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用妈妈3年换孩子30年?99%的妈妈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作者:369教育 06-06阅读:5602次

在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眼里,总觉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于是打着为了孩子、为了家庭的名义忙忙忙;更有甚者,为了自己的那一份自由和快活,就根本不想尽一个当家长的责任。她们都抱着这样一样想法——等孩子长大了,我在物质的方面多付出一些,孩子的心就自然回归过来了。

但是孩子的教育根本不可能等着我们来弥补,只要稍微有点忽略,孩子的成长变化会很明显。有些毛病一旦养成,会花费很多精力来改正,甚至根本无法纠正。

所以不管挣了多少钱,事业发展有多顺利,如果孩子的教育不得当,将来老了会后悔。

虽然不需要我们一门心思扑在孩子身上,但是也绝对不能拿事业繁忙为由来牺牲孩子。生下他就得负责任啊!

人与人之所以不一样,主要是因为在后天受到的教育方式不同。在幼年的意识中留下的印象,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都会在未来漫长的一生中发挥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和心理专家都指出,孩子0到12岁,尤其0到6岁之间,是成长的关键时期,孩子在这个年龄段里所形成的性格和处事方式基本已经定型了!

每一个人都不是他自己要出生的,父母使他们偶然来到这个世界,来到一个他们自己无法选择的家庭,有了一对永远不能变换的父母。

一个孩子将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父母是何种层次的人,取决于孩子在早期成长过程中受到何种层次的家庭教育。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做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应该处处做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为,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影响的结果。

若母亲是多舌的,女儿也不例外。如果母亲爱打扮,其女儿也必然是爱打扮的。同样父亲好喝酒,儿子也会喝酒;父亲说脏话、粗话,则孩子也是如此。这已成为家庭教育的定律,就像俗语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有人说,孩子的心是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

我们说家庭是一所学校,但家庭教育有着自身独特的方式,它通过家庭环境氛围及父母的言论。行为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无形中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品德与基本素质。

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而且是主导的教育,给孩子深入骨髓的影响,是任何学校及社会教育所永远代替不了的。

两大家族,不同境遇

在英国有一个爱德华家庭,是真正的书香门第。老爱德华是个博学多才的哲学家,为人严谨勤勉。他的子孙有13位当大学校长,100位教授,80多位文学家,60多位医生,1人当过大使,20多人当过议员。

同样在英国,另一个珠克家族,与之相比则大相径庭。老珠克是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浑浑噩噩,无所事事。这个家族至今已传下八代,其子孙后代中有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汉,400多人酗酒致残或死亡,60多人犯过诈骗或盗窃罪,7个杀人犯,整个家族没有一个人有出息。

根据上述两种情况让我们来一起设想,珠克家族中的某个人,当他孩子婴儿时,就被爱德华家族抱养,那这个人又将变成什么样的人呢?

反之又会怎样?

家族最初灌输的是非观念,善恶标准,为人原则,将影响他的一生。这就是两个英国家族留给后人的启示。

相关调查显示:文化程度越高的父母,自己带孩子的比例越低;经济状况越好的父母,自己带孩子的比例越低。而隔代带小孩,成功率不高于30%,因为祖父母辈带小孩,用的大多是传统方式,以撒谎敷衍小孩;用“小心点”“不要去”等口头禅妨碍小孩的创造力和冒险精神;贪小便宜;当着孩子的面讲孩子父母的坏话等……

很多人又说了,我忙啊,我没空啊,有好多会要开、好多应酬推不掉……忙是不在意一个人、一件事的借口,没有任何一份工作能把人24个小时都赔进去,只有重视与不重视。如果你把孩子当成最重要的会议,再忙都能抽出时间。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不仅仅是来传递你的遗传基因的,还为传承这个家的家风、德行。所以,你愿不愿意用3年的陪伴来交换孩子人生的30年?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无法弥补孩子教育的失败!

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榜样!

给孩子食物只会让孩子成为大人,给孩子观念会让孩子成为伟人!

人在年轻的时候,千万不要借口工作忙而忽略对孩子的教育,在年老的时候,一切荣华富贵都是过眼烟云,而一个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让你晚景惨淡,但是一个成功孝顺的孩子足可以让你生活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