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都无法坚持45分钟,凭什么要求孩子不能分心?

作者:萌芽研究所BUD 06-19阅读:3950次

△ 今天的文章也有录音呢~在公众号消息框回复关键词“迷宫”,可以获得19张宝宝迷宫的模板。

前几天发文章提到宝宝坐不住的话题《宝宝太好动坐不住?其实你可以引导的方法有很多》,提到关于注意力的集中时间,后来收到留言问,这个时间的参考幅度怎么那么短?平时早教班的老师都说,“我觉得你家孩子坐不住,45分钟就坚持不了了,专注力不太好”,很想了解,到底哪个标准才是对的。

答案很简单,早教班老师的说法,当然是错的。让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保持45分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强度,说真的,100个孩子里面可能都没有1个。

而且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我就好奇了,到底有多少成人能够达到。比如长期写作的人,可以考虑给自己设定一个45分钟的闹钟,期间不能分心,要关掉手机,不能离开座位,只能盯着屏幕写稿。

45分钟后,再看看自己的状态,会不会觉得疲倦不堪?特别是中午犯困的时候,那种头脑的挤压感,真的会让人感觉舒适吗?

所以,连大人都感到超负荷的事情,连自己都不能稳定地实现和做到,凭什么用这种方式来给孩子贴标签呢?

其实很多人在给孩子贴这个标签的时候,并不真正了解孩子的注意力情况。用超出孩子年龄标准的尺度,去定义孩子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高压管教。当孩子稍微出现一点“正常的好奇心”,反倒是成了必须得管教的对象,这便是本末倒置的教育方式。

我们的注意力其实是分等级的,不同的等级对应不同的能力和阶段特征。而且,注意力是可以训练的,最好的方式是陪伴式的游戏,而不是技能训练。

所以,今天的文章,我想和大家谈谈注意力的不同等级,以及一些好用的,可以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玩出”注意力的好方法,不管是早教领域的老师,还是家长,其实都是可以用起来。

◆ ◆

注意力四级跳

其实注意力分为四个不同的等级,分别是:

初级注意力,简单来说就是“心不在焉”,我们经常说的“分心”、“人在心不在”,也是这个现象。

3岁前的孩子常常处于这样的状态,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感觉孩子在“敷衍”我们。

比如表面上看,孩子是在安静地听我们说话,但实际上,心思却放在其他地方了。他也许被你座位旁边的小玩具吸引了,或者正在发呆。

所以如果你发现,当你兴致勃勃地和孩子说一通,但是孩子的眼神已经飘去其他地方了,这也是孩子初级注意力的表现方式,他被内心更好奇的东西牵引走了。

中级注意力,简单来说就是“随心所欲”,当我们感觉到孩子非常随性、好动、总是风风火火地跑动和切换的时候,恰恰是孩子的中级注意力在发挥作用。

比如你发现宝宝非常坚持,一定要把纽扣扣上,或者让吸管塞进一个小孔里,虽然总是失败但是却契而不舍;

或者你发现宝宝在话都还没想清楚前,就噼里啪啦说一通,听得旁人云里雾里,说明孩子正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世界里;

或者你让孩子帮忙拿点东西,可能开了个头,说“帮我取个水杯”,然后孩子还没听清水杯放在哪里,就风风火火跑去昨天放水杯的地方,想着“水杯肯定在那里”。

高级注意力,是我们认为的“有效关注”,指的是我们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只想着一件事情,即便想不通透,也会不放弃继续钻研。

虽然中级注意力的宝宝也会出现“即便失败也不放弃”的探索行为,比如一定要把纽扣扣上,或者让吸管塞进一个小孔里,但是高级注意力的特点在于,孩子会开始探索如何旁征博引、寻找答案的方法。

比如当你发现孩子纽扣扣不上去,但是他拿了一个透明胶过来把纽扣贴上去;或者发现吸管塞不进去一个小孔,就用小剪刀把孔开大一点,再把吸管塞进去;这样的过程,便是高级注意力的表现。

