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不起的孩子, 又怎能赢?

作者:早教心理 05-25阅读:4895次

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候,通常希望家长能给孩子多一些鼓励,可是当孩子一直听着“你真棒”这样的话成长,是否发现,孩子只能听赞美肯定的声音,却已经无法接受批评和指正了。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否也应加强孩子面对挫折的能力呢?未来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如果孩子从小就输不起,那将来又怎么能赢?

研究显示,越是没有经历过挫折的孩子,长大后应变能力越低。特别是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这个过程,对于孩子来讲是个重大的变化。竞争时常都有,能分出“高下”的场合也很多,很多从小被捧大的孩子往往因不适应而厌恶上学。所以,入学前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能正视输赢非常有必要。

输不起的负面影响:

1. 不利于人际交往

有的孩子在游戏时,如果失败或是输了,就会抵赖、哭闹、撒泼。情绪难自制,这样的性格脾气,不利于人际交往,毕竟谁都不愿意跟一个爱耍赖的孩子成为朋友。

2. 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很多孩子之所以不想输,往往是迫于父母过多的期望和压力。这样的孩子每次失败后,都会陷入深深的自责中,时间一长必定会出现心理问题。特别在高中阶段,问题尤为突出,很多高中生甚至不堪压力选择轻生。

3. 人品会受到不良影响

如果太过于看重输赢,孩子的价值观就会出现扭曲,往往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会为了赢而不择手段。

如何让孩子正视输赢:

1.把选择留给孩子

家长不要把自己想当然的想法强加在孩子头上,而要给孩子更多选择,让TA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真正从内心去激发TA的抗挫能力,使之从自己选择所致的挫折中成长。

2.家长以身作则

孩子最初关于“输”“赢”的观念,几乎都来自于家长。有的家长喜欢跟别人家孩子作对比,这给孩子的心理暗示就是:“只有比别人强,压制住别人,自己才能获得父母的赞扬和同学的崇拜。” 或者有的家长滥用“赏识”教育,只要孩子表现稍好,就竖起大拇指:“儿子真棒!太聪明了!”结果,一味的夸赞让孩子沉浸于“我最棒”的思想中,无法接受失败带来的心理反差。生活中孩子最好的榜样是父母,因此父母在夸奖孩子时要把握分寸,注意自己行为的同时,在面对困难时的处事态度,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3.培养孩子自立

挫折教育不是简单的创造困境让孩子去经历,而是当孩子面临困难的时候,父母不要急于去为TA排除一切障碍。父母应确立与孩子的“顾问”与“询问者”关系。父母向孩子提供建议和咨询,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这样会有助于培养孩子战胜挫折的能力,以及对自已行为负责的精神。

4.磨练孩子意志

父母要精心设计一些磨练孩子意志的活动,让孩子适当吃苦,培养其承受挫折的能力。比如,让孩子参加夏令营或登山活动等。

5.帮助孩子总结失败原因

当孩子遇到失败的时候,家长不能只告诉孩子“输就输吧,没关系”,而应该帮助TA分析失败原因,让TA找到自己的不足,从失败中收获经验和教训。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问题,我们要鼓励孩子有坚定的信念,正确引导孩子在孩子经历精神和心理上的问题时,我们也应该提供温暖的支持,让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正视困难,敢于面对,只有输的起的孩子,才能赢得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