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童成手足口病重灾区 ,儿科医生传授你11条“干货”防范知

作者:互联网 06-01阅读:1195次

大白妈妈说: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目前没有任何一种抗病毒药被证实对手足口病病毒有效,所以家长还是比较担心的,尤其学龄期间的孩童。我家娃经历了两次幼儿园停课,传染性极强。之前也写过一篇科普文为什么手足口病总爱攻击小孩儿,还年年流行?,可以配合阅读。

邀请两位卓正医疗的医生,一起把关,再次简单扼介绍下手足口病的防范知识,家长们可收藏。如今,获取知识的途径太多了,很多非医生专业的妈妈写过很多宝贵的经验,但权威同样很重要,需要靠谱的医生传递靠谱育儿知识。

学龄童成手足口病重灾区 ,儿科医生传授你11条“干货”防范知

学龄童成手足口病重灾区 ,儿科医生传授你11条“干货”防范知

来自媒体报道,近日多个省市都发出预警,进入了手足口病等流行疾病的高发期。其中,截至5月16日,广东省今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88366例,死亡3例;较2015年同期病例数(51327例)上升72%,死亡数持平。

学龄童成手足口病重灾区 ,儿科医生传授你11条“干货”防范知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婴幼儿常见传染病。表现为发热及手、足、口腔、臀部、膝部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很快,最终可能导致死亡。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种主要是柯萨奇病毒A组4、5、7、9、10、16型和B组2、5、13型,肠道病毒71型。人群对手足口病普遍易感,主要以学龄前儿童为主。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关系

经常有孩子病初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随着病情发展又被诊断为“手足口病”,这时往往有家长质疑是否误诊。其实这两个疾病似孪生兄弟,因为有一种病毒是导致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那就是柯萨奇病毒。也有部分手足口病病初先有口腔疱疹,随后再出现手足少量皮疹,所以病初诊断疱疹性咽峡炎并不奇怪。

手足口病怎样传播

主要通过粪-口传播,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患者、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该病主要通过被患者的粪便、唾液、咽部分泌物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泡亦会传播病毒。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內仍具传染性。

学龄童成手足口病重灾区 ,儿科医生传授你11条“干货”防范知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

手足口病潜伏期2~10天,一般为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并出现丘疹或疱疹,好发于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初期可有轻度上感症状。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粘膜丘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班丘疹或疱疹。皮疹特点:“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四不”: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自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根据以往的发病与治愈情况看,只有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心肌炎、 肺水肿等,经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多数可以痊愈。只有极个别患儿因病情进展迅速,病变可能累及脑干出现急性肺水肿导致肺出血死亡。

哪些症状提示须马上看医生?

大部分手足口病预后好,但如果出现以下症状提示可能有并发症病情重需要马上就医:

  1. 持续高热不退超过24小时,即使口服退热药也很难退热,小便明显减少,烦躁不安者;

  2. 频繁呕吐,特别是呈喷射状吐;

  3. 诉头痛难忍;

  4. 有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嗜睡甚至昏迷等;

  5. 肢体抖动,站立不稳;

  6. 呼吸急促;

  7. 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大汗淋漓。

如何护理手足口病患儿?

手足口病为自限性疾病,目前无任何一种抗病毒药被证实对手足口病病毒有效。所以只要没有并发症无需口服抗病毒药物,仅仅需要在发热时服退热药。对手足口病患儿要加强护理,多饮水,注意加强营养、休息,做好口腔卫生,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等为宜,避免日光曝晒时间过长,防止过度疲劳引发机体抵抗力降低而出现心肌炎、脑炎和肺水肿等并发症。皮疹一般无需处理。

学龄童成手足口病重灾区 ,儿科医生传授你11条“干货”防范知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勤洗手,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 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儿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 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 幼托机构发现手足口病患儿最好能及时隔离放假 以免疫情进一步扩大

  • 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居室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 轻症患病儿童必须居家隔离

注射了疫苗就不会得手足口病了吗?

2016年3月18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昆明所)研发的手足口病疫苗获得签发合格报告正式上市了。这意味着可以给孩子接种手足口疫苗了。

手足口病疫苗的大名其实是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手足口病疫苗”这个名称只是让大家能够一听就明白的“小名”。其实可引起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有20多种,肠道病毒71型(EV71)是我国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之一。之所以这对这种病毒研制疫苗,而不是针对其它病毒是因为EV71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 80%的重症病例和93%的死亡病例的罪魁祸首就是它。所以这种“手足口疫苗”只能预防EV71的感染,不能够预防其它病毒导致的手足口病。其实普通的手足口病并不可怕,让医生和家长们胆战心惊的是重症的手足口病。如果能够有效预防EV71的感染,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将会大大减少。对12,000名儿童的大型临床试验表明,完成疫苗接种后4周及6个月,EV71抗体的阳转率为100%,疫苗对EV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及其重症的保护率达97.3%。这个研究结果发表在顶级医学学术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获得全球学术界的肯定。

手足口疫苗安全吗?

上面这个研究同时也观察了疫苗的安全性,在试验期间未发现与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 有33.75%打了疫苗的孩子和24.92%的打安慰剂的孩子出现了发热、食欲不振、烦躁、嗜睡等全身不良反应。您可能奇怪怎么没打疫苗也会有反应?这可能是孩子碰巧感染了其它疾病、注射本身的反应,也可能是孩子或家长的心理作用。所以33.75%的孩子接种疫苗出现反应并不是说都是疫苗导致的。这种疫苗的不良反应和大多数疫苗差不多,主要是发热(≥10%)、局部疼痛、食欲不振、烦躁、腹泻、恶心呕吐、乏力、过敏反应(以上发生率1%~10%)。

哪些人可以打这个疫苗呢?

本疫苗适用于6月龄至5岁EV71病毒易感者,并且注意以下情况:

  1. 患有血小板减少症或者出血性疾病者,肌肉注射本疫苗可能会引起出血。

  2. 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接种本疫苗产生的免疫反应可能会减弱。接种应推迟到治疗结束后或确保其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对慢性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即使基础疾病可能会导致有限的免疫反应,也应推荐接种本疫苗。

  3. 未控制的癫痫患者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慎用。

  4. 接种本品与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应至少间隔1个月以上,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5. 免疫抑制药物:免疫抑制剂、化疗药物、抗代谢药物、烷化剂、细胞毒素类药物、皮质类固醇类药物等,可能会降低机体对本疫苗的免疫应答。

本文经“卓正诊所”公众号授权转载,并经卓正医学顾问委员会审核。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需要同医生讨论和咨询。

相关推荐阅读:

儿科博士:6岁以下孩子真的不能随便吃药!!!

为什么手足口病总爱攻击小孩儿,还年年流行?

吃荔枝会引起手足口病,你信吗?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怎么区分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