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了幼儿园,才知道和老师搞好“关系”有多重要

作者:十分爸妈 09-14阅读:3796次

▼/01

孩子上幼儿园,自然少不了和老师打交道,很多家长都希望老师能够多关注自己的孩子,可是一个班里那么多的孩子,老师精力有限,如果家长们都这样拜托老师,会不会管不过来,不说的话,可能根本就照看不到自己的孩子了........这样的矛盾和纠结相信每个家长都有过。

相比那些主动的家长,有一些家长是“被动”行动的。这些家长对老师“无所求”,但是,当周围的家长纷纷给老师发信息、打电话的时候,这些家长就坐不住了。

“并不是想让老师多照顾孩子,而是希望老师对待孩子能够平等。”出于孩子被忽视的担心和不安,使得一些家长即使觉得无所谓,也要拜托一下老师,不能少了“存在感”。

可实际上呢,老师面对家长们的狂轰滥炸,内心是这样的:众口难调,应接不暇;面对家长的种种“托付”,老师的压力也不小,况且有的时候其很多“托付”,更是让老师们觉得“心累”。

  • 破坏班级纪律

“关心则乱”,对于孩子的爱和维护,使得很多家长提的要求相悖于班级的管理机制,(比如有的孩子不好好排队,经常大家排好队的时候跑到小角落去,家长早已和老师打好招呼,对孩子多担待点,孩子小,老师就很耐心的去角落教导这个小朋友,引导他过来排队,而原本排好的队伍由于没有老师领头,瞬间打乱,老师不得不再次让小朋友排队)老师原本管得好端端的一个班,被家长的要求搞得“牵一发而动全身”。

  • 各种要求左右为难

家长的各种要求,除了会打破班级管理纪律之外,一些“与众不同”的要求,(如午睡必须要有人陪着)也给老师们的工作造成了困惑,让老师们左右为难。

  • 个人生活时间被挤占

“一天接好几个电话,一个电话十多分钟,一两个小时说过去就过去了,什么都不能干。”

家长的电话或者信息一个接一个,小本本上记满了家长的各种要求,实在解决不了的,还得耐心解释,安慰家长。

结果,原本想备的课没有备成,想收拾的房间没有收拾成,想陪陪家人也没有时间……个人生活空间的挤占,使得老师原本下班休息的时间却要用来应付和解决家长的问题,十分辛苦。

▼/02

在面对家长的各种“拜托”时,其实老师是有压力的,不过每个家长也是为了孩子更好的在幼儿园学习,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初衷都是一致的,都是为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那有没有另一种方式让家长既能“托付”,老师又能安心教学和工作呢?

答案是有的,那就是在准备拜托老师某件事的时候,不妨“三思而后行”,

思考一下自己的要求会不会给老师造成班级管理的困扰;自己的要求会不会打扰老师工作之外的生活;自己的要求是不是非老师做不可。思考之后,如果你觉得要求合情合理,再拜托老师,老师一定会及时处理孩子的问题。

家长和老师沟通的过程中,这些4件事情是一定要注意的:

  • 遵守幼儿园的规则规定

很多幼儿园会规定不准孩子私自带食物入园,不管家长是否赞同,最好都要遵守学校的规定。

如果家长不把规定放在心上,默许甚至鼓励孩子违反规定,这会让学校和老师非常为难,因为家长只需要面对自己的孩子,而学校和老师则需要面对更多学生,很多看起来似乎不合理的制度,恰恰就是为了保护大部分孩子。这不仅会给老师的工作带来困难,孩子也学不会基本的规则意识。

  • 参加家长会、多和老师沟通

孩子教育的第一负责人是家长,最了解孩子的也是家长,因此老师都是希望能和家长建立联系的,及时掌握孩子的情况,及时调整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所以,不管工作再忙,也一定要抽时间参加家长会、定期和老师沟通。否则不确定你孩子出现问题后自己的处理方式你是否能接受,更不会知道孩子在学校出现的一些问题是否与家庭问题有关。

