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后,孩子每天排尿少于8次都算“慢性缺水”,有碍身体健康!

作者:贝贝豆育儿课堂 01-06阅读:5617次

文/贝贝豆(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作为家长,我们很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特别是饮食健康,我们会每天为孩子精心准备各种有营养的食物,让孩子能吃得多长得快。可和饮食健康息息相关的饮水健康,却被很多妈妈忽略掉了。

忽略掉饮水健康的原因很简单,第一孩子渴了会自主找水喝,第二家长认为饮食健康比饮水健康更重要。常识性的问题,往往更容易被误解,其实对于年幼的孩子,饮水比饮食更重要。

3岁宝宝频繁感冒,本以为是被病毒传染,却不知是缺水惹的祸

玲玲家的宝宝本来体质很好,但自从上了幼儿园就隔三差五的感冒生病,一病就是好几天,起初妈妈觉得这是孩子抵抗力不够高,被生病的小朋友病毒传染引起的,可后来一连几次,都发现同班的小朋友只有自家的宝宝有感冒症状,而且经常感冒。

玲玲以为是孩子身体出现了问题,带孩子彻底检查后,医生才说孩子并不是被传染,而是本身体质下降,加上身体缺水导致的频发性感冒。

妈妈一听才明白,的确自己的宝宝自从去了幼儿园,基本不怎么喝水,每天带去的水壶也就是个摆设,热水去冷水回,在家里也不怎么喝水,就是吃饭的时候爱喝汤,妈妈也没太当回事,认为孩子不喝水肯定是不渴,这才导致宝宝出现了体质下降,总是感冒。

3岁后,孩子每天排尿少于8次都算“慢性缺水”,有碍身体健康!

其实对于年幼的孩子,及时补充水分很重要,尤其是年龄超过3岁的孩子,随着每天运动量的加大,体内的水分流失也会加大。对于3-8岁的孩子,体内水分的含量大概会有65%-60%左右,所以如果水分流失严重,孩子又没有及时补水,就可能影响孩子的健康了。

1:什么是“慢性缺水”

很多妈妈都觉得孩子渴了会自己找水喝,可如果持有这种态度,孩子十有八九是“慢性缺水”,我们之前说了孩子的身体里大部分都是水分,可但孩子感觉到渴了主动找水时,基本上已经说明孩子水分流失起码达到了5%甚至以上,这个时候就已经是“慢性缺水”了,长期如此就会引发身体不适。

2:3岁-12岁之间,孩子每天排尿少于8次,都算“慢性缺水”

除了孩子的喝水反馈,排尿量也能反映孩子是否是体内缺水,0-2岁的宝宝每天的排尿量应该在10-12次才算正常,2-12岁的孩子,每日排尿量最少也得在8次左右,如果少于八次就说明孩子缺水了。

长期处于“慢性缺水”状态,有哪些危害?

孩子长期缺水,容易上火,生病感冒

家长可能发现了,孩子如果有缺水的表现,就会体现在尿色重,异味大,往往家长把这种状态称之为“上火”,可其实上火的孩子就说明身体细胞局部有炎症,就容易引发感冒,导致抵抗力下降。

孩子长期缺水,会影响大脑发育

年龄小的孩子正处在大脑发育的关键期,他们每天用脑的时间往往很多,这个时候如果缺水,脑水分降低就会影响脑智力的发育。

孩子长期缺水,会导致发育变换

孩子体内的杂质和有害物质往往经过细胞的分解后,会通过体内水分的流通,随着尿液排出体内,如果孩子长期处于缺水状态,排尿次数少,就会导致这些物质在体内留存,排不干净,影响发育。甚至有的孩子在年龄小的时候就会出现肾结石和易发性气管炎,都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所以,家长要学会给孩子正确补水,不能等孩子口渴了才喝水,要把喝水和吃饭一样,设为一个硬性指标,3岁以上的孩子每日的饮水量不得少于1300毫升,而且要养成餐前补水的习惯有利于宝宝的胃部消化和健康。

宝妈们,你家宝宝每天喝多少水?有缺水的现象吗?是否为宝宝不爱喝水不肯喝水而发愁呢?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