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该如何培养?

作者:林巨老师谈教育和成长 04-27阅读:3088次

年初,得知我辞职后,儿子就不愿上幼儿园了。

每每想起他早上醒来担心的小眼神儿,我的心就疼,加上孩子又抱着我说:“妈妈,我不想上幼儿园就是因为我想跟妈妈在一起!以后你走到哪里我就走到哪里,我再也不想跟妈妈分开了!”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想想也快过年了,索性就提前给他放寒假吧。

想跟妈妈在一起的孩子,勾起了我内心对妈妈深深的渴望。

一个朋友提醒我,你让孩子待在家不上幼儿园很危险,如果他以后都不融入集体,不跟人交往怎么办?我也有这样的担心啊,可我也知道,这仅仅是我的担心,与孩子无关。

而孩子当下需要的只是妈妈,他还没有心思去找小伙伴。问问自己的心,我想满足他吗?有能力满足他吗?答案是肯定的。

秉承着对无分别的爱的信任,对人性的相信,我坚持做着自认为正确的事——和孩子的心在一起。

我的朋友提醒得也有道理啊,因为身为妈妈的我们都希望孩子小时候人见人爱,长大后不说朋友遍地,至少也有几个交心的朋友吧,在单位里要有个好人缘就更完美了。

本着这些美好的愿望,我们总想在孩子人际交往方面努把力,想方设法培养孩子这方面的需求和能力。

是啊,这个愿望没有问题,但是它的关键点在哪里呢?在于“孩子是否已经准备好去交往”。

在孩子的交往需求出现之前,为他设定这个目标,我们会发现,孩子要么自己只跟自己玩,不跟别人互动;

要么见到有人向她走过来,伸出手,她就会一头扎进妈妈的怀抱,迟迟进入不了人群;

要么跟别人玩的时候受到挫败就再也不敢走出去。

我的孩子就是这样,被妈妈无意、有意推着过早与之分离而产生了焦虑,他对人群的记忆是不快乐的,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进入陌生的环境。

每个孩子的发展节奏是不一样的,但是人性的规律是一样的,那就是,人是先有“我”才有“我们”,也就是先要认识“我”才会理解“我们”。

在这之前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只是我们的愿望而已,那不是孩子真实的需要。

感谢我的孩子,为我开辟了一个链接的通道,让我有机会停下来,静静的聆听他的声音。

在不上幼儿园的两个月时间里,我对孩子交往方面的能力没有任何要求,也不再担心他以后会不会融入这个社会。

未知的担忧,就将它交给未知的明天吧。没有一颗坚定的心,那就尽量屏蔽外界的干扰,只和自己的心、和孩子的心在一起。

我们每天睡到自然醒,处于放松状态的儿子,醒来的第一句话不再是“妈妈,今天星期几?”“妈妈,我今天需要上幼儿园吗?”“妈妈,今天可不可以休息一天”,而是冲我微微一笑,顺手搂过我的脖子,无比甜蜜的亲亲我,告诉我他好幸福。

一整天,我俩要么腻歪在一起,要么各自干各自的事情,除了必要的购物,只要儿子不主动要求出门,我几乎不会带他出去。

即使我们各忙各的,互不干涉,这个环境对孩子来说依然充满了爱的氧气,因为到处都是妈妈的气息,都是心与心的照见。

当妈妈的陪伴足够多,多到即使妈妈不在身边也可以确认这份爱不会缺失,他才有闲心走出去,瞧瞧这个家以外的环境,最后相信这个环境也是安全的可靠的,我在这里是受欢迎的,我在这些规则里也可以过得不错

现在,孩子不仅愿意跟我分享幼儿园的生活,还会在自己没有能力解决的事上,寻求我的帮助。

与妈妈相处的感受,才是孩子是否有能力交往的基石。

有一次,儿子和同学一起在小区里玩,一个还没上幼儿园的孩子走过来,一路上,他奶奶都在教他怎么跟别人玩,当走到儿子身边时,他还没来得及开口,儿子就不友好的说:“走开,我不想跟你玩。”