顶级注意力,是最高层级的注意力,又称之为“思考式的注意力”。

表面上看,顶级注意力的行为方式和初级注意力是相似的,比如你看到宝宝目不转睛的盯着一个东西,不做任何动作,深深地注视也不说话。

但是顶级注意力的宝宝脑海中的思考方式却是专注而忙碌的,不会转移到其他地方,也不会选择放弃探索,他会先在脑海中迅速过滤各种有效的方案和想法,最终作出判断,并找其中的一些方式来尝试,试图攻破自己的难题和任务。

这四种注意力等级,不仅仅婴幼儿身上会有,很多成人身上也存在,可能会在每一天的不同的时间里交替出现。

比方说当我们出席一个特别枯燥的会议时,可能自己也会动用“初级注意力”,玩玩手机,想一下其他的事情,一眨眼会议结束了自己什么也没记住。

而当我们要赶工一个项目,我们也会动用更多的高级、顶级注意力,让我们可以去全身心地投入,尽善尽美地完成任务。

孩子同样也是有差异化的,以我家两个孩子为例,他们两的注意力情况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年长一点的Joshua,注意力级别肯定更高,不管是高级注意力还是顶级注意力,都能很大比例地出现,而Eric的注意力级别更多是在中级注意力往高级注意力过渡的过程,现在仍不稳定。

所以每次三个人读绘本的时候,我都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Eric的表情,如果发现他眼神不怎么聚焦到我手引导的方向时,我都会用肢体语言或者声音轻轻地提醒他,“Eric,你有注意到这朵小花吗?”这些都是一些很温和,但是有很有效的注意力引导方式。

我们当然都希望每个孩子拥有高级、顶级的注意力,如果没有中级注意力的铺垫,就没有高级注意力的萌芽。真正的引导,一定要基于理解和认知的基础,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发展自身的高等级能力。

◆ ◆

培养专心宝宝的游戏清单

专注力游戏挺多的,我给家里孩子也玩过不下几十个,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的感受是,不同专注力游戏的实施效果,也和孩子的个性有一定的关系。

比如Eric大部分时间都风风火火,所以要让他专注玩迷宫游戏来提升注意力,必须我在旁边非常细心、认真地陪着引导才行;但如果设计成肢体动作类的专注力游戏的话,那他就能自己比较游刃有余地调整注意力状况,让自己更主动地集中注意力到活动中,这个过程其实也更自然地锻炼自己的高级和顶级注意力。

所以我和大家分享几个有效提高孩子专注力的小游戏吧,我的推荐分为好动宝宝清单、好静宝宝清单、多人专注力游戏三种,大家也可以继续延伸开,关键是要去试,找到最合适自己孩子的专注的方向。

1. 好动宝宝适合的专注力游戏:

◆ 羽毛球/乒乓球障碍赛

给孩子手里拿一个羽毛球拍,上面放好羽毛球,然后设计好路线,让孩子拿着羽毛球行走,路上会有各种障碍,比如用话语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或者走来走去制造一些障碍物。

我家Joshua还会骑着平衡车晃来晃去,然后就看Eric能否专心捧着球拍顺利达到终点,羽毛球也不会掉下来。

羽毛球也可以换成乒乓球来加大难度。端午我们在家一起玩了乒乓球的,还在接板上用轨道来限定球的走动范围,很紧张刺激呢。

◆ 踩线走

在家里地上贴上有颜色的贴纸,或者大家一起沿着地板的骑缝线来走,双脚一定要在线上,保持身体的平衡,不要走出线外。

这个游戏我们的“优陪计划”也有,是我真人出镜呢,大家也可以去看看。

截自「小芽启萌·优陪计划」游戏课

当时视频里的小鱼已经是3岁了,所以也加入了一些玩偶游戏的小设计,但是小月龄的宝宝不需要那么复杂,直接踩线走就好了,可以播放3~5分钟的轻音乐,看看孩子一次能走多长时间,一点点延长就好了。

2. 好静宝宝适合专注力游戏

走迷宫

只要是迷宫,都可以帮助孩子去集中精力思考路线图。孩子的迷宫也需要和年龄搭配起来的,所以配套合适的教材,然后和孩子一起玩迷宫,也可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之前网上搜集过一些迷宫的范本,感兴趣的话可以在公号后台回复“迷宫”获取。

