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到幼儿园就哭闹,别头疼,掌握这些技巧,宝宝顺利入园

作者:映雪妈妈育儿 06-30阅读:408次

“妈妈我不想上学……我想回家……”,“我不要老师,不要小朋友,我要妈妈……”,这样撕心裂肺的哭闹声每天都会在幼儿园的门口上演。宝宝到了3岁的时候,就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了,这是宝宝第一次真正和妈妈分开,从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专业人士把宝宝的这些反应称为分离焦虑症。

但是分离焦虑症并不是从幼儿园开始的,宝宝很小的时候可能就有了。比如宝宝刚满1岁,很多妈妈都会选择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宝宝只能白天和晚上才能看到妈妈。每次你出门的时候,宝宝会哭泣,闹脾气,生怕再也见不到妈妈了。想缓解这种情况,妈妈就要利用琐碎的时间陪伴宝宝。每天出门的时候拥抱宝宝,让他的情绪稳定下来,告诉宝宝妈妈一定会回来;晚上下班的时候,第一时间出现在宝宝的面前;到了周末陪着宝宝在家里玩玩具,1岁的宝宝也该学走路了,利用周末的时间,妈妈牵着宝宝的小手,一起去商场买一双舒适的学步鞋,既可以增进母子关系,也可以给宝宝安心。

等到宝宝到了3岁,开始上幼儿园的时候,这种焦虑症会更加的明显。宝宝第一天去幼儿园会很不适应的,幼儿园的小朋友很多,但是老师只有那么几个。宝宝不能像在家里一样,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了,他们不得不自己动手解决,很多宝宝会很不适应。这种不适应感会让宝宝烦躁,情绪低落。第一次入园的体验很重要,如果宝宝有不好的感觉,以后就更不愿意上学了。妈妈早上可以给宝宝准备一顿丰盛的早餐,给他穿上透气、舒适的鞋子,在出发之前鼓励宝宝,缓解宝宝紧张的情绪,让他从开始就有好的体验,这样更容易入园。

当宝宝患上焦虑症的时候,他的脾气会变得比较烦躁,情绪也会比较低落。你可以观察宝宝,当你去幼儿园门口接宝宝的时候,他们可能会立马抱着你,估计早就哭成了泪人。这个时候,妈妈不要觉得烦,别觉得宝宝矫情,毕竟他是真的觉得委屈。回家的时候,好好抱抱他,给宝宝换上舒适的T恤,让宝宝讲讲他在幼儿园的事情。这样可以有效的缓解宝宝的焦躁感,还可以适当的给宝宝提出自己的建议。

分离焦虑症还有一个表现,就是宝宝可能会有不好的习惯,比如宝宝出现吮吸手指的情况。当宝宝遇到不喜欢或者自己不能做到的事情,他就会害怕,于是他会惯性的把手指放在嘴巴里,无论妈妈怎么教育,宝宝还会改不了。如果宝宝突然出现这样的情况,妈妈别指责宝宝,耐心教育宝宝,还可以带着宝宝去户外探索,转移宝宝的注意力,但是妈妈要注意了,现在的天气比较炎热,虫子也比较活跃,出门的时候,妈妈要给宝宝穿上夏季套装,防止宝宝晒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