孩子还没什么反应,奶奶已经很生气,赶紧拉着孩子:“我们走,哥哥不欢迎你。”然后又冲我儿子喊:“你这样不礼貌,别人也不会跟你玩的。”但是儿子不在乎。

我也在远处观望,只在他抬眼看我时,报以他微笑。我相信孩子没有恶意,他只是在练习与人交往的能力,而且,他本来就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

无数次这样的练习,我发现他有时候会拒绝,有时候会接受,拒绝可以很有礼貌也可以简单粗暴,接受可以很痛快也可以无奈妥协,全看他当下的心情和需要,这样的孩子很圆满。

当然,对方也会或友好或愤怒,只要不涉及伤害,我一般干预得很少,这样处理是为了让他习得,我这样的态度会收到怎样的反馈,我的策略该如何匹配我的欲望。

也许有一天,他也会主动去找别人玩,与不同的人交往,采用不同的方式,这是他一生都需要做的练习题。

前不久孩子说,妈妈,你早上送我的时候可不可以别站在我的教室门口让同学看到,因为当你出现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会说“HZX妈妈,你好”,我不想跟他们分享我的妈妈,你只能是我一个人的妈妈。

而如今,妈妈跟他一帮小伙伴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他却可以允许别的“小鸡”转过身抱着妈妈,说要做妈妈的宝宝;然后他也跑过来,我们大家一起拥抱,嬉笑。

回家路上,他还念叨着刚才玩耍的朋友,说明天还要继续玩这些游戏,还要跟这群小朋友一起玩,包括刚刚认识的小伙伴。

他们玩耍的过程也有很多肢体接触,但是谁也不在乎,只沉浸在游戏的快乐感受里。

昨天,孩子没上幼儿园,吃完午饭,居然主动问:“妈妈,我在幼儿园的话,这会儿是不是睡午觉了呀?还要睡多久才起来吃水果?”下午,还要求到平时放学后一起玩的小广场去找同学。

以前,请假在家,孩子从不会想念他的小伙伴。即使上次休假两个月,孩子一次都没说起他的幼儿园和同学,当我们为年后上学铺垫而提起时,他都不接茬。

现在,他竟然会主动想念他的幼儿园,想念他的小朋友。这是孩子在向妈妈表达,他需要朋友了。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人际交往的需求,因为这是人性的需要。而且,并不是孩子真的不会与人交往,而是我们太担心他不合群,被边缘化。

我们太怕孩子不属于大多数,太怕孩子适应不了社会,适应不了这个环境。每一个催促孩子走向人群的家长,心里都住着一个害怕被抛弃的小孩。

一个人只有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才会愿意重复做这样的事情。

如果,做到了就夸奖,做不到就失望甚至斥责,就变成了负担。

于我而言,记忆中被妈妈要求热情打招呼的痛苦感受还在,虽然做了妈妈,面对不熟悉的人,依然会紧张、不安,面对朋友,常常不知如何保持友谊的温度。

比如,幼儿园的门卫,有些家长可以很轻松很亲切的叫声“叔”,而我呢,只能中规中矩的叫“师傅”,带来的后果就是某些小事上的不通融。

当我们着急地计划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在干什么呢?是在向孩子传递我们的焦虑:我都这么怂了,你可不能像我一样啊,否则你也完蛋了。

当我们要求孩子乐观积极向上见人就打招呼时,我们在要什么?要面子,要别人的夸赞,要我很好的外在评价。问问自己,这是孩子的需要还是我们的需要?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爱的灌溉,精神的陪伴,滋养够了,力量自然就生长出来了,你想留他,他都不答应。

这个时候他会融入,会去游戏,会去寻找新的伙伴,会走向人群。

我们要做的,就是,静静的,放手,凝望那个远去的背影,祝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