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一下我用过的辅食碗, 越简单的反而越好用

作者:妈咪百科哦 07-11阅读:810次

前两天有宝妈在后台留言我才意识到,关于辅食类的文章我写过勺子、研磨碗、辅食日记、训练吃饭等等,却唯独没有单独写过碗。

以往相关文章传送门▼

白菜价辅食小物分享:辅食喂养的第一步就是选个好勺子!

研磨器才是辅食界的经典老干部!料理机请走好,我们不约~

自食其饭训练第一弹!完美解决摇头晃脑推饭勺的喂饭危机!

自食其饭第二弹!训练宝宝吃饭的家伙什很有讲究的!

最初的辅食应该怎么加?第一次的浅尝辄止也是有技术含量的

辅食添加到第二个月,你可以变着花样的这么做~

添加辅食第三个月,向着固体食物冲刺!

添加辅食第四个月,食物固态化完全实现,捏着自己吃也不再是梦

米粉怎么个加法还不明白的~这一贴看完,相信你就明白点了

美系婴儿零食优劣大盘点!研究下来反而不敢随便买了

言归正传,荣妈用过的碗并不多,但在用的每一款都是有它独特的优点的,当然,也各有各的不足,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碗同时出现。直到现在,这些碗也大多都还在使用中,先上一张目前仍在服役的辅食碗军团照,孩子们日常惯用的的基本就是这些。

事先声明,这篇文章不是种草文,我主要想说的是不同类型的碗有着不同的功能,标上品牌是为了行文阐述时方便,也省的后台老有人问我是什么牌子。各种品牌的辅食碗千千万,荣妈自然不可能都上手用过,当然就谈不上推荐和点评,我只说自己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心得,给大家在挑碗的时候有个参考。每个宝妈都有自己钟爱的品牌,我自己备孕的时候因为人在日本,所以家里用的大多是日系的碗,但并不代表美系、欧系品牌就不好。因此,牌子不是重点,款型才是,不同月龄的孩子可能适合的碗型是不一样的。

1、辅食训练碗

这个康贝(combi)碗因为买的早,没有留下包装图,图左是我从某宝上截的图,图右是我家的实物图,拍的时候我各种角度拍了一通,力图拍出明代永乐甜白釉碗的神韵……但是失败了,美图秀秀了一下大家凑合看吧。

这个碗还有一款是绿色的,容量稍小200ml,日文作“ご飯茶碗”,就是用来吃米饭的碗,我买的是橙色的容量大一些,260ml,日文称为“深皿”,我们就暂且理解为是用来喝汤的碗吧。

康贝的这个碗在我家来说历史就比较悠久了,给大荣备孕的时候我就早早地买了这个碗,大荣人生中的第一个辅食碗就是这一支,伺候大了大荣现在又在伺候依依,至今都是我家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碗。我翻了翻大荣小时候的照片,有这个碗记载的照片已经是1岁多我训练他自己吃饭的时候了,依姐是五个多月加的辅食,她第一个用的辅食碗也是这一支。

图为碗底,上面明确写着它的材质是TPE树脂和聚丙烯(PP),不含双酚A(BPA),安全无毒。耐热程度是140℃,言外之意,它可以沸水消毒的。

注:双酚A,也称BPA,它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威胁着胎儿和儿童的健康,此外癌症和新陈代谢紊乱导致的肥胖也被认为与此有关。欧盟认为含双酚A奶瓶会诱发性早熟,从2011年3月2日起,禁止生产含化学物质双酚A(BPA)的婴儿奶瓶。

双酚A是我们在购买婴儿塑料制品的时候必须要确认的,一般说来正规品牌生产的产品都不应含有双酚A,大家要在包装上还是要看好材质那一栏,最常见的辅食碗的材质是树脂、聚丙烯(PP)、硅胶等,硅胶材质的碗普遍质地软一些。市面上有好些硅胶碗,很软,个人感觉不太适合中国喂饭的国情,因为我们添加辅食初期基本都是吃小米粥面片之类的,碗太软很容易洒。

