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抖吧吃货们, 娘惹风情正式宣战, 决定就是你了——芽笼

作者:旧记忆 06-08阅读:985次

新加坡,是一颗明珠。对于我而言,最初的新加坡是一场狮城辩赛,蒋昌建先生气定神闲的说了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用它来寻找光明。后来,吃货属性觉醒,娘惹菜成了我对新加坡最新的记忆。

一方美食代表一方水土的话没有错,一锅猪肉炖粉条能将我拉向一千多公里外的东北,一顿正宗的娘惹风味亦将展现独有新加坡风情。没上芽笼前的你在宁波,举筷之后的你------在新加坡。

不以奢华夺人眼球,也不以奇特的格局吸引目光,相较于别处芽笼的装点其实很清淡。轻快的音乐,复古的招贴画,悬挂的创意吊扇,随意且不做作,浓郁的新加坡氛围透过这一切释放出来。喝一口茶,一切都刚刚好

芽笼的老板曾在新加坡待过多年,对那的风土人情也多有了解。对于老板而言,他最感兴趣还是新加坡的特色美食,经过多年的研究,最终他决定把娘惹菜带回来,落户在宁波这个滨海城市,落户在故乡的土地上。

新加坡的菜品丰富,融入了各国名菜的灵魂,使得人们对新加坡的菜肴青睐有加。最著名的菜肴,要属从海南地区传入新加坡后经过改良的新加坡海南鸡饭,名字有点绕口,味道却是一绝。

芽笼菜色小集

新加坡海南鸡饭

芽笼的海南鸡饭颜色比较透亮,鸡肉嫩滑,沸水下锅,细火温煮。原材料也是经过多方挑选,保证了鸡肉本身的嫩滑,同时也提升了口感。独特的鸡肉冻加上蒜蓉、辣椒酱再沾上一点点酱油膏入口,就享受到这份鸡肉给我们的惊喜。

吃的时候,配上老板特制的一碟酱料,加上一碗鸡油熬煮而成的鸡油饭,胃口显得格外的好。最后再来上一碗鲜美鸡汤,不用其他更多的调料辅佐,极其简单,却美味无比。

话说鸡油饭也是很花心思,用精选的泰国香米加入鸡汤和鸡油一起蒸煮,使鸡油饭颗粒饱满,不油不腻还香糯可口,简单的一碗米饭也让人食欲大增。

最让人感动的是芽笼的海南鸡饭是,去骨的!对于讨厌鸡肉里挑骨头的朋友们来说真的是个福音。

新马肉骨茶

店家告诉我们新加坡当地的肉骨茶有两种口味,胡椒味辛辣刺激,中药味入口后细细品味会有一丝回甘。

店长卖的这碗肉骨茶,将整根肋骨加入十一味中药中熬制而成,保留了两种新加坡当地肉骨茶的的风味,入口辛辣,回味甘甜,是一款符合宁波人的口味的肉骨茶。

新马肉骨茶配有油条,香菜,辣椒和酱油膏,边喝茶边将肋骨拿起沾上这酱油膏细细品味,感觉自己就在新加坡。

叻沙

叻沙是娘惹饮食文化继承了中国菜的传统,又具有马来风味,卖相和味道奇佳,叻沙可说是最具代表性的娘,是新加坡必尝的小吃之一。

新加坡加东叻沙Laksa。汤头是店长事先熬好的,新鲜的大虾、青口,油豆腐,加上细白的粗米粉。

这一碗色香味俱全的叻沙,像被施了魔法一般。先喝一口汤,似乎耳朵里都喷出火来,味蕾完全被浓郁纠结的鲜味、辣味、所侵占,吃第二口,味道又好像跟先前的略有不同,好像变得更好吃了,再吃第三口……第四口……让人回味无穷。

芽笼田鸡粥

店家重点推荐的招牌菜。宁波人都爱吃田鸡,而这是一碗充满新加坡异域风情的田鸡粥。

先说那田鸡的嫩,咬上一口,口齿间感觉到肉质的细腻,香糯可口的粥,用香菇,鱿鱼丝,姜丝小火熬出来,店家对食物的用心在这碗粥上表现地淋漓尽致。

南洋咕咾肉

南洋咕咾肉,酸甜适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新加坡特色菜。就像宁波人吃饭一定要呛蟹,而新加坡人酷爱咕咾肉。

泰式鱼饼

店家将金线鱼剁成酱和沙棘搅拌在一起,放入模具成型,后油炸即食。

最让人兴奋的是每一口都能够感受到鱼肉的细腻和沙棘在口味上给人带来的惊喜的感觉。

特爱沙棘的调味,喜欢辣味的小伙伴一起来惊艳一下。

青柠鸡

将鸡肉炸得不柴是一件很考究的工艺,芽笼做到了,小小的一盘鸡挤上新鲜的青柠汁,味道妙不可言。

欧亚鸡翅

比青柠鸡味道偏重一点。油炸之前事先腌制过,鸡翅肉质鲜嫩多汁很受小朋友的青睐。

针对一个人用餐的客户,店家细心地推出了单人套餐

香辣蟹

吃喝吃喝

不能光吃不喝

特色饮料应该隆重登场

古法薏米水

有着清淡的谷香,入口醇厚,薏米的养生作用还是很不错的。

马来拉茶

马来拉茶是新加坡不可缺少的一种饮品,拉茶与其说是一种饮品,倒不如说是文化更为贴切,各式的花样沏茶让拉茶这一项技艺充满艺术感,奶与茶在反复的碰撞中融合的更为紧密。好的拉茶,茶香奶味浓郁,口感润滑。喜欢的不妨来芽笼试试。

END

特别专题:《老板有话说》

下面是来自芽笼的真挚表白。

一位前沙特皇室御厨、一位在设计与餐饮届都拼杀过的靠谱的掌柜、一位前英国知名银行经理,这个靠谱低调又国际的团队,决心为大家带来一次新加坡美食的奇妙旅程!

我们一直秉持着所有香料人工现做的匠人之心为大家呈现原汁原味的新加坡美食! 在这里大家能够尝到正宗的新加坡菜与Asia Fusion Dish 我们相信也一定能做到良心用好料,还原星味道!为芽笼的食客们带来如同宁波与新加坡两座城市气质一般,尊重传统,芽笼·重新发明了新加坡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