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专家陈禾:沟通为什么这么难?

作者:陈禾教养智能 06-30阅读:4238次

在医院病房,除了输液、服药、接受检查与治疗之外,就是睡觉。睡着了可以做梦,睡不着时就做白日梦。也许因为突然无法上网,老是想起微博上家长们提问后等待看答案而不见陈禾身影时的焦虑,于是白日梦里浮现的都是过去一幕幕的,和家长们互动时的感受,以及经常不得不承受的本来不该有的压力。

是的,在微博和家长互动,经常都感受着的一股压力,就是“沟通干嘛这么难?”

这里说的沟通,包括家长与我、家长与家长、家长与自己的父母、家长与孩子的老师,以及家长和他们的孩子。

沟通,不只是一方接收到对方想传达给他的信息,还要理解并作出适当回应:能够通过交谈,了解对方在想什么、有什么意见、什么要求、什么建议;再进一步,通过讨论、商量,来处理彼此的分歧,化解矛盾,最终达到彼此都能够接受的结果;就算意见或看法不一致,至少是双方都可以暂时接受、不会产生误解或误会。

从理论上说,一人愿意说,一人愿意听,就应该能够完成一个信息的沟通。但是,在现实中,这种情况即使出现,也未必就能够顺利互动,达成沟通。

由于决定沟通成败的元素极其复杂,本文打算只讲讲我在微博上和家长们互动时面对的沟通困难。至于其他方面,如家长与幼儿园老师、家长与孩子的有效沟通等,有机会再谈。

家长需要帮助

故事得从七年前创建微博开始。我受邀试用微博,开始学习以140字发表个人对亲子教育研究的一点一滴体会。不到半年,就受到许多家长的关注,逐渐形成一个小圈子。微博当时在尝试并寻找各种发展的方向,很快就推出了“微群”(围裙)作为同道互动平台,于是,我与曾志老师、李雪琴老师联手创建“亲子俱乐部”,成为第一个亲子教育经验分享平台,谁也没有想到,不到一年时间,亲子俱乐部成员暴增,群的人数达到了上限,一些后来者不得其门而入,难免会有怨言。

新浪育儿频道当时的主编郑先子老师开始利用微博平台主办“微访谈”,获得很好的回应。那时微博注册人数还不到一亿,关心亲子教育的年轻父母应该不会超过一千万,但每一次以育儿为专题的微访谈,参与者,或者说围观者,人数统计都在百万以上。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家长们需要专家的帮助。

郑先子老师在电话中向我提出了两个倡议:

①能不能在微博开创一个“专家答疑”的公益平台?

②能不能组织几位育儿专家共同为“专家答疑”做贡献?

我的回应很干脆:能,我算一个。

就这样,专家问诊开张,鲍秀兰医师、张思莱医师、林怡老师和陈禾开始放下一些工作,把挤出的时间用于“亲子大讲堂·专家问诊”。渐渐地,提问的家长越来越多,我们不得不改为“每日答疑”,而参与这项公益活动的专家也越来越多,其中多数为儿科医生。

家长的沟通能力

从微博七年来我和家长的互动情况,可以看出这些年来“家长”这一群体的若干变化:

这种温馨交流,言谈中不带粗言野语,也没有互相嘲讽、攻击或挖苦等现象的互动,在早期的微博中随时可见。所以我们无论是“发表高见”,还是“虚心请教”,都能够畅所欲言,即使见解不同而辩论了起来,也能够在尊重对方的权利下真诚地摆事实,说道理。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已经很夜了,我回答了一位家长的提问,突然闯来一位不速之客,针对我提出的“培养同理心”进行诘问,怀疑我借同理心的炒作来达到个人的企图,并且声称根本就没有“同理心”这回事儿。我当时已经知道中国许多学者排斥“同理心”,认为这是洋人炒作的概念,不值得提倡。我觉得这是一个传布正确概念的机会,便从学术的角度,说明同理心本来就是中国古代大学问家提出来的,这话渐渐引起了他的兴趣,和我一来一往地对谈了起来,直到原先那位家长再度浮出水面说“你们两位大师可以休息了吧?我睡了一觉回来,你们居然还在辩论?”

这正是一个沟通并不难的好例子,原本打算责问我的一位陌生人,在一番对话之后,竟然越谈越投机。我当然明白这只是个案,不能概括一切,但这个例子却可以引起我们思索:良好的、有效的沟通,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①态度:诚恳、友好,尽量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这是吸引对方愿意交谈的“基础条件”。

②思想: 能够表现出本身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但也尊重对方的不同见解,愿意了解对方的见解。

③同理心:能够了解并接纳对方的感受,并且立即改变表达方式,让对方觉得你很关心他。

④沟通技巧:言谈举止表现得不亢不卑,但给对方留有余地,并能够倾听对方的话语再作出回应。

⑤学习能力:有较好的学习能力,能够分析并区分对方言谈中透露的种种信息,知道他在说些什么。

当然这五个条件只是保证交流能够顺利进行,沟通的水平还得看个人的学问与表达能力。不过,在这样的情境下,即使沟通不能达到令人满意,却能维持很好的社会气氛,不会因为语言的侵略性或攻击性造成种种误解,让社会充满戾气。

现在的微博怎样了?

