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孩子偷东西,其实并不是孩子的错,她只是病了而已

作者:陪宝宝写日记 04-22阅读:4919次

孩子班上有个小女孩,基本上每天都会被老师在家长群里点名批评,不是因为作业没做,就是因为上课不认真听讲,还有几次是因为逮了小虫子放到其她小朋友的书桌里,上课时被小朋友发现了,惹得课堂纪律大乱。

那个小女孩长的高高壮壮的,比同龄孩子都要显得大一些,可是每次考试都倒数第一,最近几次单元测试都是考几分。

前两天发生了一件事,老师特别生气,又给小女孩的家长打了电话,让小女孩的家长到学校去一趟。

原来,班上很多孩子都订了学生奶,但也有一部分孩子没有订,其中就有那个小女孩就没有订。

每次订了学生奶都放在教室一边的书桌上,由小组长分发给每一个订了奶的孩子,但常常会有孩子因为生病或者其他原因没去上学,学生奶到最后都不见了。

直到前两天上课的时候,一个老师发现那个学习特别差的小女孩在偷偷喝学生奶,但她自己根本没订过学生奶,才发现原来每次丢的学生奶都是这个孩子拿的。

班主任特别生气,问了班上其他孩子,有很多孩子都见到过这个小女孩在班上喝学生奶。

证实之后,就给孩子的妈妈打电话说明了一下情况,让孩子的妈妈来学校一趟,毕竟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这种事是很严重的。

孩子妈妈来了之后,老师跟她说过这件事,她第一句话便是:“不会吧!没听孩子说过呀。”

可是事实上,老师问过孩子家长知道不知道这件事,孩子说知道,妈妈说下次不要再拿别人东西了。

后来孩子的家长赔偿了孩子所有拿了的奶,这件事情貌似告一段落。

事实上小女孩一直以来表现都不好,这也让八卦的家长们深扒了她的家庭情况,也曾私下议论过很多次。

首先,孩子的父母夫妻关系不好

孩子的爸爸妈妈关系不好,常常吵架,不吵架的时候基本上两个人都不说话,但并没有离婚。

在这种家庭环境下生活的孩子,内心极其缺乏安全感。

事实上这件事发生之后,孩子的妈妈也会专门每天给孩子带一瓶奶,但孩子还是会悄悄的拿别的同学的奶喝。不光是这样,小女孩还会悄悄拿其她同学的铅笔和其它文具。

其实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并不是缺这瓶奶和这些文具,只是患了“偷窃癖”而已。

“偷窃癖”外在表现是拿别人东西,但根源却是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这多与孩子儿时的成长经历有关。比如,很多“偷窃癖”患者都是单亲家庭长大的,或从小缺乏父母关爱等。


其次,缺少父母的陪伴

小女孩的母亲在超市上班,每天晚上九点多下班,休息时间也跟孩子的休息时间不吻合。

别的孩子都是父母去接,而这个小女孩,一直是托管中心去接,中午在托管中心吃饭,晚上在托管中心做完作业才回家。

托管中心虽然有老师辅导,但如果遇到不负责任的老师,也只是希望孩子每天的作业能快速完成而已,并不是真正想让孩子有所进步。

孩子的内心极其渴望父母的陪伴,但无奈父亲不喜欢她,常常会打她,而母亲又很忙,没时间陪她。

再次,母亲的教育方式有问题

小女孩最初拿别人奶的时候,母亲其实是知道的,但也只是在知道之后,风清云淡的说了句:以后不要再拿别人东西了。至于是不是没拿了,我相信她的心里不可能不清楚。

遇到这种事情,是原则上的问题,作为父母是绝不对视而不见的。

孩子现在还小,是非观还很模糊,如果这个时候父母不重视这件事,不强加阻止,那么一旦形成习惯,孩子就很难有所改变。

所以说父母的态度决定孩子的行为,母亲虽然嘴上是交待孩子不能再拿了,但在孩子看来,就跟你平时说不让她玩玩具一样,不强加阻止,孩子就会以为你只是说说而已。

最后,沟通太少,家庭教育太粗暴

孩子的父亲知道孩子偷拿别人东西之后,用皮带打了孩子。

父亲本来就不喜欢孩子,平时也不怎么管,遇到这种事更是生气。

家人平时疏于对孩子关怀和照顾,让她产生了孤独感和被遗弃感,在她的潜意识里,可能觉得自己可能只有偷东西才能被关注和能得到满足感。

所以平时大人应该多跟孩子沟通,多引导,耐心规劝,不能打骂责备,更不能在小孩面前让他觉得你对他失望,只能向他说明偷东西的行为是不对的,尽可能的在平时行为上面管束他,告诉他那些事是对的可以做,那些事不能做的。


说到底,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父母在上面写下什么,孩子就会拥有什么。但无论如何,既然父母给了孩子生命,好好教育孩子,遇到不负责任的父母,只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生命不易,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遗落在人间的天使,既然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我们就有义务好好爱她、珍惜她。

不管夫妻关系如何,毕竟孩子是无辜的,千万不要让上一代的恩怨波及到无辜的孩子。

​我是拥有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爱看书,爱旅游,爱写作,心中有梦想,渴望诗和远方。喜欢我的文章可关注我的一点号或者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帐号:陪宝宝写日记,欢迎大家留言共同探讨育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