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情绪管理:孩子为什么要惹你生气?学会解读孩子的行为目的

作者:卓越学习力 04-07阅读:1132次

很多时候,孩子说的话、做的事,让我们莫名其妙,甚至觉得不可理喻。不理解孩子的行为目的,就不能有效引导孩子的行为,只能用强制的方式让孩子按我们说的去做。

用强制的方式,即便孩子服从了,也难免让我们觉得心里疙疙瘩瘩“气儿不顺”。更多的时候,孩子会反抗、哭闹,这种“不听话”“对着干”的行为让我们更加恼火。就这样,一个个小得不能再小的事,往往能发展成为一场场“鸡飞狗跳,呜嗷喊叫”的战争。

理解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如果能够理解孩子的行为目的,大部分情况下就不会生气了,而且可以顺势引导孩子的行为。

你能否快速了解自己孩子的目的?

对这个问题,很多家长哂然一笑:我和孩子朝夕相处,我还能不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孩子不说我都知道他在想什么!

可实际上,很多家长在这方面特别容易高估自己。到底你是否能快速理解孩子的意图,可以做个小测验:

一个小女孩,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妈妈带她去一个幼儿园看看。
幼儿园老师陪同她们参观的时候,小女孩看到教室的墙上挂着很多画,她指着一幅画说:“这谁画的?真难看!”
妈妈觉得孩子这样说话不太礼貌,赶紧接过话茬说:“你又不认识这里的人,怎么能这么说话呢?”
参观活动区的时候,小女孩看到一辆玩具车坏了,她又说:“这谁搞坏的?怎么不批评他?”
妈妈觉得孩子今天说话真是莫名其妙地刻薄和挑剔,让自己没面子,于是语气严厉起来:“你管他是谁弄坏的干什么?和你有关系吗?”

想想这段对话中,小女孩为什么要问那两句话?妈妈的回应正确吗?

孩子的情绪管理:孩子为什么要惹你生气?学会解读孩子的行为目的

小女孩问这两句话的意图,看看老师的回答就知道了。

为什么这张画这么难看?

——孩子们可以按照他们的想法,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为什么不批评他?

——这里的玩具都是用来玩的,玩的时候有可能弄坏了,是正常的,没有关系。

孩子在问这些话的时候,她背后的目的是想知道,如果我在这里,画得不好看,会不会有人说我?如果我在这里不小心把玩具弄坏了,会不会被批评?

老师知道孩子的行为目的,所以她回应了孩子的真实想法,孩子就喜欢上这个幼儿园了。

孩子的情绪管理:孩子为什么要惹你生气?学会解读孩子的行为目的

通过这个测试,我们可以知道,孩子任何让你莫名其妙的行为后面,都有一个正常的可以理解的行为目的。

理解孩子的真实意图:行为目的说

儿童发展心理学中指出孩子有三个基本的心理需要:归属感、自主感和胜任感。

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鲁道夫.德雷克斯提出的“行为目的说”指出:

当孩子在尝试用积极的方法,寻求满足心理需要的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会转向不当行为,以期获得立即满足。12岁以下孩子的不当行为,追寻的目的包括四个:吸引注意、争夺权力、寻求报复、避免失败。

这四个行为目的,是逐步升级的关系。

一、吸引注意

关联感,也叫归属感,是12岁以下的孩子,首要的心理需要,他们需要经常得到父母的关注。当他感觉缺少关注时,会采取一些不当行为,来吸引注意。

有一次去一个朋友家,和朋友聊聊天。她家上一年级的孩子,时不时地跑过来。
一会儿说:“妈妈,我的玩具车坏了。”
刚打发走没两分钟,又跑过来:“妈妈,这个故事书里边有几个字我不认识,你帮我读一下吧。”
过几分钟,又过来说:“妈妈,我胳膊有点疼,你帮我揉揉。”
朋友烦了:“让我们说会儿话,别总跑过来烦我。”
孩子被训斥后躲到房间,没一会儿又出来了:“妈妈,我觉得太无聊了,好烦啊!”
孩子的情绪管理:孩子为什么要惹你生气?学会解读孩子的行为目的

当孩子表现好,在房间安静地玩的时候,没有得到妈妈的积极关注,他感觉自己被忽视了。

通过表现好获得积极关注,却没有达成。于是,孩子就开始用各种骚扰行为,来“吸引注意”。

孩子是否在吸引注意,其实比较容易判断。当孩子不断地重复某个行为,让你感觉很烦,提醒他以后,他又换一种方式接着来烦你,就要考虑孩子的行为目的是“吸引注意”了。

对于在吸引注意的孩子,批评、指责都没什么用。意识到孩子的目的,给予积极关注才可以让孩子停止不当行为。

二、争夺权力

当孩子的行为,没有达到“吸引注意”的行为目的时,就会升级到“争取权力”。这时家长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孩子身上,这时孩子的自主感需求开始凸显。

一个妈妈接孩子放学,天气很冷。孩子出来的时候没穿外套,拿在手上。
妈妈看到就说:“你把外套穿上,太冷了”。孩子说:“我不冷”。
妈妈又说:“你看大家都穿着外套!”孩子说:别人穿不穿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又不冷“。
妈妈急了:“让你穿你就穿!”孩子也生气了,扯着衣服袖子,在地上拖拉着往回走。
妈妈气得拍了他一巴掌,孩子扔下衣服,自顾自地走了。

孩子的情绪管理:孩子为什么要惹你生气?学会解读孩子的行为目的

这种情况,孩子的行为目的就是争取权力。孩子可能真的感觉不冷,当然不想穿。可是妈妈非要他穿,孩子感到被控制,自主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开始做一些争夺权力的行为。

当我们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就要考虑孩子的行为目的,是“争夺权力”。

三、寻求报复

当吸引注意、争夺权力都失败的时候,孩子会觉得沮丧,觉得正面抗争是无效的。这是孩子就会采取“自我伤害”的方式,来寻求报复,让父母伤心难过。

有的孩子故意让自己挨饿受冻,或者破坏东西,都是报复的方式。

孩子的情绪管理:孩子为什么要惹你生气?学会解读孩子的行为目的

采用报复的方式,孩子心中还是有所期待的。

四、避免失败

当吸引注意、争夺权力、寻求报复都没有达到目的的时候,孩子就对自己彻底失望,觉得已经完全不可救药。他不做任何可能有帮助的事,也希望让父母也觉得自己不可救药,不报任何希望。没有希望,也就没有失望,避免了被失败的痛苦所折磨。

那些离家出走,或者沉溺在游戏里边,完全不做任何努力的孩子,就是对家庭关系、对自己,已经不报任何希望,到了“习得性无助”的阶段,开始自暴自弃了。

孩子的情绪管理:孩子为什么要惹你生气?学会解读孩子的行为目的

从吸引注意、争取权利、寻求报复,到避免失败,孩子的感觉是越来越沮丧、越来越无助的,到最后是完全没有动力,自暴自弃、极度压抑的状态。

了解孩子的行为目的,才能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不再为孩子的“莫名其妙”而生气,学会从根源上关注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减少孩子的不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