这个碗虽然是我在日本买的,但却是中国制,不过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岛国的很多东西都是在国外加工,然后在本国销售。虽然它是中国制,但却是实打实地只能在日本本土买到的商品。

日本人崇尚自然,设计比较偏质朴,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地味”,无印良品、优衣库之类的,都是很简约的,因此婴儿用品大多也都比较朴实无华,不像很多欧美的母婴品牌花里胡哨、blingbling的。这个碗看上去平凡无奇,几乎谈不上什么设计风格可言,但用起来就会发现无论是大小、厚度、软硬程度还是质感,都是那种“刚刚好”的舒服。

大荣是个吃货,一整碗恰好就是他的饭量,不多不少。依姐的饭量都用来长心眼儿了,所以直到现在,都只是半碗晃荡,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只吃个碗底。赶上要长牙的时候不好好吃饭,反倒是更喜欢啃碗……不得不说这个碗的手感真的是很高级,用来磨牙估计也是蛮不错的。

这个碗的内壁十分的光滑,虽然是塑料碗,但清洗起来一点都不费事儿,只需要开热水,用擦完布抹一抹就干净了,根本不需要上任何洗涤剂,安全环保又省事儿。

我认为这个简单碗最棒的设计就是这个曲线磨砂手柄,我相信它的弯曲角度一定是经过严格计算过的,不仅可以防滑,而且握起来也是相当的舒服。不单是我自己喂饭的时候特别得劲儿,孩子们自己握起来也是非常顺手。

我们都知道,熊孩子出生后能够完成的第一个手部精细动作就是抓握,这种手柄设计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孩子的抓握能力,一岁以后,我锻炼兄妹俩自己捧着碗喝稀饭的技能都是用的这个碗,因为真的很好握,孩子们一教就会。

再有就是抗击打能力很强,三年间不间断的使用,被老大摔完被老二摔,无论是小时候的哥哥还是现在的妹妹坐在餐椅上吃完没事儿干都喜欢胡乱撇碗引起大家的注意,在兄妹俩的连环去催残下,就只有碗底的边边有磕蹭的痕迹,其他地方都是好好的。

这个碗严格意义上来说算是训练碗,就是训练孩子自己吃饭用的,因此个人觉得适合2岁以下的小宝宝,刚添加辅食的宝妈以及正处于自己吃不进去还硬要自己吃阶段的宝宝不妨考虑这种带手柄的碗。网上有很多大牌的辅食碗的把手是下图这样耳朵式的。

我是随便在天猫上挑的两款大家比较熟知的,图左是法国BEABEA,走的是高冷路线,图右是美国满趣健,走的是华丽花哨路线。首先,这种耳朵式的没有手柄式的握的牢,特别是遇见像依姐这样的暴脾气,不高兴了分分钟把你的碗打掉,手握着的话还好点,但耳朵式是要用手捏着的,那些想要自己夺碗的尖峰时刻,这种耳朵的把手就很可能hold不住熊孩子的小欠手;再者,相较于手柄,耳朵式也不易于孩子自己练习吃饭,捏终归是没有握更容易掌握。

康贝碗是备孕时候买的,为的是以防万一,当时我考虑了很多,比如大荣出生后衔乳不畅需要用勺喂的情况,亦或是有什么头疼脑热需要喂药的情况,当然后来还是只用作了辅食这一款的功能。而下图这个利其尔(Richell)套装是大荣接近一岁的时候我回日本论文答辩时买的,当时正值李大荣学习吃饭的劲头特别高涨,所以想要给他更多的吃饭选择。

这一套下来还是很超值的,有餐盘、餐碗、零食盒、研磨碗、自饮杯、切面条的刀子、各种勺子好几把、切面条的刀子和做饭团的模具等,基本上熊孩子自主进食需要的工具都给你准备好了,印象中才两千多日元(一百多人民币),我自己背回来的除了占地方都挺好的。

