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偷了家里的钱,该怎样教育”:看完文章后再说好吗?千万!

作者:亲子沟通如何说mp 03-26阅读:3828次

提前不教育,事发后放纵应激反应,给孩子贴上“偷”的标签,控制不住发飙的家长,才是真正的无能又愚蠢。

作者:皎洁的后青春时代

在后台看到这个留言,心里就有点吃不住劲,唯恐过度负责的宝妈冲动行事,赶忙回信,一边写一边祈祷:千万等看完我的回信再说,别急着跟孩子算账啊!

关于孩子不经允许擅自拿钱(原谅我不愿说出那个字)的问题,时常听闻,宝妈宝爸的处理方法千差万别。

不以为然,自家孩子拿自己家钱,算不上什么;

警告孩子,以后不能随便拿家里的钱;

如临大敌般惊慌失措:“这么点孩子就会偷了,要不狠狠教训,怕是以后要进监狱呢!”

不同的做法,导致不同的效果:

亲爱的家长,如何处理孩子擅自拿钱的问题,绝对不能凭本能吼打,说教了事。

最佳方法是,既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又不伤害孩子自尊。

我们先来看看孩子私自拿钱的几种情况:

从动机上看,孩子擅自拿钱的行为,都有着可以肯定的动机。归根结底,责任还在家长身上。一是“对钱管理不严”,二是“对孩子教育不到位”。

家里的钱随意放置,给孩子造成擅自拿钱的机会。

更主要的是,对孩子的金钱教育不到位,孩子不懂得钱是怎么来的,关于花钱管钱,应该遵循什么规则。

这就引出了孩子财商教育问题。

财商,是跟“智商”和“情商”同等重要的一种人生必备生存能力。只有智商情商,没有财商,未来会成为“优秀的穷人”。明白人都知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对孩子的财商教育,需要从幼儿开始,与智商情商教育同时进行。

擅自从家长包里拿钱,很可能成为财商教育遇到的第一个难题。需要家长谨慎妥善处理好几个方面:

一是个人的权益与边界

父母钱包里的钱,由本人掌握,别人不能随便支配。如果需要,一定要征得本人同意,由本人亲手递出。家长的钱是这样,孩子手里的钱也是这样。不经同意,擅自从别人那里拿钱,就是不尊重别人,是“越界犯规”。

二是适当给孩子零花钱

进入幼儿园开始,孩子有了消费需求。风行的玩具零食,送小朋友礼物,给家人买礼物表达关爱。这些都是孩子心智成长的标志,也是学着处理人际关系的机会,需要给孩子适量零花钱了。

如何处理手里的零花钱,是孩子的权利,家长可以指导,但不可以越俎代庖,更不能在急用时不打招呼不归还。当你像尊重外人那样尊重孩子的权利,不必郑重宣告,孩子看着你的背影就学会了守住边界。

三是在外面不拿别人一分钱

明确告诉孩子,在家里可以和家人商量着要钱,但在外面绝对不能随意管别人要钱(亲戚也不可以),更不能轻易拿别人的钱。哪怕你很需要,哪怕钱就放在那里,也不能拿。这牵涉到公序良俗甚至道德法律层面。这是一条红线,决不能越过。

四是,等孩子再大些可以引导孩子用自己的劳动挣钱,灌输“不劳动者不得食”的美德,以及“偷窃”“贪污”等负面概念,让孩子从心里建立道德和法律底线。

回过头来,对于读者反映自己12岁女儿擅自拿家长钱的问题,我的建议是:

先弄清孩子拿钱的原因。属边界模糊,一家人随便拿钱随便花,还是孩子的权利没被尊重,还是需求没被满足,还是孩子要尝试自由的感觉……

弄清楚之后,有针对性地解决,该给零花钱给零花钱,该定规则定规则,该惩罚就惩罚,该教育教育。

很多时候,孩子犯下的错误,往往来自家长的大意。或金钱管理粗疏,或财商教育不到位,跟孩子没有太大的关系。

提前主动进行财商教育的,是智慧家长;

事发后及时纠偏弥补的,是好家长;

提前不教育,事发后放纵应激反应,给孩子贴上“偷”的标签,控制不住发飙的家长,才是真正的无能又愚蠢。

你是哪种家长?

作者:教育达人,头条号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