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篇小文章,送给被孩子逼疯的父母,你们辛苦啦!

作者:大喇叭呦呦 08-15阅读:1701次

第一篇:再多赚点钱就来陪孩子?你,想!得!美!

01

老乡开小吃店,生意十分红火。不大的店面一共有8张桌子,分列在店铺的两侧,中间一条小通道,里面是厨房,楼上住人,是最常见的小店铺。

小店每天的营业额颇为可观,老乡两口子外,还请了5个人,全都忙得团团转。除去房租水电和工资,一年下来,老乡的收入比许多白领丰厚得多。

可春节前,老乡把这家被一众同乡羡慕得流口水的店铺盘掉,打算回老家开店,不来上海了。不是店铺生意不好,而是他决定回去管孩子。

他那在老家读初二的女儿早恋,并打算来年和她的小男朋友一起辍学去打工。

老乡有一儿一女,儿子读五年级。两个孩子都在老家留守,由爷爷奶奶照看。

爷爷略微读过几年书,认得些字,奶奶从没上过学。孙子们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爷爷还能教认几个字,再后来就爱莫能助了。两个老人只能给孙子们做饭洗衣,照看生活起居。

这回被中二叛逆期的孙女这么一闹,老人也没辙了,给老乡打电话,强烈要求他们回去自己管孩子,“我们老了,真的管不住孩子了!”

老乡开小吃店许多年,期间换过不少店铺。生意好的时候忙不过来,没空照顾孩子;生意差的时候几乎亏本,无力把孩子带在身边。

女儿今年虚岁15,儿子12了。从儿子周岁断奶后,他们就被交给爷爷奶奶照顾,每年暑假俩孩子来上海玩一阵子,春节老乡两口子回去一阵子。一家人每年就团聚这么两次。

老乡也想过把孩子带在身边,可是在上海上学费用高昂,两人也没有时间接送,如果把老人接出来带孩子,那就还得另租住房,这样算下来费用承受不起。

几年前他们盘下了最后这家店铺,生意很好,在经济上可以支撑孩子出来上学的费用了,可是孩子要转学也比较麻烦。更重要的是,老乡总是想,先专心赚几年钱再去管孩子。

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不肯站在原地,等他们赚到钱了再长大。

女儿成绩很差,早恋,想辍学。

儿子从一二年级起,就花钱“买”同学的作业抄,或直接让同学代写,每次给同学一块钱。后来家里装了网线,儿子就开始迷恋网络游戏,学习成绩一塌糊涂。

老乡这次下了决心盘掉店铺回去,想好好管教两个孩子,可他发现已经无法和孩子交流,“完全没有共同语言。”

孩子的想法,父母觉得幼稚可笑,父母的苦口婆心,孩子嗤之以鼻。

老乡问我要怎么阻止女儿辍学,怎么让沉迷游戏的儿子爱上学习。我很想告诉他说太难了,也有点太晚了。可我不想打击他,只好泛泛地给了他一些真理一般的建议。

02

留守儿童的问题太过沉重,今天不讨论。我给大家说说另一个例子吧:

公号后台有爸爸给我留言,说他19岁的女儿找了个34岁的男朋友,还是她的高中老师,离过婚。这位爸爸表示非常不能接受。

他说师生恋什么的不要紧,关键是年龄差距太大,对方还离异......他不明白女儿怎么会喜欢上这么一个“大叔”。

作为家有女儿的妈,我非常理解这位爸爸的心情,跟他聊了起来。

这位爸爸四十多岁,是个很上进的人。在高考还是独木桥的年代,他考上了中专。那时候中专出来算干部,给分配工作的,对于农村考出来的人来说已经不错了。

可是他上班几年后逐渐发觉自己的文凭不够,新来的同事学历越来越高,他决定去进修,大专修完修本科,一边结婚生子一边发奋图强,最后还读了研究生。

他工作之余总是不停地在复习考试,女儿出生的时候他在准备考大专,周末去上课,平日晚上要复习,等他研究生毕业证拿到,孩子都差不多十岁了。

那些年他的学历越来越高,升职加薪随之而来。可要说陪伴家人和孩子,却几乎是空白。

于是我便理解了她女儿为什么喜欢“大叔”了:她的整个童年乃至少年时代,都缺少父亲的陪伴。长大后她也许能理解父亲缺位的原因,可对父爱的渴望和遗憾却已经深种于心中。

一位年长的大叔,也许正好能弥补她缺失的父爱,满足她潜意识里的深深渴望。

我家诺曦爸爸工作很忙,加班和出差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上个周末,姐姐小曦去小区门口的书店里买文具,同行的妹妹小诺逛了一圈,看中了弹子跳棋,买了后很是激动,回家就缠着姐姐教她下棋。姐姐教了一会儿就没了耐心,换我上场。