因为样数比较杂的缘故,所以它的材质有聚丙烯、合成橡胶、硅胶,餐具可以煮沸消毒,但吸盘和零食盒不行。它的情况跟康贝差不多,也是中国制,但只在日本本土销售。设计风格也是日式典型的简约风,配色也是橙色和绿色为主。

据说,橙色可以增加人的食欲(所以我给大荣选的餐桌是橙色),而绿色给人清新的感觉,减少宝宝厌食的情绪,所以康贝和利其尔都不约而同选择了这两种颜色,不得不说,日本人的设计感都体现在这些小确幸的细节上,乍一眼平淡无奇、一点也不哗众取宠,但仔细用起来特别扛得住时间的检验。

目前,在吃饭领域里最常用的就是上面这些,零食盒什么的就不说了。饭团模具用过两次,觉得麻烦目前属于限制状态,但心血来潮的时候还是会用一用。研磨碗也是偶尔拿出来充当喝流食的碗用一下,因为有个像壶嘴一样的口,所以大荣偶尔会用着玩。吸盘的部分我一会儿单另说,最主要用的就是面食餐盘和多格餐盘了。

2、面食餐盘

先说这个面食盘,图为大荣吃麻食全过程。陕西人喜欢吃面,各种面食也是眼花缭乱的,大荣最喜欢吃得就属麻食,我之前有写过一篇文章就是关于麻食的,写完之后,小区的邻居纷纷表示自己家娃也爱吃麻食,因此熊孩子们爱吃麻食绝对不是个例,冬天的时候大家不妨给孩子们试试哈~

扯远了,说回这个利其尔的盘子,大家应该注意到了,它是耳朵式的把手,把手处做了防手滑的处理。我之前说了耳朵式不利于熊孩子练习自己吃饭,所以虽然这套餐具是大荣1岁时候买的,实际开始投入使用是1岁半左右,这个时候的大荣已经熟练掌握了自己吃饭的各项技能,手部精细动作也都很熟练了,端起来扣脑袋上这样高难度的动作做起来也是非常的精准(哭笑不得)~

它比起康贝碗最大的好处就是食物凉的快,所以一岁半以后碗跟盘子都是换着用,喝稀饭用碗,吃面条什么的就用盘。有小朋友来家里,就两个一起上。图为大荣招待妙妙吃他最喜欢的麻食,大荣很绅士地把他的专座让给了妙妙。

盘子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摆盘。图为依姐10个多月我为了锻炼她自己用手拿东西吃,所以用蒸南瓜、煮鸡蛋和枣泥草草地拼了个盘,当天因为是心血来潮,没有太多的准备时间,所以摆盘比较草率,大家凑合看。大奶奶在吃上从小就挑三拣四,估计这么渣的摆盘也入不了她的眼,anyway,鸡蛋清分分钟已经撇到桌子上,臭丫头只吃蛋黄,哎~

这个盘子属于出镜率第二高的餐具,塑料很厚实,也特别抗摔,用了两年多,一点都没有破损的痕迹,碗壁光滑,清洗起来也很容易。

个人认为,训练孩子用手抓东西是吃的时候,盘子的确比碗更容易,有时候我为了让依姐练习精细动作,直接就把小饼干什么的放在餐椅的餐盘上。但正经吃饭的时候,还是需要盘子的。但盘子的缺点也很明显,米粉之类的流食不好用勺蒯,喂起饭来也不顺手,所以在添加辅食的最初,荣妈还是建议大家先买碗,等孩子大一些练习自己用手抓东西吃的时候再考虑买盘。

3、多格餐盘

随着李大荣月龄的增加,我们便开始让他逐渐可以接受分餐。不是小宝宝的他吃的东西自然也不再称为“辅食”,小破孩儿的饮食从“一碗烩”升级为饭菜分离,为了跟幼儿园的饮食习惯接轨,多格餐盘在大荣两岁多的时候闪亮亮的登场了。

