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用力在暗处

作者:德国育儿研究 01-14阅读:1702次

很多妈妈经常问我:

我的孩子特别胆小害羞,带去小区玩,TA总是看着别的孩子玩,想加入又不敢加入别人,一直没有朋友。

我的孩子不爱和人打招呼,也不爱和别人说话。我说了很多次,都没有效果。请问这种情况怎么引导呢?

其实上面这些情况在幼儿时期都特别常见,悠悠也是这样害羞慢热的孩子。

面对慢热的娃,父母急不得。我们必须承认,每个孩子的天生性格不一样,有的外向大胆,有的内向敏感,我们不可能把每个孩子变得一样大方,也没有必要总是拿自己孩子与别的孩子作比较。

但我们可以做的是,多为孩子创造社交环境,示范给孩子看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建立友谊。孩子从小浸泡在社交环境中,胆小害羞的性格一定会有所改善(当然这需要时间)。

哪怕我们不可能把一个内向的人变成真正外向的人,但至少孩子可以在实战练习中学到从容应对社交的技巧,学着融入集体。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篇我的旧文《德国人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用力在暗处》,温故而知新,希望对你有启发。

正文:

在德国带孩子四年半,悠悠妈有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德国父母特别注重带孩子玩!不仅仅是家人带着孩子玩这么简单,而是想方设法的为孩子创造与其他同龄人一起玩的机会,以及经常带孩子参加或组织与家人以外的成年人一起的聚会活动。说通俗点,德国孩子一出生就在混社交圈子了!

难怪我们总觉得外国孩子大方得体不怕生,这完全要归功于他们从小到大丰富的社交经验。

德国孩子都有哪些社交活动?

1. Krabbelgruppe (6个月-3岁)

从孩子半岁起开始,德国社区提供一种叫“Krabbelgruppe”的亲子活动,每周一次在固定地方举行。由一个专业老师带领,妈妈或爸爸带着孩子参加。

老师会组织唱歌、手指游戏和小运动游戏等等,也会讲一些与宝宝发育相关的知识,解答妈妈们的各种疑问。

但最重要的是,这个每周一见的活动让孩子找到了同龄人的圈子,宝宝们可以在活动上一起玩,彼此观察互动,妈妈们则可以在一起交流育儿经,尽情抒发育儿心得。一次活动下来,宝宝和妈妈都得到了很好的释放。

大家听了可能觉得Krabbelgruppe像早教班,其实这和真正的早教班还是有区别的。(想了解德国的早教班,请查看《谁说德国禁止早教了?看看德国宝宝都在上什么早教班!(0-3岁篇)》和《德国学龄前孩子都在上什么兴趣班?和中国大不同!》)

Krabbelgruppe的价格非常便宜,目的不是为了激发宝宝的大脑潜力,而旨在为妈妈和宝宝营造社交圈子。

很多时候,妈妈们的抑郁和各种焦虑是可以通过与其他妈妈的交流来排解的,同时德国人也提倡要尽早让宝宝与同龄人接触。

有人问,这么小的宝宝懂社交吗?不是说太小的宝宝都是各玩各的吗?表面上看宝宝是不懂,但是我们已经知道,宝宝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的,当他们被父母的社交生活浸润时,父母的社交行为就会不知不觉地被宝宝习得!

因此,当我们谈论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时,首先要让自己的社交生活丰富起来啊。Krabbelgruppe就是德国妈妈生完孩子后的第一个妈妈社交圈,很多友谊都是在那里结识的。

多带孩子参加这种活动,见得多了,自然也学会了社交。你会发现,凡是父母社交很强的,孩子一般也会很强;父母社交弱的,孩子可能强,但需要后天付出加倍的努力。

2. Play Group (1岁以上)

一岁以后,德国社区有各种 spielgruppe(play group)。有的是由社区组织开展的,有的是由妈妈志愿者管理组织的,加入play group的父母和孩子每周定期见面一到两次,在租用或免费的游戏场地一起玩耍,场地会提供一些儿童运动设施,组织者也会开展一些游戏。

