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是“悦读”不是“阅读”!

作者:甜甜圈伐木累 10-26阅读:2279次

原作者:伍苹

注:本文节选自《赋予孩子写作的力量:一位作文名师的家教秘籍》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近年来,亲子阅读成了时髦的词汇。但很多父母并不清楚亲子阅读的操作细节,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要素,甚至连什么是亲子阅读也弄不清楚。今天,我就分享一下自己的亲子阅读故事。

怎样进行亲子阅读?

关于亲子阅读,百度百科是这样阐述的: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在学生课外阅读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

我们家是从2004年开始亲子阅读实践的,那时候我女儿3岁。当时,我正在攻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硕士学位,我的论文方向是有关中西方儿童文学比较研究的。读研期间,我接触到了不少理论书籍,其中艾登·钱伯斯的《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对我影响很深。

我开始寻找、阅读、购买优质童书,并着手布置家里的阅读环境。对于阅读时间的长短,钱伯斯先生的建议是7岁左右的孩子一次大约15分钟,一天可以安排两次,9岁左右的孩子一次大约为30分钟,13岁左右的孩子为45分钟。我们把亲子阅读时间定在了晚上孩子入睡前的半个小时左右。

(图片来源:拍信 Paixin.com)

从那时起,我和丈夫轮番给孩子读书讲故事。每个晚上的亲子共读时间成了一天中最温馨的时刻。父母讲述时的绘声绘色,孩子听书时的陶醉和投入,还有彼此不时的发问和自由讨论,有很多美好的情景已酿成值得珍藏的回忆。我在博客中记录了其中的一幕——

《一片叶子落下来》

尽管上床已经21:50了,我还是坚持给七岁的涵儿读了《一片叶子落下来》。我等了一天,就盼着晚上给孩子讲这个故事。

伴着流淌的音乐,我极富感情地朗诵了这本书。书中讲述了一片叶子的生命历程,在丹尼尔和弗雷迪的对话中,投射出了作者对生命和死亡的价值理解。

“万物都会死。不管是大是小,是强是弱。我们经历日晒月照、风吹雨打。我们学会跳舞、欢笑。最后我们死去。”

“生命,它将永存,我们大家全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我们可能回不去,可是生命一定会回去。”

富含哲理的话让孩子似懂非懂,故事到了尾声——

“弗雷迪落到了一堆雪上。他闭上了眼睛,一下子睡着了。他再也不知道,春天将要到来,雪将要化成水。……他更不可能知道,春天来时,新的叶子将要长出来……”

读完后,我看到涵儿在沉默,她已经被深深地打动。我欣慰,去年此时,她鲜有这样的情感升腾,即使在她生日时我泪光闪烁地给她念信的时候。

是好书,是大量的阅读滋养了她的情感。

我问:“你想到了什么?”

她摇摇头:“只是有点感动。”

我知道,对于这么小的孩子,还不懂得由物及人地去联想。于是,我给了她一些引导,告诉她人生就如同叶子一样要经历春夏秋冬,终究会告别生命的大树,但只要经历了,幸福了,就不虚此行。

“比如妈妈,”我说,“妈妈终究有一天也会落下去,但我想,到那一天我不会难过,因为我经历了幸福的一生。我做了一番事业,感受到了成功的幸福;我当了涵儿的母亲,感受到了和宝宝在一起的幸福;我还感受到了学习的幸福,帮助他人的幸福;下雨天,我看房檐滴雨;晴朗的午后,我品味一杯香浓奶茶,一切都是这么幸福……”

涵儿兴奋起来:“我也有许多幸福,当上了大队委我好幸福;一边看电视一边啃鸭脖子也很幸福。”

“还有什么幸福的时候?”

“嗯,妈妈给我讲故事的时候,我好幸福。”她抬眼望望我,眼睛红红的,“还有,躲在被窝里睡觉的时候也很幸福。”说着,她打了个呵欠。

“那就睡吧,感受这份幸福吧!”我掖掖她的被角,孩子转身睡去。

我关掉音乐,熄了灯,走出房间。这才发现,眼角早已湿润。

好的故事,既感动孩子,也感动成人……

这只是千万个夜晚的一个缩影,每个夜晚都这么温情四溢,孩子的童年也就暖意融融,她的心也就越发柔软宽厚。

(图片来源:拍信 Paixin.com)

每晚给孩子讲书,我们坚持到孩子上四年级。从绘本《爱心树》《獾的礼物》《火龙爸爸戒烟记》到文字书《笨狼的故事》《小布头奇遇记》《詹姆斯与大仙桃》,从纯文学书籍到科学读物,我们给孩子“喂”得很杂,即便孩子快上六年级了,我还时不时地给她读一些情感丰富的散文,龙应台的《目送》,我基本上利用午休时间给女儿读完了。