个人觉得多格餐盘对于西式一点的家庭更适用,因为家庭成员自己是一人一盘的分餐吃,孩子自然也习惯了分餐吃。而我家是很传统的中式饭菜,一家人都是守在一个桌子上夹一盘菜吃,餐盘的作用就只能体现在孩子单独做餐椅的时候。到了三岁多,大荣就不爱坐餐椅了,特别是妹妹开始进入吃辅食阶段以后,这个椅子就完完全全地过继给了依姐,李大荣都是跟我们坐桌子上吃,这个分格的餐盘就不怎么太用了。

4、吸盘碗

这套利其尔还配备了可安装的吸盘。绿色的吸盘可以兼容面食盘和多格餐盘,安上之后吸力还是不错的,我把它吸到餐桌上用手试着拔起来,碗没下来,连同餐椅上的餐盘一块拔下来了。

关于吸盘碗的存在意义大概就是防止孩子把饭碗打翻把。但实际上购买一个有凹槽的餐椅就完全可以避免这个问题。以我自己家的经验来说,基本不用吸盘碗,但从来没有出现过熊孩子胳膊或是手无意中把碗碰翻在地的情况。如果有凹槽的餐椅还能打翻饭菜,那就只有一种情况,熊孩子故意的,那么有没有吸盘都是一个样。

我自己总共只用过两次,大荣一次,因为年代久远没有照片记录,依姐一次,如上图所示,粘上之后分分钟给你扒掉,里面有多少饭撒多少饭。我之前在网上也看过关于吸盘碗的测评,又是吸水泥板又是掉大可乐瓶的,只为了证明某些吸盘碗的吸力的确强大,但这些在一个欠欠的熊孩子面前就压根不算是事儿。测评的实验全部都是静止的,测验挂钩什么的还比较有说服力,但对方是个好奇宝宝,高智能生物,拔不下来他会想办法拔下来,于是各种抠拉拽咬,没有办法也会想尽一切办法给你拔下来,再强吸力吸盘熊孩子灵活的小手指面前都是浮云!

我不知道其他家的孩子们能不能做到不手欠,反正我家这俩货都不行,不放吸盘碗起码还能好好的给你吃会儿饭,放上吸盘反而就只剩下玩乐了。所以,从我个人而言,觉得吸盘碗的功能没什么大用。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功能性还是从实用性上看,康贝碗是刚添加辅食就可以用的辅食碗,而利其尔这一套更适合1岁以上的开始自主吃饭的孩子用。

5、不锈钢碗

原本想着有了上面那些餐具就足够两个熊孩子用的,但好朋友小淞妈为了庆祝依姐百天又送了一套thinkbaby的餐具,而李大荣就顺理成章地占为己有了。

thinkbaby是个美国品牌,内胆是食品级的不锈钢,不含铅,外面是一层PP塑料,用来隔热的,不含BAP。为了方便放入洗碗机里清洗,不锈钢和塑料外壳是可以拆卸的,不锈钢的部分可以高温消毒也可以沸水煮,但外层塑料的部分只能用温水清洗,经不起高温。产地是韩国,在美国本土销售。

李大荣用起来简直是不要太开心。自从霸占了这套碗以后,他原来的塑料碗就可以让妹妹随便用了。直到现在大少爷吃饭时的御用碗都只认这一支,硬生生地把它变成了自己的碗,并且用的风生水起一点也不觉得亏心,仿佛这原本就是他的碗一样的。

这个碗的好处有很多,最突出的就是不锈钢材质很好清洗,哪怕是吃泡馍这样油性特别大特难洗的东西,热水加洗碗布也可以轻松洗干净,不需要用洗涤剂。再有,隔热效果很好,因为是两层冬天的时候保温性能也比其他碗强,而且广口碗,便于饭菜凉的快。每个碗都配有盖子,旅行的时候外出携带方便也卫生。

