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宝宝总是会攻击他人, 背后的原因很多家长不知道

作者:育儿头条知识 06-12阅读:3732次

1岁左右的宝宝出现攻击性的行为很正常,但也不能对宝宝这种错误行为置之不理,否则宝宝可能养成打人的坏习惯。

宝宝也和成年人一样,不会无缘无故发脾气,如果宝宝咬了小朋友,肯定有自己的原因。1岁左右的宝宝还不会为自己解释,父母不妨站在宝宝的角度,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宝宝动用武力。

生理发展需求:

1岁左右的宝宝,口腔内牙齿、肌肉都不同程度地发育,很喜欢把东西放到嘴里咬,用以帮助缓解口腔发育带来的不适感。作为感知的一种方式,宝宝也会用咬东西的方式来了解事物。这种情况下要保证宝宝的安全,如果宝宝咬了别人,要给予严肃的批评,但不要惩罚。

确保自己的利益:

1岁左右的宝宝,不能准确地把握空间关系,经常会发现自己被小朋友挤到一个小空间里,出自条件反射,会不自觉地推开挡在前面的宝宝,或是对身边的小朋友采取武力进攻的方式,用以确保自己有充足的活动空间。

有时候宝宝打人是出于一种自卫,可能因为小朋友抢了玩具,或先打了自己,或被小朋友抓了头发。宝宝不能容忍被欺负,会全力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是一种本能。

心情不好:

宝宝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会选择自己的方式发泄不满情绪。比如,在饿了、累了、尿布湿了时心情会很糟糕,这时候最容易出现宝宝之间打闹的情况。另外,宝宝正在学习各项技能的时候,遭遇失败后心情会跟着变坏,打人的行为就很容易出现了。

注:宝宝的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多和宝宝一起游戏,给宝宝快乐、自由、富于想象的空间,使宝宝在轻松玩乐中开发右脑的潜力。(更多育儿小知识,尽在育儿头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