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告诉你如何提高孩子的智商

作者:本杰明爸爸 12-12阅读:1711次

作者:阿本爸

孩子是成人的父母。

——玛利亚·蒙台梭利

父母不要只想孩子向父母学习,

父母也要向孩子学习。

仔细想想孩子们的单纯,

孩子们的乐观和专注,

难道不都是身为父母的我们已经不具备的吗?

孩子们能完全超脱于功利之外,

他们擅长从这世界中发现乐趣,

可有多少父母能做到这一点呢?

阿本小朋友最近被凶猛的流感侵袭,

发烧严重没能去幼儿园,

昨晚阿本娘和我说:

“儿子想念幼儿园的小朋友了。”

她就打开幼儿园的视频让他看看,

阿本小朋友一眼就看见了他的好朋友,

很开心的说:“我看见某某了,我想他了。”

然后突然情绪又很低落地说:

“我生病了,不能去幼儿园陪他玩儿”。

阿本娘安慰他说:

“等你好了就可以去了,别急。”

他好像忘记了,

很多天前这位小朋友曾经伤害过他,

这些事似乎从没在他们之间发生过一样。

而我们成人,儿子挨打的那场面却历历在目,

每次想起来心里都会抖一下,鼻子也会发酸。

但此刻孩子就是我们的“父母”,

他对人的宽恕比我们做的好。

他的心仍完好无损,

而我们像缺了一块。

也许他还不懂得:原来宽恕一个人,就是拯救一个人。甚至有些时候它能强大到,可以拉回在悬崖边上挣扎的人。

孩子,爸爸谢谢你,

请你继续保持住你的善良。

我们试图培养孩子们许多的“优良品质”,

比如好奇心,耐心,

其实这些孩子们本来就是有的,

只要成人能鼓励孩子按照他们的天性去发展就足够了。

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们很多时候却做不到,

我们的教育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成人在很多方面阻碍了儿童的成长,

什么?你说你没有?你做的很好?

可我们不得不承认成人做事有清晰的目的感,

比如走路,以不摔倒,走路快为目的,

拿杯子,以拿到手,不摔坏为目的,

因为这是成人的工作。

可孩子的任务完全不同,

他的任务是长大,

一切以长大为目的。

怎么才能长大?需要一次次训练,

通过挫折来积累经验,

这就需要一种不怕失败,

勇于尝试新事物的冲动来维持,

一旦这个冲动不在了,

那么孩子的成长就停止了。

所以成人做事往往是没耐心的,

失败两三次,就不再尝试了,

可孩子可能会尝试上百遍,上千遍。

如果我们不明白这个道理,贸然干预,

也就伤害了他们尝试的冲动。

你的孩子把手伸向玻璃杯,

你肯定会不自觉大喊:

“别动那个杯子!”“你看!摔碎了吧!”

孩子这个时候就糊涂了,

他也不知道哪些东西可以尝试,

哪些东西是不可以尝试的。

还有些时候我们总是为孩子代劳,

一看孩子要碰玻璃杯,

马上跑过去帮他拿,

帮孩子把要做的事情完成,

其实这和吼孩子的效果差不多,

父母的代劳会给孩子的心理留下暗示:

“你太笨了,太慢了。”

这样也会变得目的导向,

长大后做事也会以追求功利为目的。

成人往往以为,孩子做事没耐心,

也没有纪律性,必须给“扳”过来。

可更多时候我看到的是孩子比我们有耐心,

守纪律。他们会专注的做一件事情很久,

他也会拉着我无论多远都要走在斑马线上。

研究证明孩子如果出现不守纪律,

缺乏耐心等,

是因为他们内心不快活,

心理被扭曲,

如果大人多一点耐心,

给孩子一个舒服的环境,少去干预,

那么,他们的心理恢复了健康,

自然会守秩序,讲卫生,有耐心。

蒙台梭利在办平民学校之前,曾在弱智儿童学校当校长,她发现,许多弱智儿童在智力上根本没问题,可他们普遍缺乏自信,无法集中精力,丧失学习兴趣,换句话说,他们的问题出在心理上,不是出在智力上。在蒙台梭利的帮助下,很多所谓的弱智儿童修复了心灵创伤,回到普通学校中,反而成了学习尖子。

在家庭中,

成人认为可以提升智力的方法,

并非是孩子的心理营养,

也就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

因为成人很少意识到去了解孩子的想法。

很多父母费尽心思帮助孩子提高智力,

其实真的就不如给孩子们一张舒适的床,

那样,孩子将有一个舒适,

安心的所在,

而当他的内心不再焦虑,

恐惧时,他的智力自然会得到充分发展。

成人经常想应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如果不严格教导,

改变他身上的种种毛病,孩子就会变坏。

其实我们要搞明白的是,

道德是父母灌输给孩子的,

还是在孩子的内心中本来就有道德感?

事实是,

孩子所拥有的道德感品质往往是他们父母所无法比拟的。

他们诚实,单纯,善意,更重要的是,

孩子愿意服从大人,他们爱他们的父母。

爱是生命的本能,

孩子之所以拥有更多的爱,

因为他们的本能更强烈,

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好孩子的这份爱。

不去破坏,不去打扰,

不仅仅关注孩子的智商,

更多的去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识别二维码关注阿本爸,

就是更多关注孩子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