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误导父母的几种育儿观念。

作者:育儿知识百科 08-05阅读:5846次

如今的社会,

似乎只有父母是不用上岗证的。

当年轻人陆陆续续步入家长的行列,

周围人会在耳边告诉我们怎么养孩子,

但却很容易被一些错误的观念误导,

伤害了孩子而不自知。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在我们国家喊了很多年,很多父母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要让孩子提前学习,不能落后其他孩子,所以劲全往孩子身上使。

识字、奥数以及各种兴趣班,不少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基本上都学完了。

很多孩子的学习历程,几乎成了高考的“预备班”,有的孩子就是学不进去,家长甚至怀疑孩子的智商有问题。

其实,每个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有自己的成长节奏,有他自己的发展速度。一味的“抢跑”,不仅让孩子感到特别大的压力,还容易抹杀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知乎上有个问题:"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不是最大的谎言?"

点赞最高的一个回答说: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不是将来往死里折腾孩子,而是现在往死里折腾自己,因为你孩子的起跑线就是你。

是啊,父母的经济能力、学识修养、眼界三观,都深深地影响着孩子一生的轨迹。

如果真的有起跑线一说,那起跑线应该是孩子背后站立着的各具形态的父母。

孩子只用管好学习。

曾经有位家长在后台留言,孩子成绩也一直在全校数一数二,生活不用他操一点心,唯一的任务就是把学习搞好,但是孩子一毕业,各种问题就来了,不仅自理能力差,跟领导、同事相处得也不融洽。

家长很纳闷:“为什么一直引以为傲的孩子,现在过得并不好。”

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不能怪孩子,而是父母只顾着孩子考了多少分、在班上第几名,忽视了孩子规则意识、良好习惯、心理素质、道德修养等其他方面的培养。

费尽心思为孩子准备饭菜,父母只关心孩子吃没吃饱,却没有教他有礼貌;

孩子在外面和人吵架了, 父母只知道包庇孩子,却没有告诉他交往的规则;

孩子见到长辈不理不睬,父母从来不当回事,甚至觉得孩子长大就好了;

教育孩子的终极目标,不是一个只会考高分的孩子,而是一个在充满挑战和变化的社会中,渐谙世事、自立自强的孩子。

成绩好的孩子,未必真的优秀。

教育孩子是妈妈一个人的事儿。

网上有一个流传已久的段子:

当孩子见到妈妈时总会说:

“妈,我饿了!“

“妈,晚上吃什么呀?”

“妈,我的衣服呢?”

“妈,你把我书包哪了?”

当孩子见到爸爸时只会说一句话:“爸,我妈呢?”

一位父亲不被孩子需要,一方面是爸爸不擅长表达,不知道如何在亲子关系中建立亲密感;另一方面则是父亲陪孩子的时间太少,孩子身边几乎没有爸爸的身影。

中国传统思想是“男主外,女主内”,养育孩子几乎成了妈妈的一个人的事,像亲子阅读、家长会基本上都是妈妈们带着孩子参加。

但实际上,再全能的妈妈,也替代不了爸爸。

对男孩来说,他们第一个认同的男性榜样就是父亲,对女孩来说,爸爸不仅影响着女儿的择偶观,还影响着女儿未来人际关系的建立。

带孩子运动 、适度冒险、讲规则、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等等,有爸爸的参与,效果会更好。

很多爸爸经常以养家糊口、没有时间来推卸照顾和教育孩子。

其实,父亲参与孩子的教育,并不会花爸爸们太多的时间,只要做一点点改变和抗争,比如下班抽一个小时陪孩子,对孩子来说,都是幸福的事。

只要有心,无论多忙,爸爸们都能陪伴在孩子的身边。

孩子还小,长大自然就会变好。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则帖子:

亲戚家四年级的熊孩子从后背狠狠推了怀孕四个月的嫂子,当问大人问熊孩子为什么这么做的时候,他满不在乎的说,“我看电视上孕妇摔了会流产,我就想看看推倒她会不会有流产。”

有些熊孩子,真的已经不是一句“还小,不懂事”可以形容。

很多父母常说:“树大自然直”,意思无论孩子现在多皮,等到一定的年纪,他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所以“孩子还小,长大就懂事了",常常成为大人纵容孩子的借口。

长大了,孩子就真的变好了吗?