孩子最终教育成什么样,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决定的。

  • 遇到孩子在幼儿园受到伤害时要冷静处理

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一旦在学校受了委屈,很多家长就会一时冲动、愤怒甚至动粗,但是在去学校兴师动众地“讨说法”前,一定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

若是自己孩子错了,带着孩子主动道歉;若是别人的孩子的错了,可以去和老师和学校反映情况,同时和对方家长沟通处理,大家一起相互协调、处理;

  • 不要用社会和整个教育的弊病来评判老师

有些家长对孩子教育非常重视,一旦社会上出现一些极端教育问题事件,就认为整个教育行业出了问题,变身键盘侠,对自己孩子的老师大加指责。

哪怕教育体系确实有一些问题,但也不能因此就否定所有的老师,这会让绝大部分怀揣教育理想、兢兢业业的老师元气大伤。

要知道,老师和家长是同一条线上的战友,是合作的关系。

▼/03

所以和老师成为盟友才是健康和谐的家校关系模式。

  • 教会孩子基本生活技能

与其整日担心幼儿园老师照顾不好我们的宝宝,不如提前为孩子上幼儿园做准备,教给孩子在幼儿园独立生活的必备技能,帮助他自己快速适应幼儿园生活。

幼儿园必备「生存技能」有:

1. 学会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

2. 掌握吃饭、上厕所、穿脱鞋袜等基本生活技能;

3. 提前调整作息时间,与幼儿园作息保持一致;

4. 准备生活必需品,并让孩子知道它们的名字和用途;

5. 提前带孩子到幼儿园参观,认识其他小朋友,让孩子熟悉以后的生活环境。

  • 承担你需要做的部分

如果你要征求老师作出改变或调节,要确保你能在家庭里支持这些改变。比如,孩子的规则意识不强,不会排队,不会上厕所,那么在家也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让孩子早日成长起来,倘若孩子在家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那在幼儿园要求老师也这样做是很困难的。

  • 多和老师聊天沟通

通过一些非正式的聊天来建立和老师的关系。如果你每次见孩子老师都在抱怨或不停地批评老师,没有照顾好孩子,老师也会躲着你或对你有所防备。请别忘了,你与老师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帮助你的孩子取得成功。

平时也可以多和老师联系、保持畅通交流与信息沟通,让双方都能了解学生在校与在家里的情况。

  • 尊重和认可老师

中华传统美德就是尊师重道,老师就是个值得尊敬的职位。(尽管个别恶劣行为的老师也是存在,但不能一竿子打死)在优秀的老师身上,孩子每天都在获取知识、获取正能量、开阔眼界、慢慢养成良好的生活 / 作息习惯。

最忌讳的想法就是,我花了钱在这儿上幼儿园,老师就该对自己的孩子格外照顾,各种好的福利就该是自家孩子的,以此对老师横挑鼻子竖挑眼。

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孩子与老师的关系会变尴尬,与同学的关系也会变尴尬。

对于一个老师来说,发自内心的尊重与认可,比阿谀奉承或是礼物贿赂更能让他们感到欣慰。

家长的一个肯定支持的眼神,一句真诚的辛苦你了老师。所有的疲惫和委屈,便会一散而尽。尊重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礼仪,你的认可,是老师最大的动力。

▼/04

最后,关于特殊照顾的问题,也要客观看待,孩子年轻或年幼,人生经验不足能力也有限,有长辈在一旁引导和指教自然是好事,这可以让孩子更好的成长,但有些“特殊照顾”恰恰相反,眼前有些小利长远却是大害。

对于孩子,特殊照顾只会阻碍他的成长,因为“特殊”往往意味着违反了相关规定、损害了他人利益;破坏规定让孩子失去了规则意识,以后他不再诚信,只想着投机取巧,损人利己让孩子变得自私自利,不顾他人感受,这会让他失去很多机会。

我们应该去培养孩子的能力和品质,让他有能力有信心去面对困难和挫折,而不需要“特殊照顾”,这才是孩子幸福人生的保障。

.END.

————

——————

十分爸妈:(微信号-shifenbama)微看宝宝旗下品牌,一个3-6岁幼儿家长最信赖的新媒体资讯平台,每天与你分享有趣,有料,有用的育儿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