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观点

作者:幼儿教育杂志 06-06阅读:5486次

原标题:更多精彩观点

  

金玺:理解孩子的游戏

我们经常纠结于游戏中是“孩子快乐就好”,还是“以能力发展为先”。教师出于“责任感”往往更强调后者,但我认为二者并不是对立的,能力的发展正是建立在游戏所能带给孩子的愉悦感的基础上的。

真正属于孩子的游戏有这样一些特征:

自成目的性,即游戏中一切都由孩子自己决定。就如案例中孩子可以自己决定搭什么、搭多大、怎么搭,他们不是因为教师强调要坚持而坚持,也不是为了“提高自身建构水平”而积极投入,他们仅仅为了游戏而游戏。

积极主动性,即游戏中孩子为实现自己的游戏目的而积极主动地与周围环境及同伴发生作用。案例中,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构想选择积木,与同伴商量“这里加个门”“那里连起来”等。尤其是乐乐并没有因为同伴的不理不睬而沮丧,反而主动找了份“钉钉子”的工作,直到游戏结束还在热情地为同伴出谋划策。这种自我实现的满足感让他们自始至终保持积极主动的状态。

开放生成性,即游戏中材料、空间、内容、玩法、同伴关系等都是开放的,游戏也得以生成、变化、持续、充实。就如案例中孩子们并不完全按计划建构,而是即兴增添了建喷泉、搭围墙、钉钉子、造路等内容。孩子们互相交流、讨论,游戏内容不断变化与拓展,每个人都获得了积极的情绪体验。

真实体验性,即虚拟的游戏情境也能带给孩子真切的感受。案例中乐乐沉浸在“钉钉子”的情境中,真切体会到了“建筑工人”的忙碌和快乐。同伴们也受他感染煞有介事地敲敲打打,他们都被这种有趣、真切的体验所吸引,这就是游戏的独特魅力。

当我们这样来解读孩子的游戏时,我们就会发现游戏中每个孩子都在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等方面获得了发展。

建构游戏不仅能让孩子发展围合、连接等建构能力以及获得空间概念、数概念等有益经验,也培养了他们乐观生活、热情工作的态度以及积极探索、不断超越的精神。只有理解孩子的游戏,才有助于我们把握好“介入还是不介入”以及“如何介入”的尺度。

  

罗敏:关注孩子的心理需要

情感体验与建构技能的提升是不相矛盾的。若想两者兼顾,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首先,观察、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乐乐想参与到同伴的建构活动中,但同伴不接纳他,他便想了两种策略:先是提出建议以获得关注,显然这一策略并不奏效。后来,他扮演钉钉子的工人,成功地引起了同伴的关注。案例中教师并未意识到乐乐为什么这样做,因此,当别的孩子模仿乐乐时,教师只觉得这一行为对于建构活动是无意义的,甚至阻碍了建构活动的进行。事实上,教师只有充分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才可能给予适宜的支持。

其次,适时的引导。教师可借助提问等策略引导孩子进行细致的规划和操作。比如:你的幼儿园有几栋楼?每栋楼要建几层?怎么往上垒?怎样才能建得稳?等等。但引导时不可操之过急。教师也可以参与孩子的游戏,以自身行动引导孩子观察、模仿、创新。如:“我也想来搭一座圆形屋顶的楼房,和你们的一起组合成幼儿园好不好?”教师可以边搭建边简单描述自己的操作步骤和方法。如:“我拿这块大的、重的积木放下面,拿这块小的、轻的积木做房顶。”教师的适时引导可以帮助孩子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升,获得更多快乐的体验和自我实现的满足感。

  

徐志敏:重新审视建构游戏

幼儿参与建构游戏一定会有建构作品,因而教师常常会依此来评判当天活动是否“卓有成效”。如果教师关注的是作品,那么对于案例中的结果显然是不满意的。

我们不禁要思考:在评价幼儿的建构游戏时,教师应更多关注作品还是活动中的幼儿?

建构游戏具有游戏的本质特征:它是幼儿自主的而不是教师预设的活动;幼儿享受整个活动过程,而不太在乎结果怎样;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是他们个体经验和能力水平的反映;通过游戏幼儿体验到了快乐、自信等积极的情感。

如果教师眼里有幼儿,就不会认为乐乐的行为是与建构游戏无关的了,因为,乐乐的角色装扮行为正体现了他对现实生活中建构活动的一种认知。

教师应明确,游戏水平的提高是幼儿小步递进、自我发展的结果,因此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是一种潜效应和长效应。教师只有拥有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珍视游戏对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的独特价值,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

  

韩苹:跟踪观察,根据需要进行指导

幼儿在建构游戏中通常会不断调整原计划,有时甚至转移兴趣,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这时,教师应反思:提出的要求是否超越了幼儿的能力?提供的材料是否适宜?前期经验准备是否充分?教师也不要急于介入,可跟踪观察,根据个别需要进行指导。

如,在幼儿搭建遇到困难时,提示:“看一看旁边的小朋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不能找一些材料来解决倾斜、垮塌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幼儿广阔的空间,鼓励、支持他们大胆尝试,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允许幼儿按自己的速度与方式实现自我成长。

韦琴芳:梳理经验,分享经验

建构前,教师可引导幼儿梳理经验,形成方案,如搭建时的布局、建筑物的结构、积木的选择、用到的建构技能、合作人员的组成等。当然,方案不可能一步到位,况且过于周全、精细的方案也可能会破坏幼儿游戏的兴致。

游戏结束后,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游戏表现,组织幼儿通过讨论发现问题、分享经验。比如,请睿睿和晨晨介绍怎样搭建高楼;用游泳池、围墙等实景照片与幼儿搭建的作品进行比较,讨论还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地方,下次继续搭建时想搭建什么、怎么搭建、需要增添哪些材料等。

  

洪燕娟:引导幼儿逐步完善作品

“建幼儿园”算是一项比较大型的建构活动,教师应事先合理安排,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游戏时间。不要奢望幼儿通过几次短时间的游戏就能构建出体现他们建构水平的作品,应引导幼儿在不断的探索、操作中逐步完善作品。

配图/网络

⊙文章版权归《幼儿教育·教育教学》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后台输入“授权”。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