经过七年的发展,微博现在已经成为自媒体的老大哥,多种功能齐备,会员众多,光是家长,为学习育儿,提高本身教育儿女的能力而来的年轻父母越聚越多,微博也为提供亲子教育的交流增加了许多新的互动平台,但是,原来祥和互相尊重的人际互动的氛围却完全改变了,改变得让我这类只搞学术研究与教养问题解惑的人显得不识时务,越来越无法适应了。

这期间最大的问题就是,原来家长们质朴的言语、真诚的讨论孩子的教养问题的的微博渐渐收缩,新来的,一出口就让你吓一大跳的评论者越来越多。

更多人来交流本来是好事,而且时过世迁,社会思潮、人文环境、思想表达方式都起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家长以讨论的方式来提问,今天家长以“我不懂。你告诉我!”的解决需求的模式来要答案,这种只求短平快地解决难题的方式是可以理解的,但关键就在,这种拿来主义、不亲自学习的做法,对他们解决孩子的教养问题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为什么?因为只懂得几招“对付”孩子的管教招数,针对孩子现有的行为进行压制,但孩子没有学习,没有改变,积累的教养问题越来越多,将来神仙也帮不了她。然而你苦口婆心,他们也不会领情,也不思考,潜水去了,反正谁也见不着谁,以后有问题还是会再来伸手要招数,你批评她,她就威胁“取关”——这倒像小孩子吵架,她难道不知道是自己来关注我,我并没关注她?这类人的难于沟通,主要是思想与行为习惯不同,在“快餐文化”的影响下,他们已经习惯于饿了就要食物,吃饱了就走人,食物是谁为她烹煮?提供者是谁,他绝不关心。有人看不惯了说他一两句,她是漫不经心地回一句:“不过是吃一顿饭而已,值得这么上纲上线吗?”

最令人感到“江湖险恶”的是一群天天到处游荡,借机刷存在感的所谓“键盘侠”。这些人本身有没有学问?关心的是什么?惹是生非有什么企图?谁也不会去关注,但他们总是像幽灵一样,你正用心地在为家长解疑,他就突然出现,冷不防地砍你一刀,你摆明要接受批评,想听他说说他的高见,但已经潜水去了,因为目的已经达到,他并没有和你沟通的必要。但这类人的破坏性极强,往往把家长给迷惑了,你给家长讲解了的问题,被他一打岔,家长转移了注意力,一切就白费了。例如下图,我是用来说明妈妈陪同孩子玩的重要性,他突然闯入挑剔:“为什么爸爸在一旁看报纸玩手机,你这不是在误导家长吗?”这分明是在“踢馆”,但他说的也不无道理,于是家长们就转换话题谈父亲参与的重要性,有些还免不了批评我忽视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力,对陈禾的保守思想“表示遗憾”。这种情况我需要不需要解释?不行,一解释,家会被越描越黑。

无法沟通的人

微博上还有一些无法沟通的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你刚绞尽脑汁解答了一位家长提的问题,立刻就有一两位“常客”前来补充,根据你的答案加几句他的见解或感受,有意或无意之间就将你的答案曲解了。一些家长学识有限,立刻便跟着她的思维走,最终走入死胡同,于是埋怨陈禾是虚有其名的“砖家”,表示要“取关”了。而那位惹事的“伪专家”呢?她已经满意地一边乐着了。这种人之可恶是因为他不像键盘侠只是想刷存在感,她这么做是精心策划的,因为这是一种突出自己,达到扬名立万最为快速的做法,这种“跗骨战术”对提高知名度的价值不可低估。我尝试和这类人沟通,但总是得不到回应。你好意劝她自己凭本事发布原创微博,或指责她这样做违背专业道德,她都是置之不理。然后有朝一日,她就夹着一大群粉丝,竖起专家的招牌开始经营起家长教育来了。这类专家,目前为数不少。

另一种无法沟通的是某些育儿网站或育儿公众号,为了吸引眼球,增加粉丝以利经营,几乎每天都要发布一两则父母或孩子必须怎样怎样,绝不能怎样怎样的几条教条。只有教条,没有内容,由于在标题上炒作,许多家长都坚信不疑,如获至宝。

例如上图,“孩子完成时要说:你真棒!”夸耀孩子是有条件的,并不是孩子每做完一件事都竖起大拇指来说他棒,这样做对孩子的正面成长危害极大。然而这些人并不是教育家,他们被雇来工作,老板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而老板要的,是炒热他的网站以利母婴产品的销售。这类人,你向他提什么意见他都不会理睬,沟通的大门是永远关闭的。

陈禾,亲子教育专家,新浪育儿专家问诊微博每日答疑金牌专家,著有《教养智能》。

版权声明

“陈禾教养智能” 公众号发表的文章都是陈禾本人的原创作品,受版权保护。任何人或亲子教育机构、网站、报章杂志或家长群,都欢迎建立连接,若要求转载,必须获得陈禾本人的授权,否则将以侵权处理。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 @陈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