我陪着小诺玩了许久,她粗粗掌握了规则,正是兴趣最浓的时候,可我没空一直陪她,她便一个人自言自语地玩了。

那天爸爸去加班了,小诺一直等他回来。一会儿说要给爸爸看她的新玩具,一会儿说要教爸爸下棋,一会儿又问我爸爸会下的吧,那就让爸爸教她下。可是爸爸的会议很晚才结束,回家时小诺已经睡着了。

第二天,爸爸又是早出晚归,小诺一整天没有见着爸爸。晚上临睡前还问我爸爸是不是出差了。

第三天,爸爸果然出差去了。

第四天,小诺新添了一盒小小的橡皮泥,她等着教爸爸怎么捏一个漂亮的蝴蝶结。

第五天,爸爸出差回上海了,可是又开会到小诺睡着了才回家。

第六天,就是昨天,爸爸终于按时下班回家。晚上小诺缠着爸爸要看动画片,我提醒她是不是有什么新玩具要和爸爸一起玩的。

她愣了几秒才去找出那盒橡皮泥,可是已经被她把所有颜色都混在一起了,成了灰褐色的一大团,她很遗憾地说做不出漂亮的蝴蝶结了。

而弹子跳棋她已完全想不起来,在我提醒之下才恍然大悟般地去拉开抽屉......看得出来她还是喜欢和爸爸一起玩跳棋,但五六天前的兴奋和激情却已不在了。

一盘没下完,爸爸要去跑步,她也无所谓地结束了。

03

这世间最等不得的,就是孩子,他们总是迫不及待地长高长大。仿佛眨眼之间,就从一个梳着冲天辫的娃娃,变成了亭亭玉立的青春少女,从一个留着鼻涕满地打滚的熊孩子,变成了朝气逼人的阳光少年。

姐姐小曦以前总喜欢搂着我的脖子,甜甜地说“妈妈,我爱你!”那种甜腻美好的样子,仿佛就在昨天。

转眼她已经和我一样高了,看到妹妹亲着我的脸说“我最爱妈妈”,会露出鄙夷的表情说好肉麻。

她常常嘲笑妹妹的想法和语言幼稚,全然忘记不久前自己曾说过一模一样的话。

我知道此后再难以得到她的亲亲和抱抱,她也不再需要我的睡前故事和顺口瞎编的童话。

孩子每天都在努力地长大,学着离开我们的羽翼,自己飞出去闯天下,我们能陪伴他们的日子是有限的,每过掉一天,便少掉一天。

然而,生活中有多少父母,因为种种原因,在孩子最需要陪伴的时候离开孩子,在孩子最需要引导的时候不能陪在身旁。

他们总是想:等我再多赚点儿钱就去陪孩子,等我忙完这几个项目就去陪孩子,等我拿到这个学位就去陪孩子,等我......就去陪孩子。

然后,等他们终于“多赚点儿钱”了,忙完项目了,升职加薪了......觉得可以稍微放松一下去陪孩子了,才发现,孩子已经不需要父母的陪伴了。

你的孩子不会永远等着你给他讲故事,也不会总是盼着你陪他下一盘棋。

你不会永远有一个3岁的孩子,等你把他扛在肩上去散步。你也不会永远有一个8岁的孩子,渴望着你去看他打球。

你错过了孩子的毕业典礼,便无法再次经历。你错过了孩子的10岁生日,下一次就算你能陪他,他也已经11。

钱可以少赚一点,工作也可以缓一缓,唯有陪伴孩子不能等!

因为,孩子成长中,你错过的所有精彩,永远不会回来。

再多赚点钱就来陪孩子?你,想!得!美!

第二篇:陪伴孩子成长,首先要找到自我

今天的分享由一则中国禅宗公案故事开始,故事叫“我去哪儿了”

有一位公差,押解着一名犯人去京城。犯人是一名犯了戒规的和尚。路途很远,负责任的公差每天早晨醒来后,都要清点身边的几样东西。第一样是包袱,他跟和尚的盘缠、寒衣都在里面,当然不能丢;第二样是公文,只有将这份公文交到京师才算完成任务;第三样是押解的和尚;第四样是自己。公差每天早晨都要清点一遍,包袱还在,公文还在,和尚还在,我自己也还在,这才开始上路出发。

