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不重要,甚至,学校本身都不重要,这是真的吗?

作者:童书妈妈三川玲 05-23阅读:4633次

嘘,告诉你一个秘密,学校里的任何教育,你都可以通过自我学习得到!

看到这样惊世骇俗的题目,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一篇哗众取宠的、不切实际的、没有现实意义的文章。

心里就会说,就算你说的是未来必定的趋势,也有自己的道理。但是,我们现在孩子的教育,还不得抢夺优秀的教育资源,所以,有个屁用!

那么,我现在就可以说,不仅有用,而且还迫在眉睫的有用!如果你能够明了这个道理,从今天开始,就可以改观你的孩子的教育!

有这么玄乎吗?不着急,既然对孩子的教育有用,不妨耐下心来,用几十分钟来思考下——大不了就当看了篇八卦呗!

学校的两次变形记

名校不重要,甚至,学校本身都不重要,这是真的吗?

巴黎大学前身是巴黎近郊的诺丹主教学校。12世纪初,法国著名的哲学家阿伯拉尔多次来此讲学。他不仅思想新

我们要探讨名校,或者说学校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就要先了解一下“学校”这个东西是从哪里来的(是的,我在这里用“东西”来称呼学校。不过,您别生气,我不是不尊重学校,而是故意降低下它的神圣感)。

我们知道了学校是从哪里来的,也就知道了学校是怎样长成现在的这个样子,以及,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首先,我们要承认,学校不是开天辟地之后就有的,是吧?很多人因为不想费脑子,所以,就直接把现在已经有的东西,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也因为同样的原因,认为这些东西,未来也都不会发生改变。

但实际上,人类社会的每一个东西,文明,文化,制度,经济,社会,教育,科学……任何的一个方面,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变化。可以说,我们就是在变化中生存的。

那么,如果我们不去了解这些变化,就不知道未来的方向(有的时候,这个未来,就是三五年而已),就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就会变成时代巨轮下的牺牲品,就是失败者。

其实,学校在人类的历史上,有两次重大的转折。

最早的学习,都是跟人学。无论是西方的苏格拉底,还是东方的孔子,都是如此。之后漫长的十几个世纪里,国王学校、教会学校、骑士学校、城市学校,不过是从跟随一个人学,过度到跟几个人学而已。

学校的第一个转折,出现在17世纪。那个时期,学校从“跟人学”的教育,变成了“跟所有人学”的教育。

现代教育的奠基人,夸美纽斯梳理了教育的思想和体系,也就是说,从那一刻开始,教育可以复制、创新,成为了一门科学。

那么,学校应该是干嘛的呢?它应该是让“所有的人学会世界上所有东西”的地方。怎么保证呢?就是使用规范的各个学科的教材,采用“简明迅速的教学方法”,把教师的个体缺点所造成的失败降低到最低限度。

也就是说,名师不重要,教材和教授的方法,才是重要的。

学校的第二个节点,是20世纪。科技革命到来了,信息时代到来了。个人电脑的产生,互联网的诞生,让教育来到了第二个节点。

在整个20世纪,传统的学校受到广泛的批评。学校(尤其是威权体制教育的学校)被指责对孩子的学习有更多的抑制作用而不是激励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它过度强调了“教”,忽视了“学”,使孩子对学习产生恐惧。

于是,一些结合科学技术的新型学校,如可汗学院、AltSchool等等开始出现了。这些学校尽可能使用在线教育、数据分析等等的方式,让所有的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己学习的方法,寻找到自己的价值。

也就是说,教材和教授的方法,也不重要了,每个孩子自己的学习,才是重要的。

我们的孩子,要跟上这一拨儿吗?

这一拨儿,和之前的学校的演变,其实都是一拨儿。

啥意思呢?你仔细看看创新学校的教育理念,如AltSchool的:“以学生为中心”,运用高科技,按照每个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提供量身定制的课程。

妈蛋的,这不就是几千年前,所有的教育学家都提倡的吗?

1500年前的奥古斯丁就说:

“任何人都不配教师的称号”,教师只是唤醒学生内在动力的“唤醒者”而已。

每一个学生,在个人能力、兴趣、以及成长环境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师一定要认识到一个千真万确的事实:学生是学习的参与者,而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优先地位,学习的中心,不是老师,而是学生!

所有说呢,正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才使几千年来的教育思想,有了实现的可能。

我们不是说要不要去改变,而是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

给你的孩子择校,无论该学校是公立的、私立的、国际的,只要是能够围绕真正的教育宗旨,“学习以孩子为中心”的,那么就可以选。如果这些学校,连这个意识都没有,那么,我想说,上哪个学校,其实真正的差别都不大,随便挑一个就可以了。

可是,我们中国不是还没有AltSchool这样的创新学校吗?而我们的孩子总要去上学吧,怎么能够迎上这个教育变革的浪潮呢?

