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教育毁掉的中国父母

作者:陈妍妈妈 04-24阅读:2771次

01

2018年的“幼升小”之战已经拉开大幕,作为今年千千万万应届小学生家长中的普通一员,看着家里学渣般存在的儿子,我脆弱的小神经无疑是越绷越紧。

前两天看到有人在网上晒出了一张朋友圈截图,是杭州某小学的招生条件:不收全职妈妈、长辈带大的孩子;不收父母工作太忙的孩子;不收家长身材胖的孩子。

这个截图让我这个全职在家带孩子的胖妈妈,即便在闷热的暮春季节里,也看得瑟瑟发抖。

不能当全职,也不能工作太忙,还不能交给长辈带,这是要把妈妈们逼上绝路的节奏啊,所以有人开玩笑说,这个学校只能收全职爸爸带大的孩子了。

以前这种对家长的高要求,只存在于北上广这样学位一票难求的一线城市,可是现在连坐标扬州这样的三线城市,孩子升学也变成了每个家庭惊心动魄的大件事。

国际上习惯用恩格尔系数(一个家庭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来衡量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高低。

但如果想衡量中国家庭的生活水平,完全可以用教育支出替换食品支出,即一个家庭中用于孩子教育的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

因为中国的父母们,饭可以不吃,孩子学不能不上。

一个早教中心的园长曾经给我讲过一个真实的例子,

“一个对孩子早期教育非常重视的妈妈,很想送孩子来早教中心,但她们家条件真的不好。

东拼西凑了几千块钱也只够给孩子报最便宜的课程包,那叠钱交过来,十块五块什么票面的都有,看着都有点不忍心收。“

能给孩子上早教的家庭虽然不必非富即贵,但至少也要是这个城市的中产,否则动辄上万块的早教费用,对于工薪阶层真的不是小数目。

这种打肿脸充胖子也要送孩子去早教的妈妈,不是自不量力,而是她像我们所有的中国家长一样,胸口压着一块叫“教育”的巨石。

不想因为自己的原因,限制了孩子未来更大的可能。

这种压力到底有多大?其程度绝不亚于印度电影《起跑线》中父母。

白手起家过上富裕生活的拉吉和米图,买学区房,报昂贵的父母培训班,努力融入上流社会,给校长送钱,找政客拉关系,找中介帮自己开后门……他们绞尽脑汁,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关系,只为了能给女儿皮雅申请到好的学校。

在屡次碰壁之后他们又假扮成穷人,只是为了争取最后那25%的贫困人群招生指标。

之所以挤破头也要把孩子送去所谓的“好”学校,是因为父母们都知道,孩子受教育的权力虽然是平等的,但教育资源却无法对所有孩子开放。

02

目前中国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呈现出严重两极分化的状态。

第一种是“放弃治疗”型家长。

他们通常自己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坚持读书无用论。

“反正读了书出来也是打工,还不如早点出来多挣点钱。”“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的也那么多,读大学有个屁用。”类似这些观点,在边远乡镇地区的学生中间非常流行。

《中国改革》的一份抽样调查显示,中国农村地区整个中学阶段的累计辍学率高达63%。这个数据,不是个小数目。

19岁的女孩小赵高中毕业后没考上本科,父亲便带女儿一起摆摊卖韭菜盒子,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

当父亲被问及是否考虑让女儿读大专时,父亲表示读大专没用,并称:

“人家本科生,研究生出来都没人用,4年花了十几万,时间也耽误了。”

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卖鸡蛋饼的大妈也能月入三万,使得这位父亲的话乍听上去有些道理。

但是这位爸爸用自己的认知,早早为女儿的人生按下了暂停键,也正是受他自己目光短浅、知识水平不高的限制啊。他的这种做法,也无疑是掐断了女儿未来的无限可能。

03

还有一种是“砸锅卖铁”型父母。

他们大多也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希望子女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不要从事简单、重复又辛苦的体力劳动,走自己的老路。

他们不管有没有能力,都坚持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47岁在广州工作的资阿姨是湖南人,因为自己没什么文化和技能,所以只能当环卫工人从事体力劳动。

她和丈夫兢兢业业起早贪黑,每个月工资只有6000多,除去每月必要的生活支出,每个月能省出4000多元。

这样的家庭收入在广州这样的城市顶多只能算温饱,但他们还要用这笔钱供养自己的两个孩子。资阿姨十几年以来,只穿几套衣服,破了就简单的缝缝补补,上班工作服,下班穿睡衣。

