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爱孩子还是恨孩子

作者:林巨老师谈教育和成长 03-14阅读:967次

今天跟大家分享我的微信群里面的一则答疑。

小幸

碧波老师,这两天遇到了三个疑惑。

第一,近来儿子常有矛盾的表现,以前经常说“要妈妈,喜欢妈妈,妈妈不要走”,近来不高兴了就说“妈妈走,不要妈妈”;对东西也是,玩得不顺心,就说“不要这玩具了”,然后扔掉,很暴力的样子。

可是当我真的说“好,不要妈妈我就走说“好,不喜欢就不要它”,这时儿子反而会马上变脸,哭得更利害“不,要妈妈!要玩具!”其实我明明知道他心里是想要的,但为啥偏偏说反话?

我是不是不应该这样故意顺着他的话将他抛弃?我是不是应该不管他如何闹都要抱着他,说“不管如何妈妈都喜欢你”?

第二,我想送儿子去学跆拳道和武术,这样可以防身,不被人欺负。因为我一直是弱小无力的,所以希望儿子是强大的,不能被欺负。这样的做法可以吗?

第三,儿子时常有暴力行为,玩具弄不好就大哭,然后用力摔掉,完全不管玩具会不会坏了,而且他生气起来会打人,家里长辈都被他打过了。

昨晚他吃东西掉地上了,我教他如何吃,他不要,打我发泄,我气得立马走了,留他一个在原地哭,喊着叫“妈妈”。当时是在大院里,周围有人在,我没骂他,但我要先平静一下,才能回去抱他。

被打后,我的情绪一整晚都在,晚上多次教育他“以后不能打妈妈,知道吗,这样是不对的,否则我揍你!”我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感受,我竟然对他有厌恶和恨意,到了半夜醒来仍然有这个感觉!

我小时候受过爸爸的很多棍棒教育,对这个很厌恶,近一年来我跟老公的争吵升级,他几次举手要打我,我吓得闭嘴,他就是用暴力制服我,但是我心里不服,厌恶和恨这个行为。

虽然儿子打我不是特别痛,但我就是觉得被狠狠伤害了,这是不是“受害者情结”?

期待老师的解答。

小马:有个校园暴力被欺负的孩子就是学搏击的。

碧波老师

小幸,我之前跟你说孩子上幼儿园的事情时,是不是提醒过你两回:孩子刚上幼儿园,他在集体生活中会遭遇到挫败感,在那个环境里不能全然发泄,就会造成压抑,然后他就会回到家里来发泄,我提醒过你两次对不对?

幼儿园是集体生活,总是要对孩子自己的个人意愿造成很多限制,进而造成他的很多挫败、压抑的情绪的,这时,孩子就会把这些情绪带回家里来,带回到那个他认为最接纳他的那个人,也就是妈妈的面前来。

孩子最近出现的“暴力行为”,根源并不一定是当下的那些事情,那些事情只是导火索,是孩子的“借题发挥”,知道了吗?

你好好去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就好啦,你可以躲避孩子的打,但不要在当下否定他的情绪。

关于如何处理孩子打人的行为,我有篇文章专门写到这个,你有需要的话,找出来给你看一下,再回头去复习一下。

孩子一生气就会说妈妈走,我不要你,你不要靠近我等等这些语言,这些语言只是孩子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那至于他为什么会用这种方式来发泄情绪,这个就要讲到我们花径系统课程B课里很深的东西啦。

孩子这个行为的深层原因,可以从你下面所描述的你对待他的方式中找到答案,比如说,你对他生气的时候,你对他不满的时候,你会用一个什么动作呢?

你会离开他,你会扔下她一个人。

你在大院儿里跟他生气的时候,你就留下他一个人站在原地,让他自己一个人哭。“你推开他,留下他一个人”这些类似的场景,你知道会给孩子心里留下一个怎样的信念吗?

他会觉得很孤单,很无助,他会觉得“我是一个被妈妈嫌弃的孩子,我是一个应该被嫌弃、被抛弃的人。”

一个人,他的心里一旦种下这样的信念,如果他没有经过自我成长自我疗愈的的话,他在他的一生中就会反复不断地重复这种境况——他会创造条件,让自己掉入这种心境当中,掉入这种潜意识的状态当中。

当孩子跟你说“妈妈你离开我,妈妈你不要靠近我,妈妈你走”,这样是不是又等于他被抛弃了呀,是不是又等于他一个人被抛弃了,一个人陷入孤单的被抛弃的情境当中啊?

孩子心里有这样的内在低评价:“我是一个应该被嫌弃被抛弃的人”,他就会在后来的一生中不断自己创造条件,让自己去成全自己内在低评价让自己一再重复经历自己幼年时产生这种内在低评价时的情境。

有一句话很经典: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对童年模式的不断重复。

成长越深入,越发现这句话非常经典,非常正确:就是这个样子的,人的一生,不过是在重复童年的模式。

孩子搞不定这个玩具时,他会产生什么感受呢?他会觉得“我很无能,我很没用”,他会感到自己在这个玩具面前他完全没有掌控力,自己很弱小——人都不喜欢“我很弱小”的无力感,没有一个人能接受这种信念和感受。

所以,他会去抗拒“我很弱小”的念头和无力感。如何抗拒呢?就是让自己显得很强大,很有力量。

孩子用力地去摔打这个玩具,去踢开这个玩具,是不是就能获得“我是个有力量的人,我是可以掌控你的”的强大感啊?

