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专题】宝宝成长中爸妈容易进入的陪伴误区,你中招了吗?

作者:徐州市妇幼保健院 06-01阅读:663次

一年一度的“6.1国际儿童节”如约而至,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为了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意,让孩子过个开心的节日,纷纷提前做好准备,买玩具、买新衣服、发红包、计划带孩子去游乐场、动物园、吃大餐....... 这些是很多选择的家庭庆祝“6.1” 的形式。

然而不少爸妈花很多钱给孩子买了玩具后,孩子玩两下就放在一边不玩了,爸爸妈妈常常会觉得很可惜,甚至会抱怨:“你这孩子,玩具这么贵,就玩这么两下不玩了!”其实,爸妈们有所不知,孩子特别是0-3岁的孩子,最喜欢的玩具其实是能够带给他们安全感、陪他们一起玩的、有温度的“人”,而不是价格不菲的玩具!

玩具只是玩耍中的辅助物,不在于玩具本身价格,而在于孩子玩的过程中是否有人陪伴、是否开心?如果没有人陪着玩,无论多好的他们不会玩得长久,所以可以看到很多孩子对玩具总只有一时兴趣,随后就置之不理。为了让您的孩子真实地感受到您对他(她)的爱、每天过得开心,您愿意每天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做孩子“最好的玩具”吗?

面对这样的问题,大多数爸爸妈妈回答是肯定的,也有不少爸妈会说“当然愿意,可是工作太忙,实在抽不出时间.....可是为了给孩子未来更好的教育,我们必须努力挣钱......所以陪孩子的事只能交给奶奶爷爷(外公外婆、保姆或其他人),一个“可是”便成了缺席孩子成长过程中冠冕堂皇的理由。这部分爸妈注定做不了孩子“最好的玩具”!有专家提出高效地陪伴孩子成长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年轻的爸妈是不是该好好算算这笔账,如何尽可能地抽出时间陪伴孩子?

今天,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褚英来和您聊聊陪伴宝宝时的一些误区~

控制型:这类爸妈,通常认为孩子应该听话,命令和威胁是控制型的典型代表“都给我停下来!不许乱跑!再捣乱就别想看电视!”这样不会让孩子有责任感,孩子长大后会更容易放纵自己。

严苛型:这类爸妈完全按照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总是不停地给孩子灌输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一旦孩子没有按照设定标准去做,就会给出否定的评判、指责,“给你说过多少遍了,你没长记性?”、“你就是不听话”、“怎么连这点事都做不好,长大你能干啥?”过多的否定、负面标签,容易影响孩子自信心、探索能力的发展。其实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是在体验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成长,由于孩子各方面能力发展不成熟,有时难免会做出有违大人意愿的事情,即便是“犯错误”,只要引导得当,孩子也会从中得到学习积累经验。

放任型:这类爸妈通常认为,要给孩子一个无拘无束的童年,对孩子的各类行为不管不问,任其发展。当孩子无理取闹时,通常是“不理他,小孩子啥也不懂,闹就让他闹吧,大了再立规矩”。这样的爸妈养育的孩子通常学不会基本社会规则,长大缺乏约束和规矩,没有群体归属感,更容易涉及毒品、早孕和帮派、网络成瘾,因为他们需要极强的团队依赖。

忽视型:这类爸妈常常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孩子摔了一跤哭了,爸妈说:“没事的,没事的,自己爬起来,你是男子汉”。当很多爸妈炫耀说自己的孩子不用大人管就自己站起来了的时候, 爸妈并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去面对痛苦,只是学会装出一副坚强的模样。孩子并不知道如何面对痛苦,更不会关怀别人的痛苦。

惩罚型:这类爸妈通常使用惩罚、威胁手段对待孩子的一些所谓的“不良行为”。惩罚性的威胁可能会暂时奏效,但孩子从中学到的唯一道理就是害怕家长发火或者不要自己而不得不服从。他迟早还是会再次犯错的。因为骗人被打的孩子,只会撒更好的谎。更重要的是,孩子从爸妈这里学会了暴力是管用的。

心不在焉型:这类爸妈常常陪伴在孩子身边,孩子在玩玩具,爸妈在玩手机,有的爸妈甚至在给孩子背书、默单词的时候同时刷微信。孩子哭了打开电视或者IPad、手机,开个动画片或者游戏,只要孩子不哭,不影响他(她)玩手机,一切相安无事。如果孩子哭闹不仅不去了解孩子哭闹的原因,反而抱怨孩子“不听话”、“不乖”。这种陪伴,只是形式上的陪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手足无措型:这类爸妈很想陪伴自己的孩子度过快乐的童年时光,可是由于不了解孩子,没有教育引导孩子的相关知识,通常在陪伴时总是跟着孩子走,孩子玩什么家长就跟着玩什么,面对孩子不停地更换玩具、游戏,家长显得手足无措,丝毫起不到任何引导的教育作用。

各位年轻的爸妈,以上情况有没有中招呢?那么,如何做才是正确的陪伴呢?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褚英明天将来揭秘,不要错过明天公众号的推送哦~

文字/褚英 编辑/姚萌文化办:0516-8382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