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讲道理,是不是切实际的期待,如何把期待变成现实?

作者:祝你好孕 08-02阅读:4062次

教养孩子不容易,要用心关爱也要勇于管教。教孩子不只是称赞孩子好棒棒或是处罚坏行为而已,还有许多值得注意和引导的步骤,才能让管教直达孩子心底。

谈到有效的管教,父母脑海里浮现的可能是:「到底用什么方法可以立即让孩子听我的话,让孩子乖乖去做。」当孩子能够立即顺从,似乎就是管教成功。事实上,管教并非一蹴可几,而是一个长期的、帮助孩子可以信任父母的历程,因为信任,所以孩子对于父母给予的建议,愿意顺服。

小孩之所以愿意听从父母的建议,有2个理由:

一是亲子互动的过程中,建立出对父母的信任感。他知道父母给他的建议确实是经过考量,而且是他目前经验所不能及。

二是当孩子愿意顺服父母的意见,当中带着理解,他知道父母为什么要他这么做,而且他有责任也应该这么做。

在这2个前提下,有效的管教是一个必须长期努力才能达到的结果。透过一定程度的行为奖惩,也许暂时可以让孩子立即听从,却不见得能够内化成为长期的管教成效。要达成管教的长期效益,除了奖惩以外,父母还要朝2个方向努力:认知上给予规则的教导、情感上给予体验。

只有认知的规则教导,没有情感经验的涉入,道理都懂,但行为上做不到,因为认知和行为之间存在落差。就像父母这一代的公民与道德学了一大堆,即使考了100分,也不代表不会说谎、不会犯罪。所以认知教导和情感体验都要做才算完整的管教。

面对孩子的行为,现代父母经常出现2个极端,一是过度自由派,另一种是过度要求派。

过度自由派的家长认为孩子的任何行为都很可爱,即使他乱发脾气,或抢了别人的玩具。这类父母认为,这些行为是孩子发展上的必然现象,理应尊重,让其自主发展。但是,年幼的孩子在生活中需要一定程度的纪律教导及社会化的引导。过度放任并不代表尊重小孩,而是父母没有在孩子社会化过程中,扮演该有的引导及约束角色。

而过度要求派的家长则希望,孩子的行为能照他所期望的方式表现,例如要有礼貌、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等,甚至容易泛道德化,认为孩子理所当然该具备好品格,所以在行为上有许多的约束。这类家长认为自己的期待很合理,希望自己讲了一番大道理给孩子听之后,孩子就能出现正向的行为。

讲道理前,先学会规则

殊不知「讲道理」本身就是管教上的迷思,尤其是愈年幼的孩子,父母希望讲完道理,孩子就能明白为什么要守规矩的道理,进而做到,这是不切实际也不合理的期待,隐含着对幼儿发展过程、对规则的理解、对行为教导上的许多误解。

父母需要厘清一个观念,在0 ~ 6岁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扮演照顾者、玩伴,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是,孩子社会化过程中关键的引导者与教导者。每个社会对何谓恰当的行为有一定的期待,父母必须帮助孩子在满足自己需求的过程中,又能够符合社会的期待,这是孩子必须透过刻意的学习而来。

年幼的孩子经验不足,出现了成人觉得不该发生的行为时,很多时候是因为小孩根本不知道这是不应该做的事,所以规则的学习很重要。如果没有教导,当孩子出现不当行为就处罚他,则是所谓「不教而杀谓之虐」。孩子不是故意违反规则,而是因为他不知道这件事不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