孩子是在反抗自己搞不定玩具的弱小感受。这是我们B课中很深的内容,在这里跟你简单讲讲。

包括他打你,他打你也有这种“证明自己的强大”的成分在里头,而且他也是在重复你们大人的行为,你前几天不是刚说你打他来着吗?在父母面前挨揍的孩子,他必定要去揍别人的。

人其实天生有“不断发展、建设、生长”的本能,但是后天形成的内在低评价会造成人对自己的破坏、自我毁灭。

这自我建设和自我毁灭两股能量会不断地撕扯,不断地造成自我对峙、自我攻击。

精神分裂、各种精神病性的问题就是因为这种长期的内在冲突中形成的。

小幸,在你这次所描述的事例中,说实话你的很多做法是没什么建设作用的啊,比如说他吃饭掉地上了,然后你去教他怎么吃。

小孩儿子吃饭掉地上很正常的,他的动作不熟练,或者说精细动作还发展得不到位,吃饭掉东西很正常;

况且他吃饭掉东西的时候,可能之前家里也有别人提醒过他,当他这样的时候,你有没有观察过他,他是不是在自己发生失误的那个瞬间,他会去观察大人的脸色?

他自己心里也紧张。他心里正紧张呢,正因为这个失误而不接纳自己呢,结果你说“我教你怎么吃饭”,这样做就等于强调孩子的错误,等于你没有看见他心里当时那一刻的紧张。

也就是,在那一刻,他心里有个紧张,有个恐惧,他需要被看见的。

他心里的恐惧还没有从你这里找到安全感呢,你就直接跟他说:“那我教你吃”,这其实就是在强化他的失误,强化他的无能。他怎么能接受呢,你说呢?

你说你被孩子打后多次教育他“不能打我,否则我就揍你”,孩子会收到什么?

我们说过很多次,孩子在上幼儿园的适园期间,他很多情绪都会带回来的啦,你就得去接受他、去接纳他。

他打你的时候,你不一定要被他打,但是你要认可他的需求和情绪:宝宝太生气了,气得都想打妈妈了!

这类行为的一个原因是在发泄从幼儿园带回来的压抑,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他认为“就是妈妈你逼我去上幼儿园的,我就是生你气”,可能也有这个成分在。

你要考虑到这些前前后后的东西,你都要联系成一个整体去考虑。

你说你老公对你是以强制强,用暴力制服你,你很恨他,当你面对这种情景的时候,跟孩子一样,也是你内心的“弱小感、无力感”被唤醒了,然后你又无法接纳,所以你会产生抗拒,这种抗拒的表现形式就是恨,就是不甘、还击。

你说你希望孩子强大、不被欺负,然后你的解决方法是送他去学跆拳道。

真正能让孩子人格力量强大的,不在于他学不学跆拳道,而在于:

他在家庭里,他在妈妈面前,能不能被允许去按照自己的意志来生活?

能不能在有一些小失误的时候,比如说吃饭不小心掉地上的时候,能不能不被指责?在他脆弱的时候,在他恐惧的时候,能不能不再被妈妈雪上加霜啊?

比如你处理他“吃饭掉地上”那件事情,那种处理方法就是在削弱他的力量,不能帮助他增强自己的力量。

对孩子来说,当你能去接受他的弱小,当他非常无的时候,你去滋养他,他的力量才能自然地生长出来

所以,能不能养育一个强有力的孩子,你要从心理层面去建设,不是说让他去学个跆拳道。

现代社会又不是比拼蛮力的社会,他如果有足够强健的人格力量,他会借助现代社会的各个机构各个层面他去保护他自己。

比如说,他在学校,他可以借助环境,还有老师,还有父母,还有各种规则,他可以借助这些呀,非得自己去打吗?你对于“强大”的这个概念的认识,还停留在“能不能打得过别人”的这个层面上。

小马说的那个案例,中关村二小“校园凌霸”中那个挨了打、受羞辱的四年级男孩,跆拳道就学得很不错啊,但是孩子遇到事情为什么根本没做出自我维护的举动,甚至都没有去找老师?这里面有很深的心理原因、内在人格原因的。

小幸,其实你今天的这几段留言中涉及的点很多,信息量非常庞大,我先这么简单扼要地跟你说说,以后你自己有条件就上花径的A课、B课,你就能将孩子的内在状态和外在行为连成一片了。

在你和孩子的互动的过程中,你要看见自己,要看见孩子,要恰当处理他当前的情绪、需要、信念——如果你全面系统地学习并通晓了“无分别的爱”,那么无论你面对的是你的孩子,还是你的丈夫,这个时候,你和你对面的那些人,你们都如同是透明的,你能很快读懂他的心理状态:他的感受是什么,他可能大概存在一个怎样的观念,他可能具有什么样的需求?你都能很快地一目了然。

尤其家人之间更是如此,你和你的丈夫、孩子长期生活在一起,基于你平时对他们的了解,那么你很快就能解读到在当下的那一刻,你们内心发生了什么?

小青:“不断创造条件成全自己的内在低评价”,真的太可怕了!就像一个魔咒,困住自己的一生。

碧波老师: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死本能”呢,就是指破坏的黑暗力量,死本能是破坏、指向自我毁灭;升本能,是白色的生命力量,它指向建设、发展、生长。

这就是我们“无分别的爱”为什么要强调给孩子无分别的爱,强调去无分别接纳孩子的原因——最大程度的去保持孩子的“生本能”,不让原本的生命力量更多地转化为黑暗的死亡力量,转化为自我毁灭的力量。

小青:你恨谁,就给他种下一个内在低评价!

碧波老师:所以呀,很多妈妈她说自己最爱的是孩子,但其实她所做的事情,究竟是爱孩子还是恨孩子呢?大家自己来给自己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