这就是我要讨论的另一个话题:

学什么,比在哪里学,更重要!

名校不重要,甚至,学校本身都不重要,这是真的吗?

哈佛大学于1636年由当地的殖民地立法机关立案成立,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其因历史、学术影响力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知识的获取,能力的获得,都不必然从哪个学校才能获得。

也就是说,我们不可否认,现在的名校,由于教育选拔机制的原因,聚集了优秀的学生,导致成材率很高。但是,其价值已经不是因为学校,老师,而是因为学生了!

这些学生,如果具备了很强的学习能力,上不上这些名校,都可以成才——在之前的时代里,是很难的,但是在信息时代里,将会越来越容易。同样的,如果仅仅是适应了现有的选拔机制,而自己不努力求索,就算是名校毕业,也会迅速被社会所淘汰。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学校的最核心的价值是什么:名师,传统,同学。

知识,已经不能够被垄断了。任何一个学校,都可以用一样的教材。所以呢,学校的价值,肯定不在于采用了什么样的教科书。私立学校、国际学校,会采用不同的教科书,但在信息时代,获得这些课本,或者说,这些课本承载的知识,简直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那么,就是老师了。具体地说,就是名师。无论在中小学,还是大学里,名师都是被追捧的。我们先说中小学,其实是不能够挑选老师的。那么,家长期许的,就是整体老师的素质了。

如果老师的角色这么重要,那么,孩子的学习就算暂时取得了好的成绩,也不是真的,也不能够长久。为什么这么说呢?正是因为没有实行“学习是以孩子为中心的”,才导致了老师的重要性。而老师会换,老师也会不喜欢某些孩子,那么,孩子的学习,岂不是太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了?

就算是大学,名师也没那么重要,今天就不在这里展开了。

我们再来看传统。很多名校,具有很好的传统,形成了很好的管理制度,以及教育孩子的方式。那么,值不值得追随呢?

我倒觉得,现在的绝大多数名校,或者说所有的名校吧,都是以出“好成绩”为首要标准的。就是说,学校给自己最和核心的定位,仍然是“传授知识及技能的重要场所”。所以呢,孩子在自己的学习能力、品格素养等方面的提升,关键还是靠自己。

比如咱们说某个名校,以“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为学校的传统。那么,这个学校的学生,究竟有多少个真正能够理解并身体力行这样的传统呢?

如果仅仅是因为成绩好,就考入了这所名校,然后毕业后也压根就做一个世俗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他还能称为这所学校的学生吗?再一则,有一些人根本没有考入这所学校,但有着独立思想,并做出实际努力的人,是不是更像是这所学校的学生呢?

所以说,传统一说,并非是被名校所垄断的。只要是好的思想,谁都可以自己践行。

最后一个很重要,就是同学了。

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入到名校,就是为了孩子能够受到好孩子的影响,好好学习。同时,也从小有一个良好的社交圈子,更利于孩子以后的发展。

同伴影响的确很重要,但是,我想说两个事实。

其一,不真实的学校,不利于孩子成长。很多名校挑家长挑孩子,挑的厉害。挑到什么程度?报名四千人,只招收200人。校长在家长大会上公开宣布,“我们就是精英学校,只招收精英家庭的孩子!”

人家是私立学校,想招收什么样的学生,是他们的自由。但是,都是精英家庭的孩子,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极度统一,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并非是好事。

这么说吧,孩子毕竟要毕业,走入社会工作,他的同事,他的客户,他的合作伙伴,他的消费者……不可能都是他同一个成长环境中的,那么,如果他不了解真实的社会是如何运转的,他就很难处理这些问题。

我们来看企业家,家境一般的孩子,创立的企业,可以是服务大众的,也可以是服务中产富豪的。但是,富二代出身的孩子,创业的时候,很难创立服务大众的企业,很多都是服务少数群体的。

这不是说哪种企业类型好,而是说如果生活的圈子窄小的话,会少了很多的可能性。

其二,关键还是得看自己。就学习而言,每个孩子的差异性真的很大,并非在这个领域内会得到同学的影响。我们小时候,就有很多“一帮一”的措施,结果呢,几乎所有被帮助的孩子都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

同样的,在品行的影响上,我也有一个观点。就是家庭的价值观很正的话,孩子就算和坏孩子交往,也不会坏到哪里去。而家庭教育缺失的话,孩子会受到任何因素的影响,同学、游戏、漫画……都可以轻易地把孩子变坏。

