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高需求宝宝”,成龙还是成虫,全在家长一念之间

作者:亲子沟通如何说 02-14阅读:1865次

家有“高需求宝宝”,是上天发给我们的一把好牌。

能不能抓住契机把这把牌打赢,就看父母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了。

作者:皎洁的后青春时代

早饭时,妈妈和5岁的星宝商量,晚上单位加班,就请爷爷到幼儿园接到你,然后再送到跆拳道班上课吧。星星连连摇头说:“那就让爸爸接送我嘛!”妈妈说今天爸爸有应酬,不能按时回家。星星又生一计:“那就让丫丫妈妈捎带着接送我吧?”妈妈说,丫丫感冒今天请假啦!星星还是不情愿,一边摇头一边嘟囔说:“我不喜欢爷爷,我不喜欢爷爷嘛!。”

事真多!别家大多不都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接送嘛,没见过这么难伺候的孩子。

常常有这样特别难带的孩子:

一桌子饭菜都找不到他喜欢吃的;

家长陪玩游戏,必须按照他的要求来;

一点不如意就哭;

一家子闲着非要黏忙碌的妈妈不可。

娇气,霸道,敏感,暴脾气,粘人……

一句话,特别难搞。

家有“高需求宝宝”,成龙还是成虫,全在家长一念之间

于是

妈妈被指责“对孩子没规矩”;

奶奶成为当然的背锅侠:都是被你们惯的;

于是爸爸越发冷峻严厉:不这样不行!

甚至爸妈一起发飙:“再这样拧,就不……”

其实,怪不得孩子。这些特质,被亲子理论称为“高需求宝宝”。

高需求宝宝的性格特征是:

好动得根本停不下来;

情感强烈,容易发脾气;

十分敏感,别人还没注意到呢,他这里就哭上了;

对人疏远,把身体接触当成打扰或威胁;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对1300个家庭进行观察,其中就涉及一部分难带的“高需求宝宝”。调查发现,这些“高需求宝宝”在小学一年级后,走向两极分化:一部分变成问题学生,另一部分忽然成为最出色,最优秀的优等生。

同样“事多”,“难带”的孩子,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

家有“高需求宝宝”,成龙还是成虫,全在家长一念之间

主要在于家长的养育方式截然不同,关键是,家长有没有耐心和爱心。

优等生的父母

对孩子的各种“作”接纳包容,认为这是孩子的情感需求,值得用心对待。他们耐心倾听孩,尽量满足,实在解决不了,也要给予客观耐心地解释,或者承诺。

父母的接纳,尊重,给孩子强烈的印象,他知道父母和这个世界非常爱自己,自己是一个好孩子,值得大家喜欢。强烈的安全感和高度自信,让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热情和探索精神,张开一切触角,去观察,体验,学习,成为这个美丽世界的小主人。

熊孩子家长

他们不懂得儿童心理,用成人眼光看待孩子的行为,满眼嫌弃,满口抱怨,甚至用吼叫打骂来武力镇压。表面上,孩子迫于高压变乖了,实际上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心理欲求受到压抑,慢慢变得自卑压抑,甚至逆反。

“你真讨厌”,“你是个坏孩子”,“你不如别的孩子懂事”等标签性语言,成为负面心理暗示,慢慢孩子真的越来越桀骜不驯,越来越不按照规则办,越来越下滑。成为人人讨厌的“熊孩子。”

老话说得好:“皮小子是好的,皮闺女是巧的。”极言孩子越作越容易成才,就看大人如何对待了。

家有“高需求宝宝”,成龙还是成虫,全在家长一念之间

“高需求宝宝”智商高,情感丰富,头脑聪慧,且独具个性,除了遗传因素,也跟家长的细致周到,耐心有爱以及各种有效的良性刺激有关联。这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优良种子啊!

据有关资料显示,20%的孩子属于“高需求宝宝”。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父母养育方式的不断改进,“高需求宝宝”会越来越多,这给我们的养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课题。

家有“高需求宝宝”,家长的正确待开放式应该是怎样的呢?

一是,无条件接纳孩子。对孩子的行为表现,不做政治正确的评价,只当做亲骨肉疼惜。符不符合要求,合不合时宜,欢笑还是耍脾气,都不影响我们对那个孩子的爱和接纳。

二是“看到”孩子。孩子最大的情感需求是被父母“看到”。有时孩子哭闹耍脾气,或者不吃饭不睡觉,不是为了气大人,故意捣蛋,他们只是想让家长“看到”他们的想法或者作品。大人不需要做什么高难度动作,给予及时回应就好。

三是,始终与孩子好好说话。多客观准确,少想当然;多认可肯定,少嫌弃挑剔;多鼓励期许,少讽刺打压。让孩子始终生活在充满希望和爱的环境中。

家有“高需求宝宝”,成龙还是成虫,全在家长一念之间

四是,给孩子空间。游戏或者学习,允许孩子自我规划创意,并及时鼓励。不要过多指点,过严要求,唠唠叨叨。给孩子一个自我空间,去幻想做梦,去创意创造,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们要做的就是满怀爱意静静守候在一片,给与它最真挚的爱与守护,静待花开。

五是,给孩子适当的责任。“高需求宝宝”也是高能力高自尊宝宝。要在欣赏孩子的同时,给与她一定的责任,比如帮妈妈做饭,帮爸爸搞卫生,给弟妹提供帮助。然后给予很高的评价,增强孩子的自尊与责任感。

六是,给孩子建立规则意识。这些孩子都是高能量体,如果不用规则进行约束,有可能成为无所畏惧,闯祸作恶的“熊孩子”。

家有“高需求宝宝”,是上天发给我们的一把好牌。

能不能抓住契机把这把牌打赢,就看父母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了。

作者:教育达人,头条号签约作者

本头条号拥有30余位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背景的专家学者,将与活动号(微信公众号:亲子沟通如何说)一起,致力于推动有品质的亲子沟通,“你问我答”功能已经开启。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