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头条的这些“教育丑闻”——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作者:刘灰灰看考研 02-01阅读:940次

2017年11月,多名家长反映北京红黄蓝幼儿园老师对学生扎针、喂药片;

2017年5月,北京电影学院,爆出老师父亲性情女学生;2017年12月,南昌大学国学老师性侵女学生;2018年元旦,北航教授被爆性侵女学生;2018年1月,西安交大“寒门博士自杀”;

2018年1月,一张“冰花男孩”的照片火爆了网络;

2018年1月29日,《北大留美硕士万字长文控诉父母》引发网友大讨论

……

这些登上头条的教育新闻,从幼儿园、中小学到大学,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从学生到老师,教育各个环节的问题貌似在2017年尤其是2018年1月集中出现,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育出现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一直都存在,只是因为现在网络发达,暴露在了我们面前;还是说这些问题是随着社会发展出现的必然?我们该怎么解决?

1、是那时候的我们太单纯?

家是农村,爸妈是农民,小时候每次去镇上银行,爸妈都会指着对面银行柜员跟我说一遍,你要好好读书,像他们一样,长大了在有空调的屋子里坐在电脑前办公,风不着雨不着。爸妈像冰花男孩的爸爸一样,通过种地和外出打工供我跟妹妹读完了本科和研究生,他们初中文化,从来没有给我们辅导过一次功课,我们也安全长大了;

冰花男孩的照片一出来,发给小学同学看,他们觉得这就是我们小时候:因为合并校区,小学五年换了三个地方上学,越换越远;暑假结束去学校第一件事是给校园除草,上了大学才知道有塑胶跑道;教室没有暖气,冬天每天去教室首先要做的是:生炉子。

那时的我们、家长、老师,没有认为这个是问题,觉得有学上就很好了,“冰花男孩”脸上的笑大概也是这样想的,没有媒体的过分关注,没有社会人士的捐款,那时候还是要收费的义务教育,更没有因为接受了捐款而必须要接受质疑,那时候的我们太单纯,没有觉得条件辛苦想到要去埋怨教育制度和社会。

2、是现在网络太发达,问题被放大?

上到初中,班主任还会拿着棍子惩罚不听话的学生,家长虽然有怨言,但面对老师都是特别尊重;现在老师对学生都不会说一句重话,生怕伤了学生的自尊。是现在老师比之前更尊重学生还是老师怕了,还是教育理念越来越科学?

互联网的发展,人人都能成为一个媒体,一个大v的转发,就会将个体事件扩大成社会事件,老师怕了;现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发展,老师和学生有了更多的交流途径,老师进步了……也许两个方面都有,但是问了几个小学和初中老师之后,怕了是他们不敢过于管教学生的主要原因。

当然,互联网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这是好事,要不然红黄蓝事件不会这么快得到相应,高校师德不会得到这么多关注……但是每一个社会进步的产物都是有适用范围和界限的,过分的关注和“杀鸡儆猴”,会适得其反。

3、社会对教育的底线在哪?

这些“教育丑闻”,都在触碰着我们社会对教育的底线要求。

这些问题不仅仅反映的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还有社会层面的反思:我们的社会对教育的底线在哪?我们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我们提高教师的待遇,我们对老师提出最低学历要求,我们提出要免费师范生计划……可是,为什么还是感觉我们的孩子在学校不安全?

鲁迅说“教育是要立人”;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而有大师之谓也”,这些新闻之所有这么快收到各方关注,不仅仅是关注点在孩子身上,而更让整个社会担忧的是,这些教育孩子的“大师”出了问题。

当然,你如果去翻看教育学专业的课本上对于教育内涵和外延的定义,会告诉你,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组合。可是当真的拿这一定义来套用你自己和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多少是被重视的?可能会强调原生家庭,可是很少有人会将家庭教育拿出来讨论。我们已经习惯于将教育这件事交给学校。

教育从来不是小事,教育问题不是学校、国家、家长等一个方面能够解决的。“教育丑闻”很震撼,希望我们不仅仅是找到这些已出的问题解决方式,更要去预防,养孩子不是割韭菜,一茬坏了割掉能够重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