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选万选,我的孩子还是遇到了“坏”老师……

作者:慢成长育儿 09-23阅读:309次

其实选幼儿园这种事,有的时候也很看运气,就算口碑、软硬件都不错,也得摊上好老师啊。

之前我和大家分享了女儿小叶子的幼儿园布置画画作业,我们顶住压力,让孩子自己画,然后交上去一篇鬼画符……

有条留言点赞特别多,问我如果孩子交了这样的作业,却被老师单独拎出来点名批评做坏典型,家长应该如何处理,才能保证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换言之,没碰上“好老师”,可咋整呢?

这次我想换个方式,说说我的个人看法。

最近女儿的班级发生了一件让我郁闷的事,一开始可能你觉得没啥关联,往下看就知道啦:

小叶子是今年3月入的学,这个班级是幼儿园春季新招的唯一一个班,开学了我们才知道,教室被安排在了最高的3楼,而且靠窗中间是厕所,和其他教室结构不大一样。

刚入学,孩子交叉感染多,有几个家长觉得,娃生病肯定和教室中间是厕所不卫生有关,中途有位家长,偷偷带着家用甲醛测试仪进教室,还发现有几张新搬入的孩子午睡小床甲醛超标,这下家长更炸毛了,要求学校换教室。

因为是家委,我的角色挺两难的:

一方面,我自己对教室在几楼、是不是中间有厕所不太介意,觉得孩子刚入幼儿园本来就容易生病,但甲醛也暴露了学校管理可能有漏洞,所以赞同家长们换教室的诉求,建议先单独和老师沟通或者通过我反馈看看。

可有些家长觉得,单独说没啥效果,这事儿就得人多力量大,而且要直接找领导,他们等不及凑了快10个人,自己找学校谈去了。

另一方面呢,有天幼儿园园长竟然单独给我打电话,聊了快一个小时,问我家长有啥诉求。我想着反馈一下大家关心的甲醛啊、换教室的问题,可听着听着心也有点凉:

园长说,家长的检测设备不科学,学校付费请了专业机构,没问题的;至于换教室,她安利了很多这个教室的好处,比如上下楼可以锻炼孩子运动能力之类的;
我说可以的,公平起见,既然有家长有异议,可不可以提前告知,或者安排不同班级轮流在这个教室?
园长不大高兴了, “学校有学校的安排,家长要信任我们。”还说“你们光反馈家长的意见了,有站在学校立场上考虑问题吗?”

这家委做得我心塞啊,两边不讨好

那这件事和前面大家关心的问题有啥关系呢?很有关系:

你看,我其实好期待遇到和我三观一致的家长、还有幼儿园的领导,但是不可能啊……

我无法仅凭一张嘴、群里打几个字,就说服家长们不要过度担心;也没法仅仅通过就事论事、客观反馈问题,就让幼儿园同意直接接受家长换教室的诉求——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个复杂的小社会、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私人逻辑、每个人也都代表着不同的立场和利益方:

如果抱着让他人改变想法和行为的目的去沟通,基本上我们一定会受挫。

回到文章开头的留言,那个无视孩子童真的创作、把它当作反面典型批评侮辱孩子的老师,某程度上来说,就像是女儿幼儿园园长听到家长偷偷测甲醛的第一反应:

——竟然不是“对不起,我们管理有疏忽,要更注意孩子的安全”,而是“老师怎么回事?眼皮底下竟然让家长溜进去测甲醛?”

她们不是故意,也不是坏,只是本能的反应:

幼儿园管理层紧张家校关系,要和谐、怕冲突;
老师可能不具备专业儿童美术教育的背景,确实认为孩子的鬼画符=不认真……

虽然她们知道要理解家长、理解孩子,但“知道”和真正“做到”,还差得远,一个人要克服本能的自然反应、变得慈悲、包容、有同理心,需要真正去融入另外一个角色去体验:

这也是为啥诸如正面管教、PET这类育儿课程,相比看书、网上学,我更建议上线下课,因为线下才有更多机会去扮演孩子,不是想象、不是凭空理解,而是真正做孩子、去体会听到不同的话、不同地被对待的感受……

