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先叫爸爸还是先叫妈妈,这事背后有这么多讲究

作者:互联网 04-06阅读:2808次

孩子先叫爸爸还是先叫妈妈,这事背后有这么多讲究

当几个月的婴儿发出“mama”“baba”声,“宝宝会叫妈妈啦!”“宝宝会叫爸爸了!”,为人父母的兴奋喜悦足以冲淡所有的辛劳。这不,段子手父母们早就在我的悟空问答评论区炸开了锅,对孩子先叫爸爸还是先叫爸爸,这是我见过的最趣味的段子,先为大家呈上:

说法1我儿子就是先叫爸爸,结果把我累惨,三更半夜,儿子醒了喝水,泡奶粉都是我,老婆说,儿子叫你,没叫我,我不管,下次生女儿一定要她先叫妈,不然吃亏了,大冬天的冷啊????

说法2我儿子开口第一句也是叫爸爸,然并卵?泡奶洗澡换尿布还不是都是我一个人弄,叫爸爸有屁用,爸爸啥都不管,果然是“父爱如山”,像山一样不动。

说法3我们这讲的是先叫爸爸二胎生就是男孩先叫妈妈的生女孩,我是蛮准的,儿子先叫的我,二胎确实是男孩,

说法4宝宝不到一岁成天喊爸爸,拿手机就放在耳边给爸爸打电话,现在一周四个月,天天喊妈妈 见谁都是妈妈,见小朋友比他大的小的男的女的都喊姐姐,什么时候能教会说话

说法5我儿子先学会叫姨,然后叫爷爷。最近学会叫爸爸妈妈,天天嘟囔叫爸爸,饿了要吃奶就叫妈妈。这么小的孩子就在秀智商吗?

说法6我教女儿先喊爸爸,给她爸爸高兴的,天天忙这忙那,我可以休息,过了一段,她爸爸就开始教她喊妈妈,现在女儿一起床就喊妈妈妈妈,然后亲亲,她爸就说后悔教她啦

说法N:……

孩子先叫爸爸还是先叫妈妈,这事背后有这么多讲究

孩子晚上叫爸爸,爸爸起来服务吧

孩子先叫爸爸还是先叫妈妈,真相是什么?

看了这么多段子,孩子先叫爸爸还是先叫妈妈,真相是什么?归根结底,这属于儿童随着大脑成熟而发育出的语言能力。

而语言是什么呢?是语音、语义、句法和语用等因素的综合,简单说就是发出声音并理解意义以及在语法和语境的规范下正确使用,才是完整的语言。

儿童的语言能力一直是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美国发展心理学家David R.Shaffer和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学会成员Katherine Kipp指出,婴儿在2个月大的时候,会发出“a”“o”的声音,在4-6个月大的时候,会发出“mama”“papa”的咿呀声。后面这两个音是不是听起来很像“妈妈”“爸爸”。而且,世界各地6个月大的婴儿,不分种族、语系和文化,表现相似。全世界指代爸爸妈妈的词语发音也有着惊人的相似。比如“papa”是俄语和西班牙语里“爸爸”的发音。遗憾地是这时候的孩子并不是在有意识地称呼爸爸或妈妈,而是像玩自己的手指一样在进行一项发出声音的游戏,因为婴儿并不知道“mama”这个语音背后的指代意义。但值得欣喜的是,不管先叫爸爸还是先交妈妈,都值得欣喜,这说明孩子的语言能力在正常发展。

孩子先叫爸爸还是先叫妈妈,这事背后有这么多讲究

妈妈的喜悦

孩子什么时候才会真正会喊出爸爸妈妈呢?

当孩子有意识地喊爸爸妈妈,也就是理解了“baba”“mama”这个语音所代表的含义时,这需要以大脑慢慢发展作为支撑。一般而言,婴儿在差不多12个月大的时候讲出第一批有意义的单词,而不只是发音。他们最先讲出的,是与自己的日常生活相关的各个部分:爸爸妈妈、玩具、衣服等。这时候的孩子,是理解词语语音背后的意义的,比如“妈妈”就是面前正在照顾自己的这个人,“熊”就是自己的玩具熊。这时候,为人父母的可以正式地得意一把了——你的宝贝真的意识到并且能够说出你的身份了。这时候,由谁为孩子服务就有了依据——孩子在叫谁呢?

孩子先叫爸爸还是先叫妈妈,这事背后有这么多讲究

语言无意识期间,可能对谁都发出相同的语音

怎么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

在现实中,我们看到有的父母为孩子的第一声爸妈而欣喜若狂,也有父母为孩子不张口说话而烦恼。有的老年人甚至会在孩子一出生就根据孩子的舌尖是尖还是圆而判断这孩子说话的早晚,由此得出孩子舌尖形状尖是嘴巧,形状圆是嘴拙。

事实又是什么呢?

首先,人类的语言能力建立在一定的生理条件上。比如满足人类说话需求的口腔、咽部和发声器官以及大脑中的核心部位。大脑中掌管语言的部位在左半球的额叶附近的布洛卡区,这个区域受到损伤,会影响语言的产生,但不影响理解。而掌管语言的威尔尼克区受到损伤的人,说话很流利,但很难理解言语。

孩子先叫爸爸还是先叫妈妈,这事背后有这么多讲究

实际生活中,有的孩子一岁多整天说个不停,有的孩子总是不愿意张口说话,即便看护者表达的意思都明白。甚至有的孩子三岁了还不说话,于是家长担心是语言能力有缺陷,带去医院做各种检查。现代发展心理学更倾向于认为孩子的语言能力是在上述生理条件上通过模仿和强化获得的,也就是说周围需要由可供模仿也语言范本和儿童运用语言的机会。发展心理学家指出:如果父母经常通过问问题、提要求等方式鼓励儿童说话,那么与父母没有这样做的同龄儿童相比,受鼓励的儿童在早期语言上的进步会更大。

在婴儿期,虽然我们对孩子说话时,孩子只是用微笑回应,这实际上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学习语言的氛围。

稍微大一些时候,当孩子说出某些词,家长也可以根据这些简单的词语跟孩子延伸更多的对话,来扩充孩子的词汇量,提供更多可模仿的词汇样本。

如果孩子只是有做手势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张开双臂求抱抱,这时候家长切忌没有任何语言交流的情况下马上满足孩子,而应该温和地跟孩子证实“宝贝要抱抱是吗?”而不至于剥夺孩子语言表达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