缺点就是没有把手,碗底和周身都没有防滑设计,不适合添加辅食的初期,不好喂不说,也不利于孩子自己练习端碗喝稀饭,因此虽然上面写着6个月以上可用,但个人觉得还是适合2岁以上自己可以吃饭的大孩子使用。大荣自己端碗喝稀饭是很666的,但现阶段的依姐(1岁)还没办法驾驭这个碗。

个人觉得这套餐具更像是为幼儿园大小的孩子设计的餐具,配套的水杯也是最普通的直饮水杯,不适宜太小的孩子自己端着喝水。因为李大荣2岁就上了幼儿园,在幼儿园里也是用的不锈钢餐具,所以他对这套餐具很喜欢,有种幼儿园的仪式感。上图为李大荣刚得了水杯新鲜劲儿没过时,出门玩也要拿着在外面喝水。

另外,饭盒用的次数不是很多,一般都是外出玩带个水果啥的用,依姐半岁时回北京还用来装过牙胶,平时不怎么太用,原因是容量有点偏少,一个孩子的量还凑合,我家俩就有点不够吃,所以外出有需要我们都会带大一点的容器。但李大荣会心血来潮拿它装点杂七杂八的东西带楼底下玩,比如积木……

不锈钢碗由于其抗摔打、易清洗、可放入碗柜消毒等优秀的品质广泛应用于幼儿园里,图左为大荣在幼儿园吃饭,图右是大荣在家吃荣爸做的海鲜烩饭和鸡翅,因此不锈钢碗之于我、之于大荣而言,是有着幼儿园情节的,是长大了的标志,我自己非常喜欢这套餐具,简单大方又实用。

6、保温碗

爱伦可可(ALcoco)保温碗是专门给依姐买的,因为thinkbaby那套被哥哥无情地占有了(后来发现也不太适合刚添辅食的毛妮儿用),所以我一气之下,就给依姐买了一个新碗。考虑到家里各种类型的碗都不缺,唯独没有保温碗,且当时已经入秋,正巧蜜芽拼团,所以就跟妙妙妈一人拼了一个碗回来。

这个碗不仅冬天可以保温,夏天灌上凉水还能迅速降温(虽然我没太用过),有防尘盖,可以外出携带。而且附带了一个吸盘,可以充当吸盘碗用,但具体吸力怎么样我没试过,因为知道自己家孩子的熊样,所以压根就没拿出来使过。

它的材质也是不锈钢内胆+PP塑料,塞子是硅胶,都是安全材质。冬季加入40~50度的水可保温2小时。这个牌子是英国的,但产地是台湾。把手是耳式的,表面有防滑处理。

最贴心的设计就是加固外盖,热水倒满后塞子塞住还要再加个塑料的盖,这是为了防止硅胶的塞子热涨弹出来。实际操作中我都是暖壶或是烧水壶里的水直接往里倒,我可没有功夫先把热水兑点凉水再灌碗。所以不排除刚烧开的沸水就倒到碗里的情况,水蒸气的温度也是很高的,因此有个加固外盖还是安全的。

图为依姐6个月吃胡萝卜米粉的照片,小丫头饭量少,基本就是一个碗底,米粉不像面片需要火上煮,开水一冲就好,所以用普通碗的话很快就凉了,再加上依姐吃东西细嚼慢咽,一个碗底都要喂半天,所以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里,保温碗还是派上了用场的。

这个碗的容量很大,300ml左右,对于饭量小的跟针别儿似的依姐来说,有点太大了,7个月的依姐吃的最好的时候也只能吃少半碗(图为肉糜菠菜面片),这饭量实在是跟她身上那一骨戒一骨戒的肉不成正比哈~但对于饭量大的男宝来说,可能就更合适了。

