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远行,我们是否懂得放手?

作者:亲子沟通如何说 04-27阅读:4735次

一件轻松平常的事,却道出了为人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的大道理。内容富有操作性,也蕴含了深意。

作者简介:米勒.Li

孩子要远行,我们是否懂得放手?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作为母亲的我和我的家人都在不经意间越俎代庖了。有时候,对孩子的疼爱与紧张让我们很难拿捏何时该进入孩子的区间,何时该退出。今天的一件小事情,让我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得体的退出:

今天跟着孩子的脚步来到小区的少儿户外活动场所。孩子借了小朋友的自行车,骑着骑着,摔了下来,他的周边是他的同班小朋友,对方奶奶围了上去,我也随后向前了几步,远远地看着孩子自己站了起来。我看着他没有哭,表情也是谈定的,于是我安静地一步步后退。观察到孩子没有寻求帮助的意思,自己把车扶起来,笑着又爬上车,继续骑。

适时的加入:

后来,孩子骑车经过我的旁边,看着我,我跟他有了个交流,我笑着跟孩子说:“刚才你从车上摔下来,然后自己扶起车,继续骑车了,你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啦,你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了,真棒。”然后,摸了摸他的头。

关于退出:

根据孩子的需求做到得体退出。如果孩子不需要我们时或如果我们的加入会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那么,我们就该退出。

孩子要远行,我们是否懂得放手?

如前文,从孩子的表情能够看出来,孩子自己可以解决当时的问题,不需要我的出现。如果我向前帮他扶起车子,就剥夺了自我独立的一次体验。而且,孩子也许会感受到我的紧张,他可能会以为他能力不足,随之,也就可能挫伤他对挑战困难的自信。

而且,在同伴面前,孩子也需要留面子。他摔下来,自己爬起来,也是想向同伴显示自己的能力。而成人如果此时出现,也许会让孩子感受到挫败感。所以,在孩子间互动时,如果不出现危险,尽量不要干涉孩子。

如何做到适时的加入:

1、根据孩子的需要,判断是否该加入。读懂孩子,如果孩子当时需要我们,我们就加入,如果孩子不需要,我们就止步。

如前文:如果孩子哭了,并且判断出他当时需要我的安慰,我会毫不犹豫地向前抱着他,给予他共情与支撑。

2、给孩子正向的肯定也是适时地加入

(1)正向的肯定,肯定的是能力而不是行为。如果孩子的行为是值得继续保持,那么,我们可以对该行为做出正向强化,而且可以肯定由此行为传递出来的能力。

孩子要远行,我们是否懂得放手?

如前文,我肯定的是孩子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孩子能准确说出数字时,我会肯定说:你有认出数字的能力了。

(2)正向肯定需要语言、动作和表情的一致。我们给予孩子肯定时,我们语言、动作和表情,传递出来的都应该是让孩子感受良好的,是被鼓励的。如前文,我笑着向孩子说明了我肯定的内容,并且做出确切的肯定,最后,摸了摸他的头。

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一步步与母体分离的独立过程。终有一天,孩子将远行,我想我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为的就是有一天,他独自行走在人生的道路时,有父母从小给他心里注入的温热来温暖他的一生。而作为父母,也是一步步退出的过程。如何知进退,也是考量我们作为父母的成熟与智慧。

作者简介:米勒.Li,管理学学士。多年来致力于学习亲密育儿理论和心理学理论,并一直探索两者的良好结合,尊重孩子的天性,科学有爱的陪伴孩子成长。

品读“亲子沟通如何说”头条号,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一起探讨有品质的亲子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