日复一日,偏僻的小路上经常只有他们两个人在行走,很是寂寞,免不了闲聊几句。久而久之,彼此互相照应,关系越来越像朋友了。

有一天,风雨交加,饥寒交迫,两人赶了一天的路,投宿到一个破庙里。和尚对公差说,不远处有个集市,我去给你打点儿酒,今天好好放松一下。公差心思松解,就给和尚打开了枷锁,放他去了。

和尚打酒回来,还买了不少下酒菜。公差喝得酩酊大醉,酣酣沉沉地睡了过去。

和尚一看,机会终于来了。他从怀里掏出一把刚刚买来的剃刀,嗖嗖嗖,就将公差的头剃光了。然后,他将公差的衣服扒下来,自己换上,又将自己的僧袍裹在公差身上,连夜逃走了。

对发生的这一切,公差都浑然不觉,一觉睡到第二天日上三竿。醒来后,他舒舒服服地伸个懒腰,准备清点东西,继续赶路。一摸手边的包袱,包袱还在;再看公文,公文也在;找和尚,和尚找不着了。庙里找,庙外找,到处都找不到。公差就抓挠着头皮想:和尚哪儿去了呢?呃?发现头居然是光的!低头再一看,身上穿着僧袍,恍然大悟,原来和尚也在呢!

前面三样都在,第四样就该找自己了。公差又在庙里四处找,怎么也找不着自己,心里就纳闷儿了,和尚还在,我到哪儿去了?

读完故事,你可能会想,现实中哪有这么笨的人?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我想你还是仔细观察身边的人吧。这不是我要讨论的话题。

这则故事出自于丹的书——《趣品人生》。于丹非常擅长利用故事,阐述观点,生动幽默之余,发人深省,这也是我无比欣赏她的缘由。

在故事分析,故事中的包袱是什么?是我们的物质生活,物质生活的改善会伴随我们的一生,所以它不会丢;

公文是什么?是我们的职业。我们在世上安身立命,总有一个社会角色,有自己的职业,建立与他人的关系。公文也丢不了。

和尚是什么?和尚是我们日复一日做的事。当自我还在时,我们押解和管理着这个囚徒。但是,当我们日复一日忙碌着,过分专注于一件一件琐碎的事情——自己的事、家人的事、工作的事、朋友的事,就会越忙越忽略自我的感受,不知不觉将自己置换成囚徒。表面上看,和尚还在,日复一日忙碌的事都没有丢,自我却找不到了。

听上去有点可笑荒唐的故事,在当今社会格外有意义。一个人追求什么,就会变成什么的囚徒。一个追求权力的人,就会想方设法往上爬,把官做大,成为权力的囚徒;一个追求金钱的人,就会拼命挣钱,到头来只是一个数字的叠加,成为金钱的囚徒。越是激进地追求一样东西,就越容易丢失自己。

我从小数理化成绩差,所以我一直认为我智力平平。去了加拿大后,独处的时间多了,发现了自己一个特长,喜欢观察周遭事物。这个特长,早已填补了我对智力平平这个认识的心理空缺,因为我察觉到,对世界的认知和事物的判断力更重要。这个特长,经过阅读好书会被不断强化,是“发现自我”的有效工具。每天乘坐地铁,观察地铁上无数低头刷手机的人,喜欢看大家都在做什么,发现大多数人都是在无意识地消磨时间。但也总有零星几个看纸质书、电子书的人,从他们的眼神中我观察到了自信和淡定。我也习惯在地铁上看看书,或听歌闭目养神,尽量做到不看轻碎片时间。我想,这也是一个找寻自我,认识自我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区分:知道自己每时每刻在做什么,想去哪里;反之,略显茫然、不知去向哪里,大量时间处于自我意识消失状态。

找到自己在哪里,才能帮助我们孩子找到自我,不是吗?寻找自我的过程,是始终保持头脑清醒的过程。工作中的负面情绪是否带入了家庭,传染给了孩子?自己的碎片时间,是否在不断自我充电?充完电,是否可以与家人分享、一起成长?每天是否为自己留有片刻宁静,剔除大脑中的残余,让心平静,感知静默的力量?

