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大男婴被床护栏卡住窒息死亡 妈妈哭诉:本来是想保护他

作者:孕事 03-16阅读:4164次

原创 | 孕事

本来是为了保护婴儿的护栏,最后最成为了间接的“凶器”。

台湾的陈女士表示,在三年前,她五个月大的儿子因为睡觉时翻身,结果导致被床护栏卡住头部而夹死。

虽然厂商负责人在事后被判刑一年,但是一条小生命就这么消失了,明明刚刚才来到这个世界上……

事发三年来,陈女士每日以泪洗面,但是依旧改变不了事实。

她表示当时要是婴幼儿产品有规范的标准制定,自己也不会失去自己的孩子。

无独有偶,如果时间能拨回到6月15日早上7点,上海的一对父母,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撤掉儿童床的床围,留住他们宛如天使的7个月大的宝宝,然后度过辛劳而平淡的一天一天,看着孩子长大。。。

但这一切都不会再发生了。

一个小时后,宝宝父母在将宝宝哄睡着之后,放在安装有床围的大床上睡觉,随后轻轻走出卧室。

再过了一个小时,当他再进房门想看看宝宝有没有醒来。

却发现孩子已经卡在床围和床垫之间的缝隙里,口鼻被床围堵上,不管怎么呼喊拍打,孩子早已没有了呼吸。

我们购买床围,主要心疼宝宝撞着栏杆啊、墙壁啊,担心宝宝的头被撞坏。

或者防止宝宝的头或者四肢夹在床栅栏,担心宝宝被勒住。

殊不知,我们亲自围上的床围,却给宝宝带来了更大的生命危险。

美国儿科学会AAP有文章刊登过,在美国1985-2005年期间,就有27位年龄在1个月-22个月的小婴儿,因为床围死亡,而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4.6个月。

其中13起死亡事件,都是和上面这位宝宝一样,陷在了床围和其它物品之间(比如床垫)。

还有11起,是宝宝的面部贴着床围,引起了窒息。余下3例是被床围的绑带勒到。

而根据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统计发现,在2006-2012年期间,又有23名美国婴幼儿,因使用床围导致窒息而死亡。

回到我们的担心。

其实,不用焦虑宝宝把自己撞坏。以宝宝自己的力气,撞到也不会太重,完全用不着多此一举。

要避免宝宝夹头或夹四肢,只要确保(大床、婴儿床)床栅栏间隙在50-95毫米之间。

而且,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证据能表明,婴儿床围对婴儿能够起到保护作用。

宝宝睡觉那么长时间,我们不可能时时在旁边,怎样的睡眠环境,才叫安全?

注意几点:

1、宝宝睡的床(大床、婴儿床,或者临时睡的床),床栅栏间隙在50-95毫米之间。因为30-50mm 之间可能夹四肢;同时,不可超过95mm,因为可能夹住孩子的头或者脖子。

2、宝宝1岁之前,不要在婴儿床上以及床栏上,放任何可能遮盖孩子面部的柔软物品,因为这些物品会增加婴儿的猝死风险。

3、婴儿应该在坚实的床垫上睡觉,床上没有其他的床上用品或者柔软的物件。太柔软的床垫或者记忆海绵,会因为婴儿的头部重量而压出凹陷,在宝宝翻身之后会增加窒息的风险。

4、宝宝4个月以内,使用安全座椅、婴儿推车、摇摇椅、背带背巾等帮助入睡时,要有人监护。等宝宝睡着后,要抱到经常使用的小床上。

5、在使用背巾或者背带时,请一定确认孩子的头部,嘴巴和鼻子没有任何遮盖。

6、在宝宝6个月以内,大人和孩子最好同房不同床,只有在喂奶或者安抚时才能抱孩子到大人床上。如果能到一年就更好。

7、夜奶很辛苦,妈妈们很容易睡着。但是,夜奶时大人要千万千万不要睡着,这件事情关乎宝宝的生命。

8、夜奶时,大人床上也应避免周围有毯子、枕头或者其他的柔软物件。一旦喂完,要第一时间将宝宝放回到自己的小床或者摇篮。

9、不要买各类定型枕,担心偏头就在孩子清醒多伏趴(如果宝宝哭闹拒绝,那就停止伏趴)。不要长时间用隔离垫,给宝宝使用合适的纸尿裤。

10、襁褓或者包裹宝宝,也可能带来风险。如果对小宝宝要用包裹的话,一定要仰卧,不然宝宝不小心翻身俯卧有很高的窒息死亡风险。等到宝宝开始想要翻身了,就不要包裹或者襁褓了。

说了这么多,最后说一句: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以后,都不要给宝宝用床围。

希望这些重要而又有用的信息,能让更多人看到,让悲剧更少一点。

同时希望每一位照顾孩子的家长,都应该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

宝宝<1岁

一、背部拍击

1.让宝宝背朝上,用前臂平托住他。以大腿作为支撑,并且保持倾斜,以便于让宝宝的头低于他(她)的身体。

2.用手掌根部在宝宝背部的肩胛骨之间用力拍五下。每次间隔时间1秒左右。这种打击导致气道振动,利用振动和气道里的压力,推出阻隔物。


3. 如果你能看到这个阻塞物,试着移动它。但是千万不要盲目地将手指伸进他的喉咙,因为这样有可能让异物更加深入。


二、胸部冲击

在实行3~5次背部拍击后,异物还没有掉出来,孩子还是不能顺利呼吸的话,尝试胸部冲击。

1.让孩子平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仰面朝上并托住孩子的头部。给孩子的胸部进行5次胸部冲击。

2. 利用两指,在胸骨以下,(在孩子乳头连线的稍下方,差不多一根手指的宽度),按下并快速提起,力道刚中带柔。


这个动作导致胸部出现快速推力,就像人工咳嗽一样,让空气从孩子的肺部被往外挤压,从而有效推出阻隔物。


4. 如果孩子仍然没有呼吸,上提舌头和下颌,看看能不能看到阻隔物。如果能看到阻隔物,用手指抠出。

5. 如果孩子还不能自己呼吸,就要做心肺复苏术。

注意,如果连续做了5次背部拍击和胸部冲击之后还是没有把阻塞物清除,拨打急救电话120救护车。同时,继续保持背部拍击和胸部冲击,直到救援到达。

如果阻塞物清除了,但孩子呼吸虚弱甚至昏迷,最好带孩子去医院再复查一下。有可能阻塞物还有残留在食道里,以免宝宝被再次伤害。也要检查一下其他脏器是否受损。

宝宝>1岁

1. 对于大一些的幼儿,可以将宝宝的脸朝下,放在你的大腿上,让头和脸低于躯干。

2. 用你的手掌根部在宝宝背部的肩胛骨之间用力拍五下。每次间隔时间1秒左右。

这种打击导致气道振动,利用振动和气道里的压力,推出阻隔物。


3.如果你能看到这个阻塞物,试着移动它。但是千万不要盲目地将手指伸进他的喉咙,因为这样有可能让异物更加深入。


如果孩子比较大,可以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中救成年人的方法:

站在或跪在孩子背后,用双臂抱住孩子的腰,一手握拳,拳眼对着肚脐稍上方,用另一只手抓住握起的拳头,快速向内向上冲击孩子的腹部。


重复冲击直到异物冲出且孩子能呼吸、咳嗽或讲话为止。


愿宝宝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章:

✬商务合作:qq(246097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