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闹,不揍他就停不下来?更有效的办法是……

作者:☆积木育儿☆ 04-12阅读:3692次

在积木育儿后台,经常有妈妈跟我们反映孩子哭闹的问题:

我家孩子3岁了,脾气特别大,只要他的要求不被满足,就会大哭,甚至尖叫不管你讲什么,他都不听,除非你按照他的想法做了才会停止哭闹。

我家孩子5岁,平时还好,可发起脾气来,就会变得特别专横。本来和小朋友玩得好好的,可因为游戏规则意见不一致,他就开始咆哮,有时脾气来了,拿起玩具就往地上摔,或者去抢朋友手里的玩具,或者直接上手打对方

……

这些孩子极端哭闹的场景,可能很多父母都经历过。孩子因为大脑发育的特点,还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在哭闹的时候,很可能会尖叫,不恰当的粘人,变得专横,摔东西,抢夺东西,还会打人,会在地上滚,甚至伤害自己……

这个时候,你是怎么处理的呢?也许,你尝试过哄、讲道理、转移注意力等各种方法?然而,却没有一种方法可以真的有效。

当对孩子的哭闹无计可施的时候,你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然后你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揍孩子,你觉得这是唯一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有更好的办法。今天,我们请儿童和婚姻关系的临床心理咨询师李思老师来聊聊这个问题。

01

我们每个做父母的,都要有一种胜任感。

所谓胜任感,就是不管孩子出现什么问题,我都能解决,我都一定有办法帮助他走出那个困境。

而当你揍了孩子,就意味着你没有任何办法可用了;当你揍他也无用的时候,事情就会变得完全失控。随之而来的就是,随着孩子的长大,你在教育子女上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挫败感和无力感,而那种做父母要有的胜任感越来越低。

首先,揍孩子这种无效的事情一定要先停下来,因为如果不终止做无用的事,就没有办法启动新的做有用的事情的程序。

这些无用的事,还包括我们前面讲到的哄、转移注意力、讲道理等。

为什么呢?

一项最新的研究告诉我们:

在刺激源出现几毫秒之后,我们的大脑就已经开始释放传导物质,来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好消息,还是一个坏的消息。

如果这个消息够坏,坏到人的大脑有了警觉的意识启动,大脑就会关掉那些视觉处理,关掉那些精细信息处理,然后调动所有的精力、血液来负责打或逃——我们的原始反应。

所以,在孩子哭闹、变得情绪失控的时候,我们讲的道理统统不会有效果,因为他的脑神经已经开启了阻断机制,将那些语言完全隔绝在外了。

02

当你放弃做那些无用的事情之后,我们就进入到解决问题很关键的部分——做有用的事。

如果你的孩子行为失控,也就是常说的任性、不听话时,我们可以尝试用RISSC,这是一套非常有效的办法。

① 将你的要求至少重复3次以上。

如果孩子的认知和行为机制都在相对失控的状态之下,那么重复是非常必要的。

比如孩子在外面玩了很久,还是不愿意回家,或者他在小朋友家不愿意走,或者他在买东西,不愿意停下来。

那这个时候,你给他讲一遍“我们现在回家了”,没有用。当你开始这样讲的时候,你就要知道,这样的话你要讲3遍他才能听进去。

所以,你需要第二遍你给他讲:“现在回家了!你要听话!”第三遍再跟他讲:“再不回家我要生气了!”

我们经常说,重要的事情需要重复3次以上,这其实是脑神经的功能特点决定的。

② 你还有一些想象力。

你还可以用一些想象力的话语来跟他沟通,这么做可以让孩子变得轻松,把他拉到你的对话里去。

还是以在外面玩的孩子不肯回家为例,你可以跟他说:“你觉得现在要回家,就好像有人从后头拿一只大手拽着你的腿,跟你说再玩一会儿,再玩一会儿,对不对?”

当你用想象力的话把他的感受说了出来,这其实就是一种共情,他会放下防备,开启合作模式。

③ 放慢语速。

跟孩子讲道理的时候,语速一定要放慢,而且字词一定要简单。

这也是由脑功能的特点决定的,大脑处理语言的时间会比较长一点。

比如说,孩子打人了,你跟他讲道理说:你不应该这样,你应该有一点同理心;你已经4岁半了,你怎么还没有同理心?这样的话太复杂。

但是,你把这些会换成“你打别人,别人会疼,会不舒服”这样简单的字句,孩子就会容易听得懂。

④ 借用孩子的词汇。

如果孩子很违拗,跟你说“不”,“我就不要回家”“我就要吃这个东西”。那这个时候,你也可以借用他的词汇,跟他讲不要。

你就跟他讲,“我知道你不想回家,可是,现在我们真的要回家了。”让他不需要用太多的脑力去思考你讲的到底是什么,如果他听到的话有50%是和他的话重合的,那么剩下的50%就是比较容易听得懂和听得进去的。

除此之外,温和的声音、语调也很重要,它可以让孩子觉得你是温和和放松的。你要去找到你真正声音温和的状态,然后多练习,因为这种状态在教养中间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作用。

以上这些建议完全基于脑神经的功能特点,在孩子行为失控的情况下,如果你能做到这几点,那么你就可以应对几乎一切行为失控的挑战。

03

当进入到解决问题阶段,我们还能做什么有用的事呢?

① 跟孩子讲的第一句话,一定不能是拒绝。

比如,孩子问:“爸爸,虽然咱们现在就要吃饭了,可是我好想吃那个蓝莓饼干啊。我先吃饼干可不可以?”