就在这种情况下,当英语专业的女儿提出想出国留学时,资阿姨她“几乎是毫不犹豫就同意了”。

在大家称赞资阿姨身在沟渠依然仰望月光的时候,作家斑马对于资阿姨女儿留学的事情,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她认为,如果资阿姨的女儿是用自己打工所得出国留学那无可厚非,但是女儿到了该自力更生的年纪,还要亲情绑架找父母兜售自己的梦想,从父母的腰包里掏空养老本,实在不应该。

其实像资阿姨这样的父母真的不是个别现象。

湖北仙桃的范女士夫妇为了让女儿能考上一所好大学,拿出辛苦一年的所有收入13万元,让女儿脱离课堂到当地一家名为“信诺教育”的机构进行全托辅导。

当时全托辅导机构口头承诺分数能达510分,可以上一本。

四个月过后,范女士女儿的成绩不升反降,从辅导前的430多分下降至289分,辛苦挣来的钱,白白打了水漂。

04

以上“放弃治疗“型父母和”砸锅卖铁“型父母还不算中国父母最焦虑的人群,中国真正焦虑的父母集中在中产阶级。

之所以各大城市择校、补习班的热度一直不减,其背后的原因就是,中国中产阶层的父母们既没有精英阶层的实力,又不能安于现行应试教育的体制。

讲真,真正的高精尖阶层,有钱有实力为孩子找到最好的老师和教育环境。

正常孩子的资质都差不多,但如果从小就受到各门学科顶尖人士的倾力培养,那表现出来的素养自然就不一样。

而“放弃治疗”型的父母们想操心教育也没那个实力,只能任凭孩子一路公办到底,能学到多少都是孩子的造化,所以他们的幸福指数也要比中产的父母高。

(一名感冒发烧的小学生在医院输液中心边打点滴,边写作业。)

唯独中产阶层的父母,自己本身就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受益人,深知读书的重要性,他们或许是希望孩子能比自己更进一步,或者是想让孩子留在自己的阶层,总之他们比任何人都要关心教育。

孩子在学龄前,因为不涉及到分数排名,这种焦虑还只停留在隐性状态。孩子升小学之后,这种焦虑很可能在一夜之间就全都爆发出来。

比如,上海小学生入学面试题之所以会刷爆朋友圈,是因为家长发现原来光抓孩子还没有用,要从自己的祖宗三代就开始抓起。

随意放几个截图大家感受一下。

以下是去年网传上海民办小学幼升小题目

今年的上海实验小学网筛通过的“牛蛙”们简历,大家也随意感受一下。

看完之后是不是豁然开朗,原来一直以为是这届孩子不行,原来孩子都是好孩子,是我们这届父母从根上就出了问题。

不仅内地的孩子是这样,在香港,孩子补习班也非常普遍。

《怪兽家长》一书的作者屈颖妍曾经是香港《壹周刊》的副总编,为了孩子她辞职当了全职妈妈,并由衷感叹,带孩子要比办好一本杂志难多了。

曾有机构做过调查,香港孩子放学后最高补习记录为5个小时。现在连幼儿园的3岁娃娃都上补习班。因为香港的幼儿园只上半天课,很多家长就报两个幼儿园,早上一所,下午一所,一所学普通话,另一所学英文。前一所幼儿园12点才放学,后一所下午1点就上学了。一些家长天天接送,小孩在车里换校服,吃东西。

(五年级孩子变形的人脊柱)

甚至有香港家长说,“香港家长最害怕的不是孩子去援交,去吸毒,而是孩子有空闲。”

那么费尽周折,让孩子进入一所“好”学校,就真的一劳永逸了吗?

事实证明这仅仅是个开始。

就好比,有个人买了双象牙筷子吃饭,吃着吃着发现盛饭的瓷碗配不上这双筷子,于是他又买了只玉碗代替了瓷碗。

用上了玉碗后,他又发现自己的粗茶淡饭不配用玉碗来盛,接着他又只好换掉了自己的饭菜……

教育也是一样,你让孩子进入了一个收费高教学质量好的私立学校,那么相对应的配套补习也要跟上,如果不行,自己的孩子也就会像个异类。

电影《起跑线》里,住在贫民窟的孩子莫汉虽然申请到了贫困学生名额可以免费入学,但是却仍要交纳2万多卢比的活动费用。而付不起这笔钱的莫汉家只能对到手的名额望而却步。

05

私立学校的竞争激烈,好一点的公立学校一样不能幸免。

但就算竞争激烈,到最后考上一本大学的孩子也是极少数。

我所在的江苏省是一个分数大省,一所普通的公办小学,一个50人左右班级,最终能考上一本大学的寥寥无几。换算下来,就是每9个孩子只有一个能上本一,能考上211,985名牌大学的更是凤毛麟角。

再直观一点,除非你的孩子从小就是尖子生、学霸,年级前十名,否则,孩子没考上理想大学不过是证明了你家孩子只是个普通人而已。

也许有人会说:一纸文凭用得着那么看重吗,干得好不就行了?

