食物过敏可以预防吗?

虽然父母和兄弟姐妹有过敏史,宝宝的过敏风险会增加,但并不代表一定会过敏。根据目前的研究,有些方法或许对预防食物过敏有一定帮助,而有些方法则是一种误区。

1. 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如果妈妈和宝宝愿意,继续母乳喂养到2岁,甚至更久。虽然目前没有一致的证据表明,母乳喂养对预防食物过敏有帮助。但母乳对肠道粘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降低过敏的风险,同时具有更多的好处。因此,建议母乳喂养。

2. 当宝宝准备好之后,再添加辅食

宝宝6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最早不能早于4个月,最迟也不能晚于6个月。之前对于有食物过敏风险的宝宝,建议推迟过敏食物的添加。但近来的研究发现,延迟添加不仅对预防食物过敏没有帮助,反而增加了发病风险。因此,目前的观点是在宝宝1岁之前,添加易过敏的食物。可以选择在宝宝添加了其他不易过敏的食物之后,再添加此类食物。

3. 避免过度清洁

虽然目前对于食物过敏的发病机制,没有明确原因,但流行的卫生假说认为,由于我们目前的环境过于清洁,使得免疫系统的操练减少,导致直接对食物等无害的东西产生了对抗,从而引起的过敏反应。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建议做到适当清洁即可,无需过度清洁,比如常用的抗菌肥皂、杀菌剂等等。

4. 孕期和哺乳期无需限制食物

根据目前的研究,孕期和哺乳期限制食物,并没有显示对预防食物过敏有效果,除非妈妈在哺乳期时,吃了某种食物后,宝宝确实出现了过敏反应,否则无需限制饮食,以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另外,妈妈应每周保证2-3次低汞深海鱼的摄入,因为膳食脂肪假说认为,过多的n-6脂肪酸和少的n-3脂肪酸,可能增加IgE介导的过敏反应。

5. 益生菌有待研究

虽然目前一些研究认为益生菌对预防食物过敏有一定作用,但依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益生菌的最佳种类及剂量。因此不建议通过服用益生菌作为预防手段。

6. 低敏奶粉只适用于牛奶过敏

当宝宝对配方奶中的牛奶蛋白过敏时,可能需要更换深度水解奶粉或者氨基酸奶粉,从而避免食物过敏的发生,但没有一致性研究表明,这种方式具有预防作用。

过敏原检测

很多妈妈带着宝宝去医院,医生会开各种过敏原检测,下面来看看到底靠不靠谱?目前常用的食物过敏检测方法包括抽血检查、皮肤点刺试验和斑贴试验。

1. 皮肤点刺试验

将过敏原刺入皮肤,等待15分钟,之后通过观察皮肤情况,确定是否存在过敏,类似于青霉素皮试。这种方法对任何年龄的人群都适用,但只用于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对于非IgE介导的没有意义。另外,结果存在假阳性或者假阴性,也就是说,测试结果阳性,并不代表一定过敏,而结果阴性,也不代表一定不过敏,必须结合以往的症状表现才行。

2. 斑贴试验

斑贴试验是将过敏原的提取物黏贴在皮肤表面,经过48小时,观察皮肤反应,如果红肿即为阳性。这种检测方法是接触性过敏原检测的金标准,只是近期也用于食物过敏的诊断,其意义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才行。而且假阳性和假阴性率也比较高。

3.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

这种检测是通过抽血测得的,用于过敏严重、不宜采用皮肤点刺试验的孩子。这种检测也只是一种筛查手段,准确率和皮肤点刺试验类似,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

4. IgG检测

有些医院也会进行IgG抗体的检测,但是根据目前的观点,血清特异性IgG水平不能被认为对某种食物过敏。而且2014年欧洲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学的食物过敏指南明确指出:此项检测不能被用来诊断食物过敏。因此,如果有医生开这样的检查单,你就可以带宝宝换个医生就诊啦。

5. 食物激发试验

食物激发试验(双盲式)是确诊食物过敏的金标准。在进行激发试验之前,应将怀疑过敏的食物,从饮食中去除,如果症状明显改善,说明此类食物很可能和过敏有关。之后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可能过敏食物的量,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从而确诊。由于此过程,可能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因此一定要在医生的监护指导下进行。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明确某种食物过敏的诊断,同样,对于严格回避某种食物之后(至少应在1年后进行),需要再次加入时具有指导意义。

可见,无论哪种过敏原检测方法,都要与实际饮食情况进行结合,最终食物过敏的确诊,也是由进食后是否出现过敏反应为基础。所以,当检测完毕后,检查单上多个项目显示阳性,也并不代表都需要回避。如果检查单显示阳性,而宝宝平时吃着都没问题,那就可以继续吃。同样,如果显示阴性,可实际上只要吃了这种食物,宝宝就有过敏反应,那么也是需要严格避免的。另外,医生在开具过敏原检测之前,也应该进行一系列的饮食询问,之后根据情况,列出高度怀疑可能过敏的食物种类,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检测。

食物过敏不可怕,可怕的是知识盲区带来的未知恐惧,转发出去让更多人了解食物过敏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参考资料:

1. Philippe A Eigenmann,MD. Pathogenesis of food allergy.2015/09/01

2. Scott H Sicherer, MD, FAAAAI. Patient education: Food allergy treatment and avoidance (Beyond the Basics).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food-allergy-treatment-and-avoidance-beyond-the-basics,2015/02/23.

3. ASCIA .ASCIA Guidelines - infant feeding and allergy prevention.

https://www.allergy.org.au/patients/allergy-prevention/ascia-guidelines-for-infant-feeding-and-allergy-prevention,2016.

每天一篇科普原创,0-3岁育儿问题讲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