追求成功,仍是大多职场人士的目标。然而,有没有可能在不迷失自我的前提去实现梦想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找到自我”是生活之锚,也是教育孩子的大标尺之一。我教育女儿有个大方针:学龄前抛出无数“为什么”给她,强化本有的好奇心;小学时期,用读书与旅行,陪伴她一起寻找无数“为什么”背后的答案,把万事万物“掰开揉碎”展示在她面前;初中至高中,继续探索世界,但更为重要的任务来了:认识自己,找到“我”在哪里。因为找寻自我不易,所以需要大量时间与思考。到了大学,我和孩子她妈的任务基本完成了,因为找到自我后,未来的路即便没有那么的敞亮,但至少她知道该如何走下去,知道每一次跌倒是继续向前走的激励方式。这个教育方针,是严重后知后觉的体察,是走过多少弯路后的总结。本应该在十几年读书期间,完成“找寻自我”这件事,却在工作后才慢慢实现。我主张修身,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不想让孩子继续以后知后觉的状态找到自我,未来的世界容不得这种“迟钝”。

第三篇:一流的父母做榜样,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三流的父母做保姆。

当孩子的学习出现问题时,一个主要方面是学习方法需要调整;另外一个更大的方面,就是孩子的生活、情绪、情感或精神世界有一些内容需要调整。家长要了解自己的孩子,要和孩子做朋友,不要老盯着孩子成绩的变化,而应多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

“一流的父母做榜样,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三流的父母做保姆。”姑且不讨论这句话的对与错,无论是怎样的父母,“榜样”也好、“教练”也好,“保姆”也罢,都有一个共同问题要面对,就是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

对父亲来说,父亲拿什么去教育孩子,就是用自己的风度。父亲必须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的一种质量,在什么时候表现风度,尤其要在遇到逆境,遇到自己接受不了的人,遇到别人犯错误的时候,父亲如何表现风度,这是带给孩子内心的一种力量,也是带给孩子的一个空间。

母亲的情绪对于孩子来说意义更为重要。妈妈的性格与脾气,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妈妈性格温和,孩子性情也趋于平和,内心世界稳定;妈妈如果性格暴躁、喜怒无常,孩子也心浮气躁,遇事情绪化,做事容易诸多不成。所以,控制情绪是做现代妈妈需要学习的重要一课。

妈妈要学的第一个字是:“虚”

很多妈妈很精明,一眼就能看出孩子的问题,而且忍不住很快就要指出来,这不是母亲的内涵。在看到自己孩子优缺点的时候,做母亲的都不要立即就反应出来。为什么不要动,因为孩子需要空间去自己成长,母亲随意而过多的评价,往往使孩子丧失内在的动力,而更多在意母亲的反应。

有的家长很纳闷,孩子在别人面前都很好,一回到家,一看到自己的妈妈就变了另一个人似的,变得急躁又不可理解。为什么这样,可能就是这个“虚”没做好。做不到不露声色、不能够虚下来的母亲,无法给孩子的情绪提供一个空间。孩子的情绪得不到母亲情绪的包容,要么变得谨小慎微,要么对抗性强,亲子关系难以顺畅。

妈妈要学的第二个字是:“弱”

母亲在孩子面前要学会示“弱”。强势妈妈的孩子很难自信,孩子的自信会在妈妈一直强势的状态里一点点削弱。能够在孩子面前示弱的母亲,实际上是通过示弱实现对孩子的托举,孩子的内心会因此逐渐自信而坚强。所以,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就要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凡是对孩子一直强势的父母,实际上是在压制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妈妈要学的第三个字是:“柔”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个母亲真正的教育力量在于“柔和”。你会发现,越柔和的母亲,有时候带动孩子的能力越强,越是扯着嗓门整天对孩子叫嚷的母亲,则往往难以胜任真正引导和带动孩子的重担。

每位家长都重视孩子的学习,但是,家长的心态应该放在哪?请千万不要急着报班、着急找家教、着急找一些方法层面的东西来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

家庭教育重在养,而非在教。我们需要特别解读以下两个字:一是心,二是情。

教育需要有情有礼,这是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必须遵守的原则。教无定法,对待不同家庭的孩子以及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需要的方法肯定是不同的。但是有一个共同的原则需要注意,那就是要有情有礼,情在礼的前面。

现在家庭教育的现状是什么呢,有情无礼。家长爱孩子的时候爱得没边,关心孩子的时候,连孩子的袜子都要给他穿、给他洗(已经足够大的孩子)。这叫爱吗?这个情已经失去了教育的价值。

另一个现状是有礼无情,尤其是家长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没有感情铺垫。任何层面的教育,首先是要给被教育者传达教育者本身的真实的内在情感。感情做足了,等到孩子渴望我们讲一些东西的时候,家长再把道理点出来。一定是情感交流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孩子才会主动说:“妈妈,那我该怎么呢?”这个时候一个小道理过去,才有可能实现带给孩子的一种引导能力。

家长内心焦虑与浮躁,比孩子有学习问题更可怕

孩子出现学习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导致孩子内心不安的干扰源。也就是说,孩子内在基础层面的支撑乱了,才是最可怕的事。家长必须拥有情绪自控的能力,孩子出现问题时,你先不要急躁,先平静下来,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好,然后再面对问题。

