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半的孩子,发脾气就打自己,是怎么了?

作者:金芙美 04-20阅读:2007次

妈妈的提问:孩子17个月大,最近这段时间看到我们(父母)出门就哭,动不动就发脾气,请问是怎么啦?

回答:我们可以从依恋的角度来理解孩子的行为。在分离的时候,孩子要哭,这是一个自然而正常的反应。哭这一点是一个正常反应,关键是要看:当他哭了之后,爸爸妈妈会怎样做,会安抚他吗?其他家人会安抚他吗?是怎么安抚的?安抚了之后他又有什么样的反应。

我们来假设一个可能性,爸爸妈妈离开家去上班,孩子哭得很厉害,家里带他的成年人就安慰他,但是他这个孩子完全不能安抚,发着脾气打滚,撞墙,拍打自己的头,很长很长时间都没有办法平息下来,一直心情都不好,直到下午爸爸妈妈回来了,哄了好久,好不容易好一点。假设是这种情况,那么这个孩子就已经形成了不安全的依恋模式中的矛盾型了。

如果孩子是这样的情况,这可能是我们父母亲在跟孩子互动的时候,通过十几个月的时间,慢慢地让他形成了这样的一种跟父母互动的方式。这样的方式,他夸张的表现了他对主要的养育者(妈妈或者爸爸)离开的痛苦情绪,他的内心特别恐惧,觉得自己就要失去父母亲,或者失去父母亲的爱,他的痛苦感受的行为反应超出通常范围。

当然还有另一种情况,爸爸妈妈离开的时候,他非常伤心,会闹着要跟着走,不让爸爸妈妈走,要哭。不过,家里的其他成年人哄一会儿也就好了,然后他也可以开始继续去玩儿他的玩具。这个过程孩子的情绪是可以安抚的,也能够重新去娱乐、玩耍。这种情况,我们把它看作是孩子已经建立了安全的依恋模式。

因为人在分离的时候内心有痛苦,不想跟这个人分离,这是人之常情,重要的不是哭不哭,而是他的情感表达的程度如何,以及当他被安慰的时候,他能不能接受这个安慰,缓和情绪,重新投入玩耍。如果可以,那么这个孩子就是健康的、正常的、安全依恋的。如果非常难以调控情绪,无法安抚,或者用一些很极端的方式,例如撞墙啊,那种方式来攻击自己的话,就要考虑他的依恋模式构建是不安全的了。


妈妈:会安抚他的,我们都会给他说妈妈等下就下班回来了,他奶奶有时候会抱他出去送我们,有时候会把他带过去玩,但是走的时候还是会哭,不会一直哭很久 。

回答:如果是这样的话,看起来,他是可以被安抚的,不会哭很久,他也能够继续玩耍,也能开心起来,这是一个健康的表现。

这跟他发育的年龄有关哦,在17个月的时候,这个时候孩子的运动能力更强了,能力强就意味着他可以跟父母亲的距离越来越远了,这个时候在他心里,内心深处,他会担心这个距离,就是有一种想要回到爸爸妈妈身边的那种内在的拉动力,所以在某些时候,很多家长都会觉得这个孩子之前没有那么粘人,现在怎么突然就变的难缠了。

这个阶段,孩子的各种功能提高了,思维能力增加,运动能力增加,他能够更多地自我管理他的内心,更多的形成他自己的感觉,感到“我自己跟爸爸妈妈是俩个人”,这是一种分离的感觉,因为有了分离的、一个人的感觉,他会想要更粘着父母,这是一个健康的方向。


妈妈:他有时候玩着玩着就发脾气,发脾气的时候会打自己,这种情况应该怎么样去引导呢?他之前一岁左右的时候有时候不开心会撞头,引导了很久才不撞自己了 。

回答:如果他自己玩儿的时候发脾气,会打自己,那这种现象看起来是一个攻击指向自身,他是自己伤自己的,攻击自己的,那也就说他在情绪的调控上面是有点儿问题的。

她的情绪调控的确有一些需要家长注意的地方,我们家长或者是养育者,要思考如何去跟孩子互动,帮助他调整情绪。我非常感谢这位家长能够注意到这些。这是一个信号,因为这么小的孩子,他的情绪调控的能力是不足够的,这是很正常的,我们成年人也有的时候很难调控,也需要亲密的人来帮助我们,来安抚我们,我们的情绪才能好起来。那么孩子们更是这样子了。


妈妈:最近孩子发脾气又会打自己了。

回答:他发脾气打自己这个信号意味着,在他的养育的环境里,照顾他的人里边,在跟他互动的时候,好像在调控他的情绪这个方面是有所欠缺的。有可能我们家长一看孩子有消极的情绪,这个照顾者的心里就非常着急,希望他的情绪立刻好起来。所以用的方式呢,可能是教育呀,或者是禁止他发脾气呀,这样的一些方式,而没有去理解到和涵容他的情绪。

这就涉及到养育的敏感性的问题了,就是我们有没有敏感得觉察到,他发脾气的原因,他的内心的原因是什么?他是因为不快乐,他感到挫败了,或者是他的需求被拒绝了,或者是他感到很痛苦,没有人理解他,所以他发脾气了。他内心的感受,他想通过某种方式表达给这个养育者(父母或其他人)。而对方不能理解,还把他堵住了。我们来体会一下啊,这个孩子发脾气,他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原因是内在的,不是指外在的原因。他想吃那个东西我没让就发脾气了,大概这些外在的话,要去理解它内在的那些感受,什么引起了他的情绪。然后我们还要做的是,把你的理解用语言跟他交流出来说,说:“你现在发脾气了,你心里很难过,所以你很生气”。同时还要做限制,因为他打自己或者撞墙,这些行为都会伤害到他自己。这种时候首先要说的是:“你现在这样做会伤到自己的,不可以”,用一种稳定的,关心的,坚定的语气语调来说,但是不是去骂他,也不是去吼他,更不是去打他。


妈妈:如果有时候孩子撞到桌子什么的,老人家就会去怪桌子什么的,这个怎么办?

回答:如果撞到桌子去怪桌子的话,这是一个我们中国文化里边儿非常常见的现象,这样的方式不恰当,但是那也不至于说就会造成终生的影响,重要的地方是,当他有情绪的时候,我们如何进到他那个情绪里面去理解他,然后去安抚。有的老年人带孩子,安抚孩子的方式是去责怪其他的事物,这种方式是没有效的,这个方式也没有触及到孩子内心的痛苦。

养育者的敏感性是需要提高的,用前面举的例子来说明,我们回应的方式:首先要有限制,其次呢,要去理解孩子,他发脾气是因为什么,把这个说出来。


妈妈:有时候他发脾气的时候,我们会说“不要发脾气”什么的,这种是不是也会强化这种行为呢?

回答:如果我们禁止发脾气,这是于事无补的,不仅如此,还反而会使孩子的情绪被堵住,他的情绪被堵住了之后,就只能攻击自己了,因为情绪没有出口嘛。我们作为成年人也是可以理解这一点的。有的时候我们在单位受了气,觉得心情很不好,回到家里的时候,我们就想给老公说一说,然后呢,我们说的时候带着情绪,老公说,你不用说这些,你应该如何如何,你不要发脾气,当老公这么说的时候,我们心里是很憋得慌的,就恨不得给他两下。孩子也是这样的,这种时候他发脾气,是他内心有痛苦,内心有愤怒,内心有难过,他要表达,但是表达不出来,没人愿意接纳理解他这种情感,因为我们不让他发脾气,所以他觉得没有办法向外,只能向内,所以他就撞墙、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