我上小学的时候,是班干部,学习尖子,三好学生,我父亲觉得我太乖了,就鼓励我和坏孩子玩儿。

我就找了几个学习成绩差,老爱打架的孩子做了朋友。我不仅没有变坏,反而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优秀的品质。说来好笑,成年之后,还来往的,反而是这些当年的坏孩子了。

关于人际关系,就更实际了。我想,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成熟,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就会越来越弱。你现在就会发现,当有一个合作的机会的时候,无论你是老板,还是经理,你都会更理性地选择合作方,而不会选择达不到要求的同学和亲戚。

就连世俗的人际关系,其实也是你自己强大了,人家都会来找你,你自己弱小了,你找谁都没用。所以,我不建议家长在选择学校的时候,考虑这个因素。

这个时刻呢,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名字叫做“买椟还珠”……

——瞎,别讲了!三岁的孩子都知道,不就是买了一盒的珠宝,却还回去了珠宝,结果只拿走了盒子吗?

的确,就是这个故事啊!原来很多家长也都明白这个道理呢!

可是,我们拼劲了孩子、乃至整个家庭的几十年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不关心孩子究竟学到了哪些知识,只收集了一个个的“名校”的盒子,是不是还不如古代的那个我们成为傻瓜的那个家伙呢?

当然了,也有很多家长会说,现在很多企业,还是会看文凭看毕业院校的啊!是的,我承认这是事实。

但是,我也想说另一个事实,就是社会发展的越健康,越是看重实际的能力。而实际的能力,其实也是可以评测的,不是说有了名校的文凭,就可以当做敲门砖了。在后面我会就普华永道为此开设了自己的学院,来专门说明这个问题。

所以呢,我们不要太短视地按照现在的环境来教育我们的孩子。要知道,我们的父辈,还看家庭成分推荐上大学呢,我上小学的时候,孩子还可以名正言顺地接替家长的工作呢。现在呢,你倒是试试看?

所以啊,你说,面对孩子的教育,我们是应该向前看呢,向前看呢,还是向前看呢?

学校、老师、同学,都不重要了,那怎么学习呢?

名校不重要,甚至,学校本身都不重要,这是真的吗?

可汗学院是由孟加拉裔美国人,麻省理工学院及哈佛大学商学院毕业生萨尔曼·可汗在2006年创立的一所非营

好问题!我们先来看几个基础:

第一,知识的获取,已经可以轻易获取了。因为有了互联网,一个孩子想要学的任何知识,都可以轻易地获取,甚至是免费地获取。

第二,个人价值的认可,已经不在于学历了。你去企业找工作,只要你的能力够,学校的因素越来越低。更不用说你自己创业做事情了,谁也不会关心你从哪里毕业的。

第三,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有多种选择。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陪伴孩子的意识更强了,孩子的品格和素养能够得到很好的塑造。社会上,提供培养孩子多种能力培养的选择更是多种多样。

那么,面对这样的行形势,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孩子的学习呢?

当然了,我们的孩子,现在绝大多数都要去学校学习,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我觉得挺好的,没有必要一定要把孩子送到美国的AltSchool,英国的伊顿或者夏山。

这就是孩子真实成长的过程,家长并不需要因为孩子的教育而重新做巨大的转折,而是需要在现实中做补充和调整。

第一,在线教育。

既然学校和老师都不是学习最重要的因素,那么,根据孩子的兴趣,以孩子为中心的学习,就是最重要的了。

说到在线教育,很多人都认为就是在线上各种课程。但我的理解,则是全方面的,主动的,把网络当做学校的学习方式。

那么,我们可以看看,利用网络,可以学习到那些学科呢?几乎是全部!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从文科到理科,从理论到实践,甚至互动,指导,讨论,都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来实现。

那么,是不是就给孩子列出每个学科的网上课程呢?我觉得不是的!那样的话,不是又回到了实际学校的学科学习上去了吗?

这恰恰是可以根据孩子的个性,去真正学习互联网思维的学习。

比如说,有一个阶段,孩子突然对猫感兴趣了。那么,我们就可以引导孩子通过“猫”这个主题,来进行学习。

在互联网上搜索猫的品种,会得到文字、图片、视频的资料,每天收集、整理一些,就可以编辑成一个小小的“猫百科”。

还可以找到关于猫的作品,有世界文学名著《我是猫》,有百老汇歌舞剧《猫》,有几十本关于猫的绘本,有莫莉蓟野的《猫的王国》系列漫画,有英国系列小说《猫武士》……

还可以进行艺术的学习,画出看到的猫,查阅所有名画上所出现过的猫,关于猫的绘画的图书,以及尝试用铅笔、水彩、油画、雕塑等等手法去创作猫。

很多作品,是没有翻译的,就可以让孩子在线进行自己的翻译。还可以引导孩子,直接阅读英文的简单的关于猫的图书。在不知不觉中,来学习语言。

我经常说,我真正的大学学习,就是GOOGLE和维基百科,为此,我还给非盈利的维基百科捐款,作为我的学费。而且,我现在学习任何的知识,也都是通过互联网。

那么,我们的孩子,他们这一代的人,从小就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他们的小学、中学、大学,只要是知识的学习,都可以是在互联网上来完成。

这种主动的、从自己兴趣出发的学习方式,毫无疑问,将会成为构建2000年一代的主要学习途径。

第二,旅行与营地。

我们来设想下,如果未来学校作为知识学习的功能不存在了,那孩子们的共同成长在哪里完成呢?