所以如果遇到这类“不公”,或者和自己期待不符的老师,我首先会“佛系”地放过我自己:我没法改变对方,只能影响对方,而且效果很可能是微弱的。

心态上没那么执着结果后,我可以选一些“积极”的方式去应对,比如:

1、和老师聊聊,了解她整体的教育、沟通风格。

好奇老师为什么会批评孩子,也许她当天心情不好、也许她觉得这是对学生的严要求、也许她确实不太称职……

无论如何,先别一着急就质问,就算认为对方说的再不对,也要先倾听。先把这则沟通的电话打通、确保信号良好、对方在服务区,再来说我们的顾虑。

其实就像我给老师提了画画不该具体的建议,一开始也紧张老师会不会有意见,也怕老师给娃穿小鞋,但我是以谦卑的姿态去说的,只说我女儿的经验和我自己的担忧。

这样就事论事、而非跑去评价老师的教学和素养,老师的压力就不会太大,不会觉得是某个家长自认专家在指指点点。

了解到了老师的想法、风格、教育理念,重要的是去思考:我们的底线在哪?孩子的整体感受和情绪状态怎么样?其他家长怎么看?如果受不了、问题很严重,自己条件也允许,当然要给娃换个环境啦!

2、学校教育再有缺失,孩子不会因此就丧失天性。

真实生活里,我们对老师有再多不满,也没法潇洒换老师、换学校。

就算我们拼了老本儿,给孩子换成特别高大上的重点学校、国际学校,就意味着毫无瑕疵吗?

就算一切都很完美,我们又能保证孩子以后面临的环境都特别美好理想吗?

有次我看到一句话很震撼:我们总说培养孩子的“抗挫力”,但从挫折中复原的能力,需要孩子先去经历挫折呀!

我其实很清楚不少幼儿园老师是做不到“正面管教”的,她们会更容易说表扬的话,而不是鼓励;她们还会“批评”孩子,不过坦白讲,我自己带娃时间长了、孩子又不配合的时候,也没办法保证一直不发火

只要这个度没有过分失衡就好。我相信孩子听了可能感受不好,但不影响她依然会变成一个快乐、独立、合作的孩子:

如同我在这篇文章(“上个月,我家俩孩子就花了30万。”)里提过的,我们是孩子教育的第一把钥匙,也是让孩子自由呼吸的一扇窗。

我们可以想办法,关注自己能做什么,在家庭教育上更好的去引导孩子,比如:

与其去费力提醒老师关照我家娃、提醒孩子喝水,我要做的是,教孩子自己知道口渴该怎么表达、怎么喝水;
与其和老师大吵一架你怎么批评我家孩子,这是想象力你懂不懂啊?我会肯定和鼓励孩子的特别,让她知道不管经历了什么,妈妈是支持和欣赏你和你的作品的。
与其执着必须换教室、必须公平,我会告诉孩子,规则很重要,我们尽力去争取,但有时结果也会很不尽如人意。理解和认可孩子的感受本身,就是在培养她的情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和家庭教育都理想那再好不过,但假如没有这个条件,我们至少没有逼孩子把自己的心门关死。

特别想分享前阵子我跟随美国正面管教高级导师、学校教育专家Lori学习,听到她说的一段话,我感动得想哭:

她说,坦白讲,自己两个女儿从小到大遇到的老师,有很多都不理想,作为一个知道“应该”怎么做的老师和家长她也经历过内心的挣扎。

但,这不影响她的两个孩子都健康快乐的长大了,也很优秀,因为她们在遇到挫败、不公正、沮丧、难过的时候,还有爱着她们、倾听她们的妈妈呀……

也许有这样的心态,外界环境再出现100个挑战与难题,我们也会觉得有盼望,是吗:)

—— End ——

作者:吉吉。美国注册正面管教家长/学校讲师,前香港资深传媒人,现居深圳。追求细水长流,也爱勇猛精进,爱唱歌爱生活爱自我管理,愿与娃一起慢成长。

微信公众号:manchengzhang123

个人微信号:花时间:babyhours123

吉吉:mancz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