在德国,Play Group对于那些一岁以后还没有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显得尤其重要。数据显示,德国有将近一半的孩子会在三岁前就进入幼儿园,那么剩下的一半孩子去哪接触同龄人呢?游乐场?公园?在这些公共场合,虽然能接触到很多同龄人,却难以建立和保持紧密的联系。

可是,特别是对年纪很小的孩子来说,拥有几个固定的同龄玩伴和稳定的朋友圈,对他们的社交能力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就我亲身观察,孩子们在和自己熟悉的玩伴玩时,和与游乐场上碰到的不认识的孩子玩时,互动状态及程度相差太远。对于低龄的孩子,只有和熟悉的玩伴玩时,才会上升到分享、合作、角色扮演、乃至争吵等高级情感活动。

所以,就有了这种社区自发组织的play group, 相熟的成员,约定好的时间,让孩子们一起玩耍,甚至每个成员交一点活动经费,由组织者组织室外郊游活动,填补那些没上到幼儿园的小朋友的缺失。德国父母为了给孩子营造社交生活,也是操碎了心啊。

3. 家庭集体出游活动

上面说的都是有组织的团体活动,其实,德国人在进行家庭活动时也不忘了加入社交的元素。最明显的体现就在于,特别喜欢约人一起结伴活动!

周末或者放假之前,父母们一起讨论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去哪玩?” 大家七嘴八舌的交流各种游乐场和打折信息,然后约好同游。

悠悠妈经常能在游乐场上看到好多个德国家庭成群结队的到来,到了后把野餐布往地上一铺,父母们躺倒聊天,孩子们在沙坑上打成一片。

去年我们带悠悠去山上滑雪橇,就是四个幼儿园妈妈一起商量的,那个周末我们四个家庭十二个人一起排成车队开往科隆附近的雪山,滑完后又在其中一个孩子家喝了下午茶。

父母们围着餐桌吃点心喝咖啡,畅聊家常事,一旁的四个本是好朋友的孩子玩翻了天。对于两岁孩子来说,这社交生活是不是太丰富了点?

幼儿园的WhatsApp(类似于微信的社交软件)群聊也是妈妈们约起的利器,每次想到一个活动,不管是要去动物园,游泳,抑或是附近有马戏团、木偶戏表演等,妈妈们都会在群里吼一声,“有没有人感兴趣,想一起去的?”

悠悠老师摄于德国幼儿园

不光是周末和节假日,德国父母们连工作日也不放过为孩子创造社交玩耍的机会。幼儿园放学后约着一起玩到晚饭时间再回家是家常便饭。

天气好的时候,只要一个妈妈在群里提议放学后带孩子去农场玩,大家就会一呼百应,接完孩子后一起带去农场玩。

4. 家庭间的互相拜访

遇到天气不那么好的时候,德国父母会很热情的邀请其他家庭到家里来玩。

在幼儿园碰到其他接孩子的妈妈,她们经常会随口问一句:你们有时间吗?到我们家去玩一会吧?邻居也会经常给我发短信,问我们幼儿园放学后有没有时间去她家玩。

正是这样家庭间频繁的交往,孩子们对玩伴的父母和家也变得非常熟悉,熟悉到不需要自己的父母陪同也能玩得开,虽然他们才两岁。

悠悠两岁半时,和她的两个best friends,开始在没有父母的陪伴下自己去好朋友家玩耍。我原来一直以为这种状态至少要等到三岁以后才会到来,没想到来得这么快!我们三个妈妈商量好,每天放学每家轮流去幼儿园把三个孩子接到其中一人家玩,父母到了吃饭时间再去把自家孩子接回来。

就这样,我一周有两天省了三点钟就去接悠悠的麻烦,可以让她在朋友家玩到六点再回,为娘的心里真是暗爽啊!嘿嘿!算是给自己减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