我遇到许多无助的父母,孩子大了,出现诸多的的行为问题,无论怎么说他都不听,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孩子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间:孩子学会明辨是非的机会,被父母轻描淡写地忽略了。

孩子小,调皮、爱玩、爱闹是天性,不能分清是非对错。但也正是因为小,可塑性极强,需要父母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孩子12岁前,父母对他们的自私、蛮横、无视规则、任性无限纵容,恶习只会愈演愈烈。

趁孩子还小,有些道理请早点跟他说清楚。

5岁之前的孩子,“性别”这件事在某种角度上是很可怕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没有发展出性别恒常性。

也就是说,孩子认为人的性别是可以被轻易改变的,而这种改变往往取决于外貌特征。

Bem的性别认知实验,请儿童观看”变装“后的孩子的性别

上世纪70年代,著名美国心理学家Sandra Bem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40%的儿童能够识别出变装后的儿童性别,也就是说早于前运思时期的儿童就已经能够拥有持续性的性别认知。这个年龄段大概是3-5岁。

有趣的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在经历人生中的第一个“性别印象刻板期”——他们对男孩女孩应该具有的行为模式具有非常严格的标准。

在这个阶段,男孩和女孩倾向于分开玩,选择有更强烈性别特征的玩具,他们甚至会认为一个玩布娃娃的男孩比一个偷钱的男孩更难以容忍。

出现这种倾向可能也和性别恒常性的缺失有关:孩子需要非常强的证据证明自己是一个男孩/女孩。

这种强烈的刻板印象一般到孩子6-7岁时会逐渐缓和,在这个阶段孩子也掌握了性别恒常性,知道了性别不会被轻易改变,也就开始了对异性的排斥现象。

在绘本《我为什么讨厌那个女孩》中,小男孩“不喜欢”在公园遇到的那个女孩,因为她捉迷藏的时候一下子就被抓住,怕怪兽怕虫子,头发弯弯的,还要换牙长出大人的牙齿……

看起来都是些奇奇怪怪的理由,除了”换牙“这事外,其他的都是男孩性别意识发展,掌握了”性别恒常性“后,出现的对女孩的刻版印象。

《我为什么讨厌那个女孩》的作者十分擅长把握幼儿的心理,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童稚的语言,细腻地传达出幼儿”异性交往“时内心的”矛盾情绪“。

故事是这样的(源自小男孩的男性视角):

在公园里见到的那个女孩,我不喜欢她。

捉迷藏的时候一下子就被抓住。

怪兽呀虫子呀全都害怕。

还有她的头发,弯弯曲曲的……

唱我没听过的歌......

笑起来的时候,前面的门牙还少了一颗。

哼,真好笑!

而且,她还丢三落四。

她在干什么呢?

原来,她的小布熊不见了。

哈哈,丢了!我的东西可都收到好好的哦!真傻!真笨!

啊!?哭啦......

【“哭了”就是性别刻板印象的典型行为之一。而这个“老套”的男孩也是这么看待女孩的哭的,哭声和眼泪激发了“我”的同情心——或者是男性的优越感】

她的妈妈说:“算了,回家吧。我们再买个新的。”

“那——小布熊不是很可怜吗?”

(所以,我必须帮她找到小布熊。)

(草丛里,沙堆里,仔细地找找找。别人玩游戏时,我找,满天繁星时,我还找。终于,找到了女孩弄丢了的小布熊。真开心呀!)

(然后呢?)

期待与等待.......把布熊藏在身后,要给她一个惊喜。可是小女孩晴天没来,雨天没来,很多天都没来。

终于,她来了!“给你!”(羞红了脸)

(可是.......)

“我们家搬走了。谢谢你帮我找回小布熊!再见!”

“什么?!”

我本来想说我们一起玩吧......

“所以,我讨厌她!”

哈哈,原来是因为终于鼓足了勇气主动出击,克服了对女孩的刻版印象,愿意跟小女孩交朋友,结果人家却搬家了——所以才讨厌那个女孩的!

但是,”我“的这次经历为他打下了良好的”异性交往“的基础,相信在5-7岁的第二次性别意识敏感期内,进一步内化自己的性别意识,还会出现一次排斥异性的敏感期,直到第二性征发育完成,成为正真的小男子汉,将来是个有异性缘的小伙子。

这套书的故事和图画都很贴近幼儿心理,也又有趣味性,简单直接但是细腻地传达出幼儿交朋友时的矛盾情绪,还包含了殊为可贵的早期性别教育内容。

我们在亲子共读的时候,可以帮助我们认知到孩子在那个阶段的外在表现和内心活动,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支持孩子的行为。

同时,回到生活中——

当孩子们上了幼儿园,人际交往立马丰富立体起来,他们常常会用“我喜欢谁谁”来传递交到朋友的信息,而不代表是成年人的“那种喜欢”。异性还是同性,多数的孩子区别不是很大。

相反,有可能孩子们的烦扰在于:没有或者很少有小伙伴“喜欢自己”。此时,父母可以从“你们幼儿园同学里你喜欢谁啊?”主动问起来。

更大一点的孩子会增加一些判断条件,或者是出现了“性别排斥”苗头的孩子,孩子会觉得“烦”,父母也不必紧张,接受孩子的“判断”,给他们自我认知的空间和时间。

*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