其实,在我看来保温碗并不是必备的辅食碗,要看孩子。李大荣小时候吃饭迅速,饭量也大,康贝的碗满满一碗都能吃光,而且是用鬼子扫荡的速度,我能喂多快他就能吃多快,从不拖拉,吃饱了就会表示不吃,所以一碗饭通常会不会放到凉就会吃完。而且为了防止凉我们都是碗里倒一半锅里热一半,吃完了或凉了就再盛锅里热的,所以他小时候没有用保温碗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方便的。但依姐不同,吃饭真的是磨洋工,嘴里的不咽下去绝对不张嘴吃第二口,一碗饭能喂半小时,不仅碗里的凉了锅里的也能给耗到冰冰凉,所以保温碗就有点用处。

此外,如果你是趁宝宝睡觉给孩子做辅食的妈妈,保温碗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提前做好,坐等孩子醒饭也不会凉,免去了孩子起床再做饭手忙脚乱的窘况。

总得来说,这个保温碗只在冬天的时候派上过用场,因为加了水端着它真的很沉,所以天气一热,我就妥妥地又换回了康贝碗。

放一张依姐最近自己吃饭的照片,正经吃的还像模像样,但最终的画风都比较不羁,这个康贝碗真的是见证了我家两个孩子最邋遢的时光。

7、带盖学习碗

这套贝儿欣(BABISIL )天使围兜碗勺餐具是大荣小的时候买的,因为长相可爱,所以我这个颜值党就剁手了,全套有围嘴、汤匙、学习碗和吸盘,如图左所示,但男主角训练碗因为存在感太低,基本没有用过,所以目前不知去向,我在家里翻箱倒柜的找了一天也没找见。反倒是配套的围嘴、汤匙一直妥妥地在服役当中,吸盘也从来没有用过,为了证明它存在过,容我上一张没有碗的实物图凑个数。

整套餐具的材质有硅胶、聚丙烯(PP)、热塑性橡胶,这个碗是PP材质,可耐120度高温,双耳式有防滑设计。这也是个英国牌子,整套餐具的造型也是英国设计师设计的,但产地是中国。

这个碗最大的特色是有个盖子,盖子把手也有防滑设计。当时买这个碗本想有盖子密封性也好用来给大荣蒸蛋羹正好,但荣奶奶一直很忌讳塑料受热的问题,即便是安全材质,她也坚决不要上锅蒸,所以这碗就从来没蒸过蛋羹,无论是大荣还是依姐吃的蛋羹都是用家里的瓷碗蒸的。而鉴于它其它方面的功能性跟康贝重合但都不及康贝碗,特别是做工的精细程度、塑料的质感上,欧美人真心赶不上日本人讲究,所以一直闲置至今,以至于现在都下落不明了。

在我看来,如果是常用常刷的辅食碗,根本不需要考虑盖子,盖子的主要作用就是防尘,别的其实用处不大(thinkbaby饭盒那种密封盖子除外),所以这个碗没有留下任何的出镜机会,但好在围嘴和汤匙很有用,也不算白买。

最后上一张李大荣小时候勺子围兜服役的照片聊表安慰吧。

长长的文章看下来,大荣在辅食碗上的使用轨迹是这样的:五个月开始用康贝,1岁半开始利其尔餐盘和康贝混用,2岁半开始换不锈钢碗,沿用至现在的3岁+,下次再更换碗的类型,恐怕就得是瓷碗了吧~至于依姐,跟随着哥哥的脚步,春夏用康贝,秋冬用保温碗,鉴于现在开始训练她自己吃饭,我有时也会拿出来餐盘用一用。总的来说,熊孩子的碗不可能只有一个,确定好种类再去搜牌子,牌子于我而言主要看的是颜值,材质之类的只要是大品牌都是安全的,质量上不会有太多差距,但有一点,最开始必入款一定得是个碗,千万不要是盘子。我曾经就很种草小绿芽的保温餐盘来着,但现在想来多格餐盘在我家就不怎么实用,好在没有花冤枉钱。

很多人会说,不就是个碗吗?至于这么事儿事儿的吗?我就想问,喂孩子的是谁?洗碗的是谁?孩子不吃饭赖的是谁?最后收拾残局的又是谁?碗就是当妈的战斗武器,能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