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乖”背后的信号,你读懂了吗?

作者:果然幸福 04-05阅读:3634次

很多父母,特别是父亲,总是担忧一旦和孩子太过亲密就会不利于他独立性的培养。

事实上,孩子对于独立性的需求是自发的,就像我们呼吸、吃饭、睡觉那么自然,只不过有时我们忽视了这些需求而已。

一个1岁的孩子想抢过你喂他吃饭的汤匙,这是他想独立吃饭的需求,父母却往往以为孩子“不好好吃饭”;

一个2岁的孩子吃早饭时坚持自己倒牛奶而洒了一桌,这是他想帮助大家的需求,父母却往往以为孩子“越不让做越要做,越帮越忙”;

一个3岁的孩子在繁忙的早晨坚持自己穿鞋,这是他想照顾自己的需求,父母却往往以为孩子“越来越不听话”。

这些都是孩子想要独立的征兆。独立不是孩子到了20岁时突然学会的,而是从小慢慢发展起来的。

很多时候,孩子刚表现出想独立的征兆来,却被大人误读了。

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孩子婴儿时期的需求,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认为“他们什么都不会,他们需要我,我要替他们做”。

于是,当孩子展现出想要独立的意愿时,反而被大人贴上“不乖”“不听话”“很调皮”的标签,重重打击了孩子对于独立的渴望。

1岁以后的孩子对于独立性的需求,尽管和婴儿时期的需求不同,但也是一种需求。对于这样的需求,如果父母没有及时给予正面的响应,就会破坏之前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

正因为如此,很多父母陷入一种误区,即总是企图和孩子保持生理上的亲密,却在心理上跟孩子越来越远。因为你给的不是孩子想要的,这会让他觉得喘不过气来。

响应孩子对于独立性的需求,不是说对孩子彻底放手,那样孩子一定会跌倒、失败,只会让孩子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再尝试。

回想小时候学骑脚踏车的经历,爸爸一开始是双手帮我扶住脚踏车龙头,慢慢地,他放开了一只手,然后又放开了另一只手,结果我摔倒了,他第一时间过来安慰我,并鼓励我继续尝试。

这个过程跟父母帮助孩子建立独立性是一样的,父母会陪伴在孩子身边鼓励他,也会适当帮他一下,但最关键的是要让孩子自己坐在脚踏车上,让他自己握住脚踏车的龙头。

保证孩子每次争取独立的经历都是正面的,能够促进孩子不断地渴望独立,也会让他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从而建立起自信的自我认知。这才是为人父母最应该留给孩子的财富。

所谓“母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旅程”,有着深刻的含义。

母爱的第一大任务是在孩子尚小的时候建立起足够的心理亲密连接;

第二大任务是当孩子有能力时,要跟孩子慢慢分离,并得体退出。

很多时候,孩子的不独立其实是因为父母舍不得放手。

很多成年人被称为“妈宝男”或“公主病”,这部分人的背后应该都有一个不懂得放手的妈妈。她们喜欢一边抱怨孩子不独立甚至无能,一边却继续事无巨细地包办代替。

“心理上亲密,生理上独立”很好地诠释了母亲应该扮演的角色。所谓“退出”,并不是停止对孩子的关爱,而是调整关爱的方式,让自己的爱真正有益于孩子的成长。包办代替、毫不放手的爱,不是真正的母爱,而是家长强烈的控制欲或占有欲在作祟。

(大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