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大人吵架,孩子是什么感受?

作者:朵妈说 03-16阅读:3592次

前几天的一则新闻视频里,一个6岁的孩子,用崩溃而成熟的语气,向因妈妈报警前来调查的民警叔叔讲述父母打架吵架经过,再次令无数成年人汗颜。

“他们俩一块儿动手的,然后我都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不管孩子伤心,然后自己两个人吵架去。我都不知道我爸爸妈妈怎么想的。”

警察这边在不停地安慰孩子的同时,当事夫妻俩却另一边继续互相推诿和指责对方的过错。

孩子听说父母都应该接受处罚时,立马紧张大哭:“把家里大人抓走了孩子咋办呀?”

其后民警告诉他不会带走爸爸妈妈,孩子的情绪才平缓下来,并告诉警察叔叔自己的梦想,是希望“爸爸妈妈能重新回到镜子上那张照片的样子”,孩子口中的照片,是夫妻俩甜蜜依偎的婚纱照。

很多人看了,都说这两个大人白活了一把年纪,还不如六岁的儿子懂事。

作为家长,我们在带孩子的过程中逐步意识到:父母经常争发生争吵和冲突,很容易造成孩子的恐惧感和无助感,让孩子缺乏安全感,而缺乏安全感会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不管现在的我们年纪有多大,回忆起小时候父母闹矛盾时的严重情形,许多人对于当时的细节依旧历历在目。甚至,那是很多人心中永远难以消除的阴影。

网上一个讨论“父母吵架对孩子的影响”的帖子发布后,几百个网友的留言,一字一句中满是伤痕。可以想象他们一边敲打这些文字时心底的感受,如同将内心深处的伤疤一片片揭开展示给陌生人看,内心该是多么的无助和痛苦!

“小时候因为父亲有外遇,他们经常吵架而且基本会发展成动手的状态,经常半夜被吵架打架声惊醒,只敢自己躲在被窝瑟瑟发抖不敢哭出声。”

“我是个惧怕吵架的人,因为从小目睹过父母为数不多的争吵。那时候总以为自己的存在是个错误,所以小心翼翼不敢出声,察言观色,希望自己的乖巧可以弥补这一份家庭的不够圆满。”

“我已经忘记了多少个夜晚,我做噩梦,都梦到妈妈挨打,梦里惊醒,吓出一身汗,以前晚上不能打电话,我会迷迷糊糊入睡,第二天打电话向妈妈确认。现在,有了微信,我会在噩梦醒来的时候,打开微信,问一问妈妈,等10分钟,如果没回音,我才会再次睡去。 那种和他们在一起,每分每秒都得担心他们会不会吵架的日子,痛不欲生。”

演员兼导演的知性美女徐静蕾40有余至今未婚。她在《朗读者》节目后某次接受采访时就表示,自己对婚姻存在恐惧,很可能就是因为小时候见到自己爸妈吵架。

歌手吴克群也曾在媒体面前公开表示自己“不婚不孩”,就是因为童年时期父母的争吵对他影响很大。“小时候家庭生活很紧张,我觉得假如你每天都要吵架,结了婚又要离,那就别要小孩,(离婚)对一个小孩伤害有多大,我是知道的,做梦都被吓死,阴影很深,从那一刻我就不想结婚了。”

其实,除了吵架、打架这种“有形的冲突”外,大人一边背地里冷漠疏离唉声叹气,一边在孩子面前虚伪地保持一团和气和强颜欢笑,这样的“隐形不和”孩子同样可以敏锐地捕捉到。这种表里不一所带给孩子的不安,并不亚于面对父母争吵时带给他们的影响。

我的一个大学女同学毕业多年后认识了一个不错的男人,恋爱多年后结婚,却在结婚两年后选择了离婚,原因令人啼笑皆非却又很无奈。

女孩从小出生在一个有爱的普通家庭,父母关系和谐,她一直憧憬着婚后生个宝宝,建立一个温馨而完美的小家庭。而男方却在婚后迟迟不愿提及这个话题,经过多次沟通,她才知道问题出在老公的原生家庭上。