如何实现情绪的自我调控和管理,这是对家长提出的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只有平静的内心,才有可能沉淀和吸收教育的理性思考”。只有我们家长的内心平静下来,才能把教育者对教育的理性思考沉淀到内心里面,沉淀为自己的一种状态。如果没有这一种过程,无法把它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状态,你读任何教育理念都是无效的。因为不能内化和沉淀,你就无法拥有实施教育的资本,无法拿着教育专家的东西在自己家庭里去实现。

家庭教育的空间一定要留给孩子

家庭教育要想做好,应该下功夫做的事在两头,一头是父亲,一头是母亲,中间这一段,任何孩子的成长都是在蜿蜒曲折的过程中完成的,这个空间要留给孩子,不要管它。

一流的家长靠放,不懂教育的家长靠管,管孩子是百分之百的失败,放孩子有百分之五十的成功。天天抓着孩子不放的家庭跳到错误的空间里来了,这个空间是每个孩子自己独立完成的,但是很多家长参与到这个空间里面盯着不放,拔不出来,不让他管不行,不让他管就没有别的事可管了。

有的家长说,你让我放就不管了吗?让你放不是不管,让你站到你的角色里面。要对孩子的情绪做养护,而不是对孩子的行为层面的东西过多地参与。过多的参与等于我们不知不觉、兢兢业业在犯错误。

家长的教育能量释放出来,足以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

当一个人对学习失去热情之后,再好的智商也谈不上很好的发挥。有的家长说孩子表现不好,不好好学习。事实上,“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学”。中国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内视,《大学》里讲“正心、然后诚意”,正谁的心?正家长的心,然后再正孩子的心。

其实,气质决定了孩子的学习差异,孩子的气质就是父母的状态慢慢内化给他们的一种气质,就像我们的职业习惯一样。如果一个家长的内心永远是冷漠、浮躁的状态,任何教育思想在他的心理面落下去就像乒乓球一样弹回来了,孩子也一样。父母的情绪孕育着孩子学习的情绪与气质。

启动家庭教育的能量,首先要启动家长和孩子内心流通的天然情感。我们父母和孩子之间情绪和情感的力量,要达到“炽”的程度。炽就是热,热到能够烧烤孩子内心的程度。拿什么去塑造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气质,就是拿我们父母恰当的情。

今天很多孩子不是才能上的欠缺,而是情的不足,义的模糊。家长是孩子情和义最大的启蒙者,如果你们这一块的启蒙力量失去了,对孩子才能上的表现肯定是一个遗憾。

家庭教育是真情的回归和文化的守望与传承,家庭教育不能再站到方法和技术层面来折腾了,应该站到文化和哲学的空间去审视。

所有的父母都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家庭文化培养出来的孩子的气质是不同的。文化是教育的旗帜,教育做到最高点就是文化,文而化之,不用说话孩子内心就被我们感化了,同时产生另外一种生命力。

家长自身对教育素质的修养和提升,仅仅是实现家庭教育功能的开始。孩子们内心的逻辑,和我们成人之间内心遵守的逻辑思维是不一样的、是有冲突的。但是他们的这种逻辑未必是不好的,需要我们去开发、面对、指导。我们要反问的是:我们的教育储备够不够,我们的家庭教育能量够不够,我们的教育修养够不够。

养鱼重在养水,养树重在养根,养人重在养心

在教育上,方法的力量是有限的,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真正欠缺的是什么呢,真正欠缺的不是方法,是状态,是父母的教育状态。现在有很多母亲的理性让我觉得比较可怕,在谈及孩子的时候,缺乏情感的基础,缺乏情感的支撑。母亲的这种理性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是很可怕的。父亲和教育是有距离的,有距离不可怕,但父亲要表明在家庭教育这个空间里的位置,要表达清楚在家里对孩子的精神导向是什么。

教育的最佳状态在于一个“养”字。家庭教育重在养,而不在教。现在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各种各样的问题归纳起来就是心力的不足,心里面对学习热情不足。养鱼重在养水,养树重在养根,养人重在养心。

如果一个孩子的心在家里面得不到养护,得不到有效的滋养,天赋的聪明就没有基础;智商再高,没有恰当的、相应的心态支撑,天赋很难发挥。我们先不讲孩子的心如何,先看看养孩子心的人,也就是父母的心适不适合养孩子,或者如何达到养孩子的状态。

如何点燃孩子内心的学习热情,点燃需要一定的温度,需要一定的状态才能点燃。如果家长的心是冷漠、麻木或者是焦虑不安的,我们很难去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面对孩子不管出现任何状态的时候,请记住,作为一名母亲,保证自己情绪的平和,这是您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