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边界感,才是为人父母的第一课

作者: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04-25阅读:5931次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都是千里马,父母不该做驯马人,而是要做一个伯乐。

作者:墨花(富书签约作者)

一、父母比孩子更加应该成熟

2016年10月,张靓颖发微博宣布自己将跟冯柯结婚,紧接着,她的妈妈张桂英在网上发布了一封公开信,公开信的大意是:

冯柯骗我女儿当小三,还侵吞我女儿和她公司的股份,这不是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男人,我非常反对却劝不动女儿,请求网友的力量让我女儿迷途知返。

对此,无数吃瓜群众看得津津有味,多么情真意切的妈妈,张靓颖真是遇人不淑还不肯定妈妈的话,迟早要吃苦。

各种各样的声音中,唯独有一种声音很少,却非常重要——张靓颖妈妈把女儿的私事告知全网络,这样做真的对吗?

不管张靓颖和冯柯会不会幸福,她妈妈都不应该让女儿陷入这场舆论的风波。

张靓颖妈妈并非个例,很多父母都喜欢这么做,揣着“我为你好”的心,做着伤害儿女的事。

说白了就是缺乏边界感,不能将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

对此,在得到App开专栏的硅谷投资人吴军博士提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相比孩子,更应该让父母先成熟起来。因为过度关心孩子不仅没有好处,甚至可能坑了他们。

作为爸爸,吴军自己在边界感这一点上做得很到位,就拿他的大女儿来说,关于未来的职业想法已经换了三次。

可他一点都不操心,只做那个被通知的人。他也不去限制大女儿找什么样的男朋友。

并不是他的孩子有多么完美,能够一帆风顺,而是吴军认为,孩子就该在年轻时多摔跟头、走弯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积累经验变得成熟。

他大女儿高中毕业那一年,学校的校长要求孩子给父母给一封信,吴军收到了女儿写的信,除了感谢的话,还有这样一句话:

既然有白天就有黑夜,那么我们不能够因为喜欢白天就厌恶黑夜。因此,我们不应该由于自己对一件事情的喜爱,就不宽容别人做相反的事情。

看到女儿有这样一颗宽容自由的心,吴军感到欣慰,而这恰恰就是他言传身教的结果。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儿孙自有儿孙福”,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父母不用做得太多,能够做一个好榜样,就已经足够优秀。

而对于孩子来说,漫长的一生,有些路是必经的路。

与其让孩子在40岁时去摔个大跟头,连爬起来都难,不如让孩子在20岁之前多摔几个小跟头,不会摔得太厉害,却能够长一辈子的记性。

二、孩子有权利去体验和创造自己的生命

每次去商场,都会看到各种小孩子玩的填色画图DIY游戏,有各种各样的颜料,孩子需要开动自己的脑筋,将颜料涂到黑白底色的图片上。

本该是孩子尽情展示才艺的游戏,但我总会看到不少家长挽起了袖子,坐到孩子的一旁,忙着指导:

公主的头发应该是黑色的,不是红色的”“哎呀呀又涂错了,真难看”“这里该这样涂,妈妈教你……

在父母的指点和催促下,那些孩子的兴致减了大半,眉宇间尽是胆怯,小手变得谨慎,深怕涂得不好看,涂错了。

我分明看见,父母比孩子还操心,涂到后面干脆就抢过孩子的作品,帮孩子完工,然后兴奋地拍照发朋友圈。

可曾想过,父母这样的过多参与,不仅无法给孩子带来成就感,反而会毁了孩子的想象力。

因为这种DIY游戏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标准答案,父母的做法真的有些越俎代庖了。

童书出版人、儿童教育作家三川玲在《通往幸福的教育》这本书中说起她自己的经历。

在一次参加儿童绘制雕塑胚胎的比赛中,她家的小丸子不过四五岁,根本不擅长涂颜料、画雕像;

所以涂得歪歪扭扭,也不均匀,可她没有刻意帮助孩子涂得完美,而是将孩子真实的半成品交了上去。

本以为,不过是一次重在参与罢了,结果却令一家人非常惊喜,小丸子的作品竟然被评为儿童组唯一的特等奖。

而那位评选的雕塑家说:作品虽不成熟,但充满童真,甚至说小丸子是他的老师。

一次偶然的机会,三川玲在与一位有着几十年儿童绘画教育经验的老师聊天时,她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当孩子在艺术学习上有明显的缺陷时,要不要帮助孩子修正?

“绝不,”这位老师一口否定,因为父母帮助孩子修补,最多只是得到了一幅看上去不错的作品。

但如果不修补,我们却能得到一个未来的艺术家,以及很多很多的作品。

父母拥有边界感,不过度参与,便是最好的教育。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都是千里马,父母不该做驯马人,而是要做一个伯乐。

就如心理咨询师李雪在《当我遇见一个人》一书中所说:在与孩子的关系中,父母能否保持界限,直接决定孩子未来的物质和精神世界能否丰盛。

三、控制不算真正的爱,尊重才是

育儿自媒体主笔钱儿妈曾写到过这样一个生活细节,一次晚上,她的孩子兴致勃勃地读一本书,从头看到尾,又从尾看到头。

钱儿妈叮嘱孩子,再看10分钟就可以休息了。孩子嘴上答应“好”,可实际上看了一个又一个的10分钟,到了10点钟还上蹿下跳。

钱儿妈便开始不耐烦地说了孩子几句:说了好几遍了,还不睡,你明天还要上学,起得来吗?

让她没想到的是,平时彬彬有礼的孩子第一次进行反抗:你都啰嗦了好几遍了,烦不烦啊,一会就睡还不行吗?

面对孩子的顶嘴,钱儿妈一时语塞,她跑去跟孩子他爸诉苦,孩子为何忽然变成这样。

爸爸跟儿子聊了之后,才知道原因,原来孩子有一次跟同学出去玩,同学的妈妈让他别玩游戏了。

他同学就是这么回应妈妈的,结果他妈妈不但没有批评他,还让他继续玩。

所以,他不过是想要试试这一招到底灵不灵罢了。

听到这里,钱儿妈忽然感到释然,孩子顶撞并没有恶意,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错了,她庆幸自己没有冲动地出口骂孩子。

她反思,在孩子的成长中,冷不丁的一句不敬的话,并不能说明什么,而如果父母太在意,非要把孩子大骂一顿才结束。

实际上是父母内心的控制欲和居高临下的态度在作祟。

由此,钱儿妈悟出了这样的育儿之道:要初心不变地去爱孩子,没有道德绑架。

也不必苛求付出了一定要得到孩子的回报,而是要允许孩子犯错和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

的确,控制不算真正的爱,真正的爱应该是:孩子,我爱你,但我更尊重你,因为你有自己的路要走,你有自己的人生要去过。

拥有边界感,才是为人父母的第一课。

诗人纪伯伦写过一首很著名的诗叫做《论孩子》,与其说是论孩子,不如说是他在教我们如何为人父母。

谨以此诗送给所有的父母: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

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

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

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

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

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

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

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

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作者简介:墨花,富书签约作者,90后辣妈,白天上班,晚上码字,视读书为人生一大乐趣,喜欢专研婚姻育儿、自我成长,擅长把困惑和喜悦都写进文字,传递力量和温暖,简书@墨花。本文首发爸妈精读(ID: shenduwen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