这样的要求,对谁来讲都觉得很荒谬,对不对?我饭做好了,你却要吃饼干。然后,我们就可能会条件反射式地拒绝。

在我们的拒绝下,矛盾爆发了,孩子很快开启了对抗模式。所以,千万不要在孩子提出要求时,第一句话就拒绝他。

你可以对他说:“可以吃啊,不过吃完饭,如果你还有胃口,你再吃,现在要先吃饭。”话一模一样,都是不允许,但是第一句话,一定是说“可以”,接下来再补充可以这样做的附加条件。

这样,你就可以保留一扇沟通交流的门,不会激起他的违拗和对抗。

② 给孩子至少两个选择方案,不要只是告诉他“应该怎么做”。

前两天,我到一个朋友家做客。有个妈妈吐槽说,孩子特别讨厌,特别磨蹭,跟他说什么他都不听,一定跟我扭着来……在大家离开朋友家的时候,我看到了这个孩子的叛逆。

妈妈对孩子说:“你把你的自己的书包背好,然后把你的外套穿上,要先穿外套再背书包。”

这样的说话流程其实是没问题的,但孩子并没有那么乖,他跟妈妈说:“不,我就要这样。”“这天儿太热,我到外头再穿。”

然后,他们母子就大眼瞪小眼,开始对峙。

我心里想,也许这就是她描述的状况,她会觉得孩子完全不听话,然后一定会再跟孩子讲一遍,坚持说你要这样做,然后矛盾开始激化。

这个时候我说了一句话:“小乐乐,你现在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现在就穿上外套背好书包,像妈妈讲的一样;还有一个是,就像你说的,现在确实很热,你可以到了电梯里再这样做,我觉得也是可以的。这两个你选哪个?”

他完全没有犹豫,说“我选第二个”。然后,就自己快速背上书包,把衣服拿在手上,说:“走吧,妈妈,到电梯里我就穿上。”

我想,从来没有那个孩子可以一遍一遍地听要求听到18岁的。随着不断长大,他一定会有自己的想法,而我们作为父母,一定要把调整做在孩子的需求前面。

怎么做调整呢?就是孩子两岁以后,当他的自我开始快速发展的时候,我们停止对他提单方面的要求,而是至少给他两个可选方案,让他自己选一条。

孩子可以自己选择,和你命令他必须做什么,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他会体会到一种掌控感。这种选择,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让他变得冲动和违拗的可能性。

③ 至少想3个可用的办法。

孩子稍微大一点(4岁以上),就会经常遇到一些挑战,尤其是社交方面。那么,当孩子碰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孩子一起来想办法,至少想3个可用的办法。

举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虽然案例中的这个孩子已经上高中。

果果是一个在智商发育上稍有一些问题的孩子,有亚斯伯格症,之前经常被其他同学欺负。在我们的努力下,他被校园霸凌的情况得到改善,他开始变得坚强、独立一些,也有了一些朋友。

然而,他妈妈为了改善他的智力,给他身上涂了一种气味很奇怪的药水,那股怪味儿又重新让他变成了那个让大家讨厌和嫌弃的人。

同学们就又把他放在聚焦灯底下看,还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做“药水哥”。只要看到他来了,就捂着鼻子嘲笑他。这让他很苦恼。

听了这个情况之后,我就跟他讲:“我们要一起想办法,你想,我也想,至少想3个怎么办。”我用绘画等方法,引导他想各种可能的场景。

然后,他想出了第一个办法:不理睬。

想出来的第二个办法:如果有人说,你怎么每天抹这个?烦不烦啊?他要跟他说:“哎呦,我也不想啊,可是我妈让我抹,我也没有办法。”要跟对方对话,讲明白我的困境,我也很烦恼。

第三个办法就是,主动解释和表达歉意,跟质疑的人说:“我身上抹的一些药水,是我妈妈帮我处理一些情况的。可能不好闻,不好意思。”主动去解释和表达一些抱歉。

当他回去试过这三个方法,下回再来见我的时候,情况好了很多。

所以,我们需要引导孩子想出解决问题的有用方法,给孩子赋能。这一点非常重要,一个有亚斯伯格症的孩子,有了方法之后,也能淡定地处理很多问题,一个发展正常的孩子就更不用说了。

我们再回到孩子哭闹,如果玩具被同伴踩坏了,孩子一直哭闹,我们一定要提供帮忙。我们要一起想办法,你跟他说,我想了一个办法,你要不要想一个办法?

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你没有给他引导的话,他可能想不出来办法,只会一直哭。所以你可以给他再讲一个办法:“要不再买一个,再买一个,你看是不是好一点?”

说实话,孩子玩具被踩坏,再买一个绝对是个蠢主意,因为其实没有解决任何问题。但是,这个方法不见得是不可以谈的,对不对?如果孩子说“好吧,那你给我再买一个”,我们还是回来看,怎么处理当下的事。

你可以说:“你看,他把你的踩坏了,要不这样,你买了新的之后,就不要和他一起玩新的了,你还是跟他玩别的旧玩具,免得他又给你踩坏了。”你看,我们有一些避免以后损失的办法。

这些方法和计划,是可以这样一直讨论下去的,直到有一天,那个玩具又被踩坏,他会说:“哼,你再这样我也踩坏你的。”然后,两个人会发生一些交集。

孩子之间的互动是这样的,没有永远因为妥协和让步换来的友谊,也永远没有因为所谓的强势换来的友谊。

所以,赋能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当孩子有能力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不太需要通过哭闹来释放负面情绪,更不需要你上手揍他了。

总之,处理孩子的哭闹问题,最重要的就是,防患于未然和提前做有效的事。

那么请大家去实践我们今天所讲的这些,提高我们多父母的胜任感,更好地体会那种可以照顾别人和被照顾的感觉。

同时,为了让你的方法更有效,你需要维护好你的亲子关系,每天花15分钟的时间高质量陪伴孩子,会让你的育儿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