原来,男方的父母在几十年婚姻生活中貌合神离,从他记事开始就一直分房睡。父母一直在婚姻中彼此将就,而他几乎很少感受过家庭亲情和温暖。正因为如此,他对自己的婚姻和家庭也并无过高的期望,觉得两个人一起生活就可以了,强烈排斥生孩子这件事。

经过多次沟通,她意识到老公在这个问题上的顽固不化,双方的幸福观存在巨大差异,所以毅然选择了离开。

生活中,很多父母在吵架后,会自我安慰,“这么小的孩子,肯定不会记得我们吵架的”或者“孩子都这么大了,我们拌两句嘴很正常,不会有什么影响的!”,也有家长认为“我们经常吵架,孩子早就习惯了。”

“还太小”,“已经长大”和“习惯了”,就真的对父母吵架免疫了吗?

当然不是!!

有研究表明,6到12个月的婴儿即便在睡着的情况下,也会对父母争吵时的语调有所反应。而从1岁开始,婴儿就具有分辨父母情绪和感知冲突的能力了。

即使孩子还处在一个懵懂无知的年纪,他们也能敏锐地捕捉到父母之间情绪的异常和关系的变化。

很多父母经常吵架的孩子,总是显得格外懂事。其实他们不是不会发脾气,不会任性,而是因为父母一触即发的战争,过早地教会了他们去隐忍,他们希望自己的懂事可以给家庭多一分宁静。

专注研究“婚姻冲突与儿童发展”的圣母大学心理学家Cummings对青少年的研究表明,即使成年子女(19岁的孩子),仍然对于父母之间的冲突保持异常敏感。

那么,难不成做了父母,我们就必须要修炼成“佛系家长”,以后连任何的争执吵架都不能有啦?

怎么可能呢?牙齿和舌头还时不时地要打一架呢!对任何一段婚姻来说,永远不吵架,几乎都是不可能的。

争吵是双方出现分歧后,难以通过正常交流达成共识而采取的一种沟通方式,未必一定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是否受到父母吵架的不良影响,主要得看吵架之后父母是否及时与孩子互动,向孩子解释他们之间的争吵,化解孩子因为父母争吵而导致的不安和不理解。”

不可否认,每个孩子个性不同,懂事有早晚,对于大人之间的冲突有多少的理解和包容都不尽相同。

很多夫妻脾气暴躁不和,孩子却从小开朗活泼,长大后的生活也过得很好,原因就在于此。

我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小时候,爸爸脾气不好,一天辛苦干完活回到家,有看不顺眼的便会发火。每当这种时候,妈妈总是挺身而出来护着孩子,于是各种激烈吵架的场景我们早已见惯不怪了。“离婚”这个字眼在爸妈嘴里也出现过不止一次。

每一次吵闹过后,看到我们几个担惊受怕的样子,妈妈总会搂着我们,告诉我们:“爸爸脾气差,是因为一大家子的生活重担把他压得实在太辛苦了,他不是有意要挑我们的刺儿,他发脾气的时候,大家尽量避开他让着他,让他一个人清静一会儿,很快就没事了。”

记忆中,虽然大男子主义的老爸鲜有主动道歉的行为,我却曾好几次见过他在事后,一个人后悔得偷偷掉泪的情形。也正因为这样,我很清楚爸爸一直很爱这个家,更爱我们每一个孩子。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我们兄妹几人,从曾经的担惊受怕到习以为常,再到完全不以为然。现在偶尔回忆小时候的事儿,我们还会在父母面前提起他们的战争来笑话他们一下。

争吵后及时向孩子说明缘由,让孩子感受到,即使发生了争吵,你们依旧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让孩子看到你们和好的过程,让孩子不再因为你们的争吵而恐惧担忧,孩子自然也就能逐渐以平常心去对待你们之间的争吵和矛盾。

爸妈吵吵闹闹几十年,而今他们已携手走过金婚,享受儿女成群的老年生活,偶尔谁再对另一方有抱怨,对方不再会较真而是一笑了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