多年的亲子阅读已经卓见成效,女儿的阅读兴趣很浓,涉猎面很广,她的阅读视野、写作能力都出类拔萃。阅读甚至影响了孩子的理想,她很想当一名绘本作者,自己写自己画。亲子阅读更拉近了我们和孩子的关系,促进了我们之间的沟通。

对于亲子阅读,我有这样的感受和建议

(1)保持平等的关系。

这样的共读才会自然、温暖、有家的味道。在共读的过程中,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都是参与者、倾听者、分享者。刚开始的时候,父母可能会扮演引导者(或者是诱惑者)的角色,给孩子读得多一些。到后来,谁知道呢,可能孩子的探索更宽更敏捷,说不定是他们给我们介绍一本本好书看呢。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在女儿三年级之前,基本上是我在给她推荐书。我甚至想了些办法来诱惑她看某些书。比如“欲擒故纵”法,德国作家米切尔·恩德的《永远讲不完的故事》是一本很厚的书,我担心女儿会有些畏惧,就故意把它放在我的书桌上。

女儿看见了,问我这本书写的是什么?我说,这是一本特别好看的书,讲的是一个小男孩在幻想世界里变成大英雄的故事。不过这么厚的书,只有阅读能力很强的孩子才能看哦,你先不要看,我这几天备课时要用这本书。这番话把孩子的兴趣勾起了,趁我不注意,她偷偷地把书拿到房间,没几天就看完了。

我用这样的方法“引诱”孩子看了《长袜子皮皮》《蓝熊船长的13条半命》等厚书。有时候,我会故意把想推荐给她的书放到她能看到的地方,因为我知道,以她的兴趣,翻几页就会入迷,《读者》《黄蓓佳倾情系列》等书就是这样进入到她的视野的。

到了四年级,孩子的阅读量越来越大,我有些赶不上她的速度了。有一阵子,家里闹书荒,书柜里的书她全都看过不止一遍了,她开始去找同学借书看,开始给我开书单,让我给她购买。从那个时候起,她经常给我推荐一些新书,我反倒成了一个被引导者。我认真地对待她给我的每一个推荐,翻阅、评价、讨论。

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越来越享受女儿给予我的资讯,包括音乐、书籍、电影。前期的导引,不就是想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吗?当然,有些书孩子可能一时半会儿不会喜欢,我们要学会等待。

(2)聊书很重要。聊书就是在共读了一本书后,大家就这本书涉及的方方面面进行读后的交流。聊书有很多好处,既可以与同伴分享阅读的愉悦,又可以提出阅读中的困惑,还可以聊出新想法。在聊书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扮演了评论家的角色。聊书也有讲究,最好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比如周末的傍晚,或者每周一次的家庭读书会上。聊书的对象在家是父母和孩子,在学校是同学和老师,前提是大家都读过这本书。

在聊书时,我们可以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你喜欢这本书的哪些地方?你觉得哪一个角色最有意思?有没有不喜欢的地方呢?你不喜欢哪个角色?有没有什么地方你不明白?哪些段落的描写让你记忆深刻?

艾登·钱伯斯对这种聊书方式进行了长达30年的研究。他发现读完一本书以后,孩子们通过讨论和闲聊的方式对所阅读的书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理解会更深透,热情会被激发起来,不少孩子想再读一次这本书,阅读就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图片来源:全景网 www.quanjing.com)

没有任何一个人天生就会阅读。孩子的阅读需要引导,在学校是老师的引导,在家里自然是父母的引导。阅读方法很多,诸如我在前文提到的泛读和精读、摘录和品鉴等等。这些方法不要生硬地灌输给孩子,而是在聊书的过程中慢慢渗透给孩子的。例如,你的孩子读书过快,常常错过一些值得细细品读的地方,你不必直接告诉孩子要精读要回味,而是可以通过一些问题让孩子去领悟精读的方法。

以《背影》为例,孩子在初读一遍后也许能体会出作者想要表现的父爱主题。但是对其中的某些情感细节可能并未留意。家长可以用这类问题来引导孩子细读:这篇文章有几个颜色词,你能找出来吗?通过这些颜色词你有什么发现?还有,作者流了几次泪,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流泪的,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孩子带着问题再次细读,或许就有新的发现:全文的基调是灰色的,无论是天空、外套,还是心情都是灰色的,但是有两样东西却很鲜艳,一下子跳入我们的眼帘,一个是朱红色的橘子,一个是紫毛大衣。在暗沉的背景下,这两种颜色显得格外鲜艳,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这两种颜色?因为这两样鲜艳的东西背后都和父亲有关,橘子是父亲费了好大劲买来的,紫毛大衣是父亲特意为儿子赶制的。这两种亮色无疑点明了全文的主旨——父爱。文中写了作者的两次流泪,前后两次是不同的,第一次是不忍看到父亲这般吃力,第二次是不舍得离开年迈的父亲。