的确,在所有我认识的那些实现财务自由的精英人士中,从来没有一个是用文凭在工作的,但他们得到某一份工作却往往是因为文凭。

只有当你一只脚跨进工作大门的时候,才有资格去想怎么做好它。

而且在你没有工作经验,能力尚未突显的时候,一纸文凭就显得格外重要。

去年冬天吸引整个商界瞩目的乌镇聚会时,幕后大佬学历也被人扒出,震惊了一票人。

这些名校毕业的CEO们能够成功,并不是小概率事件。

2016年《国际金融报》对中国A股500名上市公司做过调查,其中年薪百万级的董事长84%有高学历,一半以上毕业于985高校。

有越来越多成功的人告诉我们:读书真的很重要。

学历也许不能跟着人一辈子,文凭也并等同于能力。但是,有些机会,在某些时候,只留给拿着这张通行证的人。

因为,学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你努力奋斗,坚持不懈的过去。

所以只要有机会,父母还是要想办法,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去获得这张人生的通行证。

06

如果明知自己的孩子不是读书的料,还有必要让他们完成学业吗?

当然有。

S姐的女儿学习习惯很差,上课看小说下课玩手机,在三流的学校里一直觉得自己还不错。S姐咬咬牙,花了10多万把女儿转到了省重点高中,在这种喝水吃饭上厕所都要挤时间的环境里,女儿的压力一下子大了起来,但也因为不想每次都在班上吊车尾而变得异常努力。

(一位小学二年级女孩因写字过多,稚嫩的小手上生了老茧。)

S姐说,花这个钱,并不是想让女儿成为学霸,只是不想女儿在人生最好的光阴里浪费青春,将来悔不当初。

我曾经问过小伙伴,高考考上好大学是种什么体验,他的回答是,

高考是一件万人瞩目举国轰动的大事件,换而言之是自己扬名立万的好机会。且这个机会相对公平,雨露均沾。

如果能通过努力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大学,将大大地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将来不管做人做事都会显得有自信,人生也会像开挂一般。

这种获得自信的机会,恐怕也只能是获得全国冠军来媲美。

也正是这种真正努过力,吃过苦,淌过汗,流过泪的过程历久弥新,才会让孩子在自己人生每一个困难险阻的关口,永不退缩勇往直前。

学习固然可以持续终身,但最好的学习时间也就那么几年,越往后人生背负的责任越多,就算想安静地读书,也很难有时间。

07

为了孩子能获得相对公平而丰富的教育资源,所有的父母都如八仙过海般竭尽所能。

小A是一个老师,生了二宝之后想辞职却不敢辞,不是担心收入问题,而是考虑到大宝上学后需要用到自己教师系统的资源。

小B被南方公司挖角,对方开出的各方面条件都让她心动不已,关键去那边也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但前提是要跟老公两地分居,自己一个人带着孩子。她考虑再三后还是选择了放弃,因为稳定的家庭环境,同样是孩子教育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形式。

上私立学校、买学区房、补习班、培优班……什么才是成功的教育,从来没有整齐划一的标准。

但唯一肯定的是,孩子的教育是一项短期内看不到任何回报的长线投资,它没有办法一劳永逸一蹴而就,它需要细水长流地付出和给予。

作为父母,不管处在哪个阶层,我们都在一边焦虑一边拼命追赶。

为孩子的每一次升学寝食难安,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辅导班奔波对比。只要家有学龄儿童,那么每一个环节都是“革命尚未成功,父母仍需努力”。

我们焦虑,我们惶恐,我们努力,真的不是想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成为多么了不起的成功人士,好让自己脸上有面子.

我们是希望今天带着孩子多努力一分,明天能让孩子增加一分抵抗竞争和压力的资本。毕竟谁也不想自己的孩子,会成为那个被时代不打一声招呼就抛弃的人。

可作为父母,我们的心里也无比的清楚。

就算拼尽了全力,其最好结果也只不过是,为孩子的将来增添一丝丝幸福的可能。

PS:

如果你也是一个为孩子的未来而努力奋斗的父母,那就请点个赞再走吧!

图片来源:《减负,冲不破的网》摄影师张伏麟、电影《起跑线》、网络综合

作者介绍:陈妍,亲子关系咨询师、国家育婴师,专注亲子关系、儿童心理。代表作《穷养一个男孩,毁掉三代人》、《我调查了100组家庭,发现既能上班赚钱,又不需要老人帮忙带孩子的妈妈,根本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