这是一个思考的方式。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现在的学校,是否提供了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空间。

我想说的是,基本上没有多少。现在学校由于都以学习成绩为唯一标准,很多老师也只能把他所了解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算完成好工作了。但是,教导伦理道德、生活技巧及正确的价值观给学生,学校是不会去做的。

我们的教育体系里面,没有间隔年的设置,大学也没有第一年的公共课,孩子们完成高考就选大学专业,根本没有自己体验和感悟的时间和空间。这种不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不知道伤害了多少孩子的成功之路。

那么,问题就来了。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发现自己,这非常非常重要,谁来提供呢?

就只能是家长了。现在的家长,应该比以往更多地引导孩子逐渐掌握精神的成长。其中,在家里的课外阅读,讨论,是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就是全家一起的旅行。为什么把旅行列的如此重要呢?正是因为旅行可以从真实的世界中学习。这种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

还有一种非常好的形式,就是营地教育。孩子们在一起的生活,会让孩子真正地在彼此的相处中进行学习。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假期的营地生活,绝对抵得上几年学校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第三,社会实践。

我们已经有多久没有从真实的世界中学习知识了?

恐怕已经很久很久了——很久到什么地步?大学毕业之后,竟然被冠以高分低能,不切实际的名号,导致很多人毕业即失业。这难道不是教育之殇吗?

我一直都很困惑,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不教授实际实用的知识和能力呢?学新闻的不会采访,学中文的不会写作,学会计的不会算账,学贸易的不会做生意,学营销的不会推广……

这已经是全球教育所遇到的一大难题了。

我们怎么解决呢?很简单,大学毕业之后不是要去企业工作吗,那就把企业拉到大学的学习中去。更可以走远一步,由企业来办学,直接培养可以用的人才。

比如,普华永道就办了一所You Plus的商学院,就是为了解决这个断裂的问题。他们“持续挑战学员的一件事就是把这种真实生活中的体验融入学员的评价体系中”。这里的学生不会因为成绩而挂科,只会得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发展规划。

其实呢,根本不用到了大学毕业,才去学真实有用的知识,在孩子学习的最初始阶段,一样可以进行真实世界的学习。

在自然界里,一次郊游,甚至就是在家的附近散步,都可以进行植物学、数学、物理、文学、情感、心理的很多知识的学习。同样的,在社会层面,无论是去超市购物,还是去饭店吃饭,都可以容纳金融、贸易、营销、广告、管理、新闻等等的学科。

而且,从真实的世界学习到的知识,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就是学的牢靠,用的直接。

名校不重要,甚至,学校本身都不重要,这是真的吗?

Altschool成立于2013年,其创始人是GOOGLE+的前负责人马克斯·温蒂拉,马克·扎克伯格

好了,关于学校和学习的话题,今天就聊到这里。

总结一下我的观点。

第一,学校,作为学习的主要场所,已经不适应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了。

第二,学校还会在很长时间之内存在,但好的学校肯定要发生巨大的变化。

第三,未来的学校,会是实体学校和在线教育的结合体。在线教育承担知识,实体学校承担成长。

第四,学习以孩子为中心,学校讲不再是用考试成绩来淘汰学生的机构。

第五,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价值,是未来教育的真正目标。

第六,如果学校不为孩子真正地成长负责,家长一定要知道给孩子真正的教育。

第七,与其追逐名校、名师,不如增强自我学习的途径和能力,以此来应对未来。

-END-

名校不重要,甚至,学校本身都不重要,这是真的吗?

白滔滔 前媒体人,曾经供职于《新周刊》、《南方都市报》,著及编著有《我手机》《十三亿》,新媒体“童书出版妈妈”联合创始人。他是九岁女孩小丸子的爸爸。

名校不重要,甚至,学校本身都不重要,这是真的吗?

通 往 幸 福 的 家 庭 教 育

微信 madge1110

QQ 63330426

MAIL [email protected]

分享 | 好书 | 好观念 | 好夏令营 | 好亲子行

好设计 | 好玩具 | 好文创 | 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