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 让他用自己的方式成长

作者:智慧家长 05-25阅读:3367次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然而有多少家长和孩子是这样做的呢?

当孩子把饭菜弄的到处都是,洗碗不小心打碎了碗,衣服系错了扣子,早上起床收拾被子磨磨蹭蹭......有多少家长能够忍住不动手的冲动?又有多少家长坚持让孩子把这些做完呢?

1

做孩子的引路者,不做孩子的长工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掌心的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作为父母,我们付出200%的精力,无时无刻不在呵护着孩子的成长。

从孩子出生起,我们看着孩子学会翻身、爬行、坐立、走路、奔跑,内心的激动之情无法形容……

孩子上学了,我们又对孩子的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为孩子的课余时间安排众多的学习项目,音乐、绘画、舞蹈、外语……

有很多时候,父母就像是一个“长工”,永远有干不完的活儿,解决不完的事儿。

白天为孩子洗衣、做饭、整理书包、收拾房间、做家务......晚上为孩子端茶倒水、做夜宵;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孩子能够专心读书,将来能够有出息,考上一所好大学。

殊不知,父母这种越俎代庖的教育,会使孩子在生活上产生依赖性,在学习上产生被动,消极的情绪。这些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一旦离开父母、离开家,很容易被社会所淘汰,要知道生活在“温室中的孩子”是长不大的。

所以,我们要做孩子的引路者,不做孩子的长工。

2

不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

我们总是希望保护孩子周全,却不知不觉进入了过度保护的范围:目不转睛地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迫不及待介入孩子的一切行为。当孩子一有召唤立即给予帮助,递食物、穿衣服、挪障碍、交朋友,甚至不肯给孩子一次弯腰的机会。

小时候孩子的好奇心、探索行为被我们当做调皮捣蛋,一再加以矫正,殊不知,我们正在以“为孩子好”的理由剥夺了对他来说非常重要的体验机会。

然而,孩子的成长是无人可以替代的,只有自己不断体验、不断试错才能收获经验。当大人挡在孩子前面时,孩子失去的是自信心、独立性、责任心、创造性等核心能力长成的机会。我们希望孩子成功,却常常忘记一个事实:“家长包办越多,孩子能力会越差”。

一个孩子如果什么事都没做过,只是学习绝不可能成为天才。

3

培养独立性,让孩子学会成长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都应该让孩子自己干。比如,自己穿衣,自己洗脸,自己收拾房间,自己洗衣服,自己搞床上铺下的卫生等等。

这样长久坚持下去,孩子便会从中体验到自己的力量,逐步提高独立能力,增强独立意识。

教孩子克服困难

比如,让孩子自己收拾房间、洗衣服、做饭,可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面对困难,可能有的孩子就直接不干了。家长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便开始替孩子做这一起事情。

其实,所谓力所能及,都有一个从困难到不困难的过程。所以,当孩子独立做事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要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或在一旁指导,帮助孩子坚持完成任务,千万别替代孩子成长。

给孩子自由与发展空间

在家庭教育上,家长往往会跑两个极端,对孩子娇宠过度或者管教过严,这都不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发展。

所以,从独立性培养上,我们不要过分期望孩子按大人的意愿去做,而是要为孩子创造各种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给孩子充分的“解放”和“自由”,让孩子的个性自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