让孩子慢慢懂得,精读细品,阅读体验一定比别人来得深。而这些阅读方法,是在一次次的聊书中自然而然习得的。

聊书的话题非常多,不是只围绕着主题来的。而家长往往最爱问的就只有一个——你懂得了什么?这是不可取的。让孩子畅快地聊,家长最需要使用的词语就是:说来听听,讲讲看呢。孩子在讲的时候,我们是专注的倾听者,孩子讲完后,我们要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个看法不是强势的,而是润物细无声的引导和渗透。

聊书的方法也有很多,可以阐述,可以提问,可以围绕一个话题进行深入的讨论。

有一段时间,女儿对身体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老是问这问那,我就给她推荐一本韩国人写的《小女生的秘密》,书里涉及到女生的生理知识,考虑到里面的一些专业术语比较深奥,整本书是我读给她听的。一边读,我一边分享自己当小女生时期的发育经历,孩子特别感兴趣,很多问题一下子就明白了。这就是聊书方法之“阐述法”。

有时候孩子在读完书后不知道说什么,家长可以提问,问题是否有价值完全取决于父母水平的高低。不要提过于简单的问题。父母最好先读一遍,提炼几个值得孩子思考的问题。

《团圆》是一本很温情的中国原创绘本,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你觉得爸爸会不会带走那枚硬币?爸爸会怎样想?你有这样的经历吗?还有些问题需要孩子读完一系列的作品后进行比较和思考才能回答,比如针对一整套集英社的《世界名人绘本》,可以问孩子发现名人的共通之处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能成为名人。

读了黑鹤的动物小说,可以提问:为什么作者说只有一部分人喜欢他的作品?你属于这一部分人吗?为什么?还可以通过提问训练孩子的发散性思维,比如读了绘本《勇气》后,可以让孩子继续生发:说说看,你觉得勇气还可以是什么?例子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我喜欢这样的对话,孩子和家长的共同探讨,智慧的对答,让阅读的收获翻倍。

(3)尊重孩子的阅读取向。

每个年龄阶段,孩子喜好的书籍是不一样的,家长不能拔苗助长。同时,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偏好也有个体差异。邻居家的儿子阳阳二年级就读完了《哈利·波特》全套七册,而有的孩子到五六年级才开始看,但这并不意味着后读者的阅读能力就比早读者差。每个阶段读《哈利·波特》的收获是不一样的。二年级阅读,可能重在情节,五年级读,会评判其优劣,做横向比较。家长切不可盲目攀比,听到谁家孩子读了什么,立马买来让自己的孩子读,根本不问孩子是否喜欢和接受,这是不明智的做法。

我的朋友俸老师一直在小学研究儿童阅读,他有个观点我十分赞同:阅读的成长有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对上一阶段的自然脱离,然后进入下一阶段,比如:绘本——简单的文字书——长篇儿童文学——经典名著。关键时刻需要家长的引导,甚至“诱导”。很多人读了一辈子书,始终在一个浅层面,而有些人把阅读视为一种智力游戏,他的阅读已经介入一种思考,所以境界不同。

俸老师的观点里有两个关键词,“自然脱离”“引导”。一方面,我们要尊重孩子阅读过程的成长差异,另一方面,我们要在关键时期适时地引导孩子。

女儿三年级之前喜欢看绘本和故事书,到了四年级,可能受到国学老师的影响,开始涉猎文言文作品,一口气读完了《世说新语》《山海经》《三国志》等。但奇怪的是她对科普作家刘兴诗先生的《讲给孩子》系列不感兴趣。我倒也不强求。结果到了五年级,她自己又开始拿来读了。如果在这些过程中,我一味地干涉,恐怕孩子再也不想接触这些书籍了。

孩子到了高段,需要阅读一些情感类的书籍,而非停留在情节和趣味上面。我就从黄蓓佳的作品开始入手引导,因为她的作品既有吸引人的情节又温情四溢,孩子容易接受,然后慢慢过渡到曹文轩的作品,顺利完成了新的阶段的转折。到了初中,孩子开始对财经类作品感兴趣了,我琢磨着把耶鲁教授陈志武先生的《写给女儿的24堂财经课》读给她听,这本书在我的书架上放了将近三年,一直在等待合适的时机推荐给孩子。

注:本文节选自《赋予孩子写作的力量:一位作文名师的家教秘籍》 ,版权归愿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