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听话的孩子,长大就越没出息?

作者:亲子微时光 04-25阅读:3166次

本文为亲子微时光原创

转载请联系授权

在大多数家庭里都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家长很少在乎孩子的想法与表达,认为听爸爸妈妈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

当孩子按爸爸妈妈的意思照做了,家长便会表扬;而当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往往得到的都是一句:“你怎么这么不听话?”

我们做父母的,为什么必须强制孩子听话?

皮皮妈认为,孩子听话本身是一件好事,但不能让孩子盲目地听话,而遗失了自己的个性和思考,这种孩子,长大后肯定没出息!

1听话,让孩子不会个性思考

听话的孩子,在家里听爸妈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在公司听老板的话……这样的过程中他什么时候听过自己的话?

要培育出会听话的孩子,而不是随意操控的木偶,最基本的是让孩子先认识自己,其次则是家长去了解孩子。

孩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孩子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如果说孩子为了听话而去做他不愿意的,那我宁愿他选择不听话。

孩子的听话,其实就是家长的懒惰,家长想用最方便且最有效的方式去培养出好孩子,结果却把孩子的个性扼杀在摇篮里。

没有个性的孩子,是爸爸妈妈带出去特自豪的孩子,“你们家孩子真听话!你教育得可真好!”

没有个性的孩子,哪里还称得上是一个孩子,因为孩子连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自己对于父母来说是什么,都不知道。

2听话,让孩子不敢表达情绪

皮皮妈朋友的一个孩子刚上幼儿园,白天都还挺好的,孩子不哭不闹,让妈妈特别放心。但是孩子总是在半夜哭醒,还养成了打人的坏习惯。

幼儿园老师跟她说:“你家孩子是听话懂事过头了,而导致了不敢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

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在他们眼中就像是和爸爸妈妈分别一样,孩子的大哭大闹才是正常的反应。

而听话的孩子则会认为,只有他不哭闹、乖乖地去上幼儿园,爸爸妈妈才会更加喜欢他,所以就把这种哭闹的情绪一直压抑着。

说白了就是孩子尽量掩盖住自己的内心情绪,只为了能让自己在爸爸妈妈眼里永远是一个又听话又懂事的好孩子。

而后果就是这些内心情绪的积淀是有一个度的,长时间的压抑自己的感情,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心理上的问题,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3听话,让孩子不能独立生活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小时候听话懂事的孩子往往学习成绩特别优异,但是能够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更多成就的却是那些小时候调皮捣蛋的孩子。

若要问为什么?只能说听话的孩子有着极强的依赖性,同时也有着极差的独立性

听话的孩子都行走在爸爸妈妈复制粘贴好的人生大道上,他是一个从来不会提问的听话学生,也是一个平平庸庸的听话员工,他是一个婚姻包办的听话“妈宝男”……

当皮皮妈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家里找事情做,有时拆一拆这个闹钟,有时摆弄一下那个玩具,我并不会以“你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去威胁他,因为我深知我爱我的孩子并不是爱他愿意听话,而是爱他原原本本这个人。

所以每当有人问我“你希望你孩子以后做什么工作”时,我都是莞尔一笑:“只要他不做坏事,他想做的事情我都会支持。”

既然听话的孩子没出息,那我们就应该培养调皮捣蛋的孩子嘛?

当然不是,而是应该从我们自身的教育方式上找问题

要想摆脱“听话式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去听孩子的心声,家长要做的是让孩子既能理性地听话,又能保持自己的思考与态度。

1要鼓励不要打骂

打骂的教育方式往往都是抑制孩子个性发展的最后手段,这是极度不可取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更不用说这种孝子能不能在社会上谋生了。

鼓励的教育方式并不等于孩子做什么家长都要支持,而是在孩子萌生出想法时,表达自己时给予适当的鼓励与支持,去开拓他的思维方式和动手的创造力。

2给予引导而不是否定

当孩子提出一些违背家长意愿的条件时,大多数家长都会一棒子打死,直接否定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这就使得孩子内心的情绪长期被积压,很难被释放。

聪明的家长面对孩子提出的条件,或者是无厘头的想法,都会用言语或实际行动来引导孩子,是对的就支持与肯定,是错的就引导他改过,这样孩子才能自己学会明辨是非。

3开阔眼界培养独立性

不要打着为了安全的借口,总是把孩子关在家里,或是让孩子养成一种“宅”习惯,多带着孩子去接触外面的人与事物,去开阔孩子的视野,而不是做一只井底蛙。

留一些事情让孩子独立去解决,既能减少孩子对爸爸妈妈的过度依赖,也能让孩子学会自己去完成一项任务,变得自信、阳光起来。

培养听话的孩子本身没错,但我们更应该培养出不盲目听话的孩子。

他们有自己的思考,敢于直面他们所质疑的问题,并自信地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