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种错误的带娃方式可能会“伤害”孩子,你还在用吗?

作者:育学讲坛 03-12阅读:653次

一个宝宝的诞生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一件很大的喜事。对于宝宝的衣食住行可是非常重视的,会担心宝宝睡不好,吃不好。总之宝妈们总是想给宝宝最好的,这样的确是爱孩子,但是有时候可能会适得其反。今天小编就来告诉宝妈们在这些方面对宝宝的爱要适度。以下这几种错误的带娃方式可能会“伤害”孩子,你还在用吗?

1、总是将宝宝抱在手里

张阿姨之前喜得孙子,一家人高兴的不得了。尤其是宝妈,怀胎十月好不容易得了一孩子。自从孩子满月,宝妈几乎寸步不离宝宝,宝宝想爬到另一边,宝妈就抱着宝宝过去。宝妈生怕宝宝磕着碰着,不放心宝宝自己待在床上。这张阿姨有点心急这孙子骨骼要成长,总是被抱着还是不好。张阿姨就同宝妈谈起这件事:“宝宝现在一天一天要长大,总是被抱着会束缚自身的成长,这对宝宝是不好的。虽然有些事对宝宝可能有危险,但是宝宝总是要长大的。”宝妈最后决定能不抱宝宝就不抱宝宝。的确随着宝宝成长是不能整天抱着宝宝的。宝宝活动的范围及自主性都有一定的增加,这样更有助于宝宝接触和学会更多东西。所以家长要懂得理性爱孩子。

2、在孩子专注的时候打扰

徐女士的女儿今年上幼儿园,但是幼儿园的老师频频反应说宝宝上课不专心。徐女士很担心。最后不得不向医生咨询。医生得知情况后指出:“原因在于家长过分的关心和不经意间的打扰。”徐女士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对宝宝过分打扰导致了宝宝不专注。其实这种情况更应该引起宝妈的注意,关心宝宝是件好事,但是在宝宝专注于一件事,家长要全心支持宝宝,而不是以关心的名义来打扰宝宝。幼儿园时期好好让宝宝做一件事是会培养宝宝的专注力,并且也是最佳时期,如果打扰她,会破坏她的专注力。所以不要以爱孩子为由破坏宝宝的专注力。

3、对于孩子走路急于求成

毛毛是个9个月大男宝宝。宝妈询问医生宝宝一些走路情况。医生说:“宝宝9--10个月会逐步学会站立,扶着东西可蹒跚地走步。到一岁就可以独立走步。因为有些宝宝情况不同,走路可能会晚一点,但是宝妈也不要着急,不要对宝宝走路急于求成。”就如医生所说每个宝宝自身发育情况不同,家长也不要太担心。教宝宝走路要学会这几步:首先婴儿学步时,为了防止摔倒,应选择活动范围大,地面平。其次不能因害怕宝宝摔倒就不练习了。最后要灵活施教,根据宝宝成长情况制定好计划。这样才是爱宝宝哦。家长们要悉心教导宝宝走路。

4、总觉得孩子吃不饱

唐先生的儿子有点不爱吃饭,请来家庭医生看看。医生询问了一些问题指出:“是家长喂养有问题。宝宝虽让现在在身体,但是不是家长认为宝宝吃得少就得多吃,其实宝宝的体重,身高正常就好,宝妈不用连哄带骗宝宝多吃点。”吃饭应该是全家人共享食物的好时光,建议宝妈们轻松对待宝宝的食量,可以引导,切忌强迫,这样宝宝会更不想吃饭。宝妈对于宝宝不用过分担心,只要宝宝在体检时体重,身高正常,营养跟得上就好。食量多少都不太重要,这一点的重要性宝妈不要忽视,不然会酿成大错,让宝宝不爱吃饭,所以宝妈们要千万记住。

爱宝宝是件好事,但是不能盲目去爱,不然宝妈会因为件小事就伤害了宝宝,什么事情宝妈要想好利弊,不要把爱孩子当作借口。要学会理性爱孩子,有时放手也是一种爱,让宝宝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下愉快成长。(内容原创,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