玩迷宫的时候,主要是参考设计的逻辑,不要跨太高的难度;要记住,陪在孩子身边才能更好地引导。比如我家Eric他那么好动的话,其实做迷宫他的畏难心就比较大,前期挺需要我的持续关注。

◆ 找不同

找不同游戏大家也不陌生,可以结合生活情景、故事绘本和训练手册一起做起来。我之前分享过我家孩子的一件事情(戳链接:随时随地能玩的注意力游戏 | 10个简单问题,启发孩子的洞察力),其实也是从生活情景中切入的示范,大家可以结合起来看。

找不同游戏,也可以设计成准备两张找不同的图,让孩子猜猜其中的区别在哪里。

或者是给孩子一些线索,让孩子帮助你找东西,随便一个以图画为主的绘本都可以实现。

截自「小芽启萌·优陪计划」游戏课

细节线索法,我在之前的文章(戳链接:宝宝太好动坐不住?其实你可以引导的方法有很多)也说的足够详细,大家也可以再看看。

3. 适合多人玩的游戏

当然是多米洛骨牌、抽积木这些啦关键的是有轮流玩的游戏氛围,以及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游戏效果,所以如果不专注的话,分分钟骨牌就垮下来了。

给大家看我和孩子们的多米洛骨牌的效果,端午节假期的游戏法宝呢。

介绍了那么多注意力的活动,我最想说的是,我们之所以想要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并不是让孩子不管何时何地,都保持高度集中,而是让孩子在想高度集中的时候,他能够轻易地切换,并且从容地调整自己的状态,让自己沉浸在思考之中。

我当然明白,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是具备高度注意力和顶级注意力的人,因为在人生披襟斩棘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对方向的判断、对答案的追求,甚至具备旁征博引的能力。

但最好的启蒙在游戏,最好的引导在陪伴,想要提升孩子的注意力,一定是在细水长流的陪伴式游戏里。

我们不需要因为别人一句无由来的标签,而忐忑不安,但我们应该清晰自己能做什么,自己的孩子想做什么,自己能够帮助孩子做到什么,最终让孩子自己具备这份受益一生的专注力。

理论文献:John Dewey:《The School and Society and The Child and the Curriculum》

萌芽的话

端午假期趁着放假,自己给孩子们拍了一组照片哈哈~老母亲表示很欢喜。其实我很惭愧的,自己的婚纱照没拍,孩子的各种满月照周岁照都没拍过,别问我原因,就是感慨时间一眨眼就过了,然后发现原来自己还没拍过= =。

Joshua五岁生日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不能再这么下去了。还是得趁孩子还年幼多留点精美的照片,以后想要翻回来感觉都找不到了。所以捡起了之前的镜头,也随时把镜头放在家里容易拿的地方,从前段时间开始,终于给娃娃们拍了一些生活中的照片。

虽然技术还是很稚嫩,构图这些也不考虑啦~因为当妈后真的对摄影的心思只停留在快速、简单、无后期的记录,仅此而已,什么P图软件,光线设计,现在顶多用一个iPhone自带的照片后期工具……

给大家看我娃这端午节的照片,我现在终于知道,原来晒照片,其实晒的不是娃,而是老母亲那份想晒的心……

照片中两人在收拾玩耍后的残局,弟弟跟哥哥说“哥哥,我都扔了帮我捡吧”,哥哥表示很无奈“弟弟我们要准备睡觉了不能扔床上啊”,弟弟继续“哥哥捡吧哥哥捡吧(摩擦哥哥的手臂)”,哥哥宠溺地说,“好吧好吧,就这次哦。”……哈,也是很温馨了。

今天的文章留言,我也会选3个送礼物哦,下周一(6.25)公布,我们明天见:)

如果你希望系统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和亲子互动启蒙方法,可以购买萌芽领衔的研发团队开发,适合0-6岁宝宝家庭的「小芽启萌·优陪会员计划」,扫码即可免费试听。

本文版权归萌芽研究所BUD所有

转载合作请回复 转载获取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