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脑瘫(五迟)的认识与治疗

作者:三药世家 05-10阅读:5010次

一、脑瘫的现代定义

小儿脑瘫是指患儿从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以内因各种原因导致脑组织的非进行性损伤和发育缺陷所致的临床综合症。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还可伴有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等其他障碍。

二、脑瘫病名的来源

“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这一病名在西医学中首先是称为李德氏病(Little病)。是英国矫形外科医生李德(Willin John Little,1810-1894)首先全面叙述了脑性瘫痪(脑瘫)的高危因,主要障碍、并发障碍以及继发障碍的临床表现等概念。1844年李德医生首先提出了痉挛性强直的概念,1853年他又提出这些患儿还常常伴有智能障碍、语言障碍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1861年,他又发现该病的发生与难产、未成熟儿、新生儿窒息等因素有极密切关系。

三、中医对脑瘫的认识

在中医古籍中虽然没有“脑性瘫痪”这一病名,但对于“脑瘫”临床表现的认识相对于西医学而言更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医学根据脑瘫的症候特点将其归属为“五迟”、“五软”、“五硬”、“胆怯”的范畴。

四、“五迟”的文献记载

“五迟”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东汉末年的《颅卤经》,其中有“步行迟”的记载;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有“齿不生候”、“数岁不能行候”、“头发不生候”、“四五岁不能语候”等病类别记载。宋代《小儿药证直诀》进一步对“五迟”进行了描述,如“长达不行,行则脚软,齿久不生,生则不固,发久不生,生则不黑”。《太平圣惠方》记载了“语迟”、“行迟”、“发迟”、“齿不生”等证候的治疗方法。

五、“五迟”的释义

“五迟”作为中医学的一种疾病名称,首见于清代吴谦等人集体编著的《医宗金鉴》,作者将历代医家有关迟证的论述归纳在一起,并以“五迟”之病冠名,解释为:“小儿五迟之证,因父母气血虚弱,先天有亏,致儿生下筋骨软弱,行步艰难,齿不速长,坐不能稳,要皆肾气不足之故”,分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清·张璐在《张氏医通》明确指出:“五迟者,……良由父母精血不足,肾气虚弱,不能荣养而然。若长不可立,立而骨软,大不能行,行则筋软,皆肝肾气血不存,筋骨萎弱之故”,并指出“五迟者、立迟、行迟、齿迟、发迟、语迟是也”。

六、“五迟”的论治

中医古籍文献关于“五迟”的描述与脑性瘫痪之发育迟缓相似,是由于“先天有亏”而令“立迟、行迟、齿迟、发迟、语迟” ,对其治疗也从先天不足着手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1、立迟、行迟、齿迟的治疗:

明代《婴童百问.卷之四》:“禀受肾气不足者,髓不足,故不能充于齿,血不充、则髓不满骨,故软弱而不能行,胎气不强,骨气软弱,筋脉无力,髓不满,骨故软弱”。由于先天胎禀不足,肝肾亏损,筋骨痿弱,站立、行走或长齿迟缓,囟门宽大难合。肾主骨生髓,为生长发育之本;齿为骨之余,髓之所养;肝主筋,筋束骨而运动枢利。若肝肾阴虚,则骨弱筋痿,故见立迟、行迟、齿迟之证。

治疗上多以滋补肝肾为法,《婴童百问.卷之四》以使用生地黄、虎胫骨、当归、黄芪居多;《小儿药证直诀》以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其中以熟地为君,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山茱萸养肝涩精,山药补脾固精,两药都可协助熟地以充复肾中阴精,共为臣药,为三补,又配泽泻泻肾利湿,并防熟地之滋腻;丹皮清泻肝火,并制山茱萸之温涩;茯苓健脾淡渗利湿,以助山药之补脾,共为佐使药,为三泻。如见龟背可加鹿茸壮肾阳,补精髓,强筋骨,肉桂补火助阳,引火归源,以救先天。现代研究表明:补肾中药可通过c-fos基因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修复。

2、语迟的预防:

“语迟”在脑瘫患儿表现为语言障碍,是脑性瘫痪不可忽视的症状之一。中医认为:患儿语言障碍是由于母亲在怀孕期间受到惊吓所致,如《婴童百问.卷之五.语迟第四十一问》:“由在胎时,其母卒有惊怖,内动于儿脏,邪气乘于心,故令心气不足,而不能言也”;《素问.举痛论》:“惊则气乱......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恐则气下,恐则精却”。因此孕母的情绪的强烈变化是可以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的,其中包含语言的发育。故孕母保存情绪稳定有助于预防胎儿语言障碍的发生。(周学龙)

土家民族医三药世家草药堂,代代相传!是以土家民族医药为特色发扬祖传秘方的优势药堂,遵守祖训:“乐善好施积贤德,悬壶济世救苍生”的教导、行善积德,治病救人为目的,三药世家世代相承,生生不息,利用我祖翁三药匠亲口所传的特殊疗法,帮助有需要之人告别腰腿骨痛的折磨!联系电话:13787903817(向医生)

——END——

编辑:药哥

✎版权申明:转载仅作观点分享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