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特王妃放任儿子乔治用枪射自己,你敢让孩子“打死”你吗

作者:60分妈妈月华 06-24阅读:3361次

在养育孩子方面,妈妈们总会遇到各式各样的烦恼,就连身为王室成员的凯特王妃也不例外。


前段时间,她带着乔治王子和夏洛特公主去观看威廉王子的慈善马球比赛,就遭到了英国网友们的大肆批评。


原来,看比赛的时候,凯特王妃带着乔治王子和夏洛特公主,和其他孩童一起坐在草地上玩耍



玩着玩着,乔治王子和其他孩子拿出塑胶玩具枪玩了起来。



乔治不仅和其他的孩子拿着枪互瞄,还把枪口直接对准了在场的其他孩子



甚至把枪口指向了妈妈凯特王妃和同行的小婴儿



凯特自己并没有在意,看她的照片,全程都在笑。她也没有制止乔治这么把枪口对准婴儿和自己。


但这个动作却让很多网友受不了,遭到了网友们的大肆批评。有网友说:“现在不能给孩子玩这种枪,因为它太像真的了。"



还有人说枪的颜色会让人(比如有些警察过去做过)误解为真枪,而对孩子实施正当防卫。



有人说“整个英国都有枪支和刀具的犯罪问题,看到乔治拿着枪玩真的很难过!”


网友们的热议引起了媒体的关注,英国本土的《太阳报》、《每日邮报》、《镜报》等都进行了报道,连《澳大利亚人报》和美国福克斯新闻等等都报道了这件事,英国《独立报》甚至还请出了专家讨论孩子能不能玩枪。


专家说孩子玩枪、刀具、手铐等,只是代表他对警察非常感兴趣,并不代表孩子会把在游戏中展现的侵略和攻击性带到现实中。那些玩枪的孩子并不比不玩枪的孩子暴力。


也有专家说,玩游戏是孩子理解世界的一种方法。在喜欢玩枪的年纪,即便父母严禁他玩玩具枪,孩子还是会找到替代品,他们会把树枝、棍子、乐高、筷子等,变成枪来玩。


对于乔治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玩枪、玩刀等玩具对他们而言确实是包含了一定攻击性的。尤其把枪口对准别人的时候,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是有切切实实的攻击性的存在。


但这种攻击性是正常的,是孩子成长的动力之一,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具备这样的攻击性。就像刚出生没多久的婴儿,如果她饿了,你过一会才给她喝奶,她会哭闹、撕咬乳房一样,这都是孩子释放攻击性的表现。


只是婴儿时期攻击性的释放是无意识的,孩子的需要被满足后,他的情绪就能安定下来。


而对乔治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却开始知道自己是有力量的,也逐渐明白借助一些外力,可以让自己的力量变得更强大,攻击性更强。


所以他们会把树枝、棍子、乐高、筷子等,变成枪来玩。有的孩子还会把这些“武器”对准你,一边射击,一边大叫:“我打死你!”如果你配合他,一边假装手捂胸口,一边痛苦地说:“啊!我被打中了!啊!”然后头一歪,应声倒地。


这个时候孩子就会觉得很开心,因为他在内心中打倒了你,完成了一次攻击,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对孩子来说,这个过程帮助他肯定了自己内心的力量。他能够感受到自己不是一无是处的,而是有能力来对抗大人,他会感到自信。


更重要的是,这种攻击只是停留在想象层面,孩子在现实层面会发现,即使他这么做,你也一点事情也没有,也可以继续活蹦乱跳的跟他玩,不会被他攻击得倒下。这时,孩子就会完成一次整合,他既能在攻击中感受到这份让自己自信的力量,同时又不会对别人造成伤害。


因为这个过程没有被压抑,孩子不用承载愤怒,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慢慢会理清现实和想象,通过更积极的方式来释放自己的攻击性。


当乔治玩枪的时候,凯特没有去制止,甚至默许乔治把枪口对准自己和小婴儿,这样做其实对乔治攻击性的释放是有帮助的。


反过来,如果孩子在释放攻击性的过程中遭受了打击,孩子内心会压抑住愤怒,这样的状况一再发生,孩子就会把侵略和攻击性带到现实。



我曾遇到过的一位奶奶和孙子,小男孩看起来4、5岁的样子。突然,小男孩手呈握枪状,瞄准奶奶说:“奶奶,我打死你!你死了,你死了!你快点死啊!”


奶奶猛地停下脚步,一把揪住小男孩的衣服,“啪”一个耳光抽在小男孩的脸上。


原本开开心心的小男孩瞬间吓得呆住了,捂着脸,惊恐地望着奶奶。我也被吓得停下了脚步。


奶奶气愤地大叫:“我每天辛辛苦苦的接你送你,给你做饭,你居然要打死我,居然咒我死!今天看我怎么收拾你!你现在赶紧抽自己50个嘴巴,要是不让你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们就哪也别去了!”

小男孩呆呆地站在原地,望着奶奶,眼泪噼里啪啦地掉下来。


看他这样,奶奶更生气了,说:“你打不打,不打今天我们就站在这里!”


小男孩继续一言不发。奶奶一把拉着小男孩的手,说:“走,我们回家,我把你爸爸叫回来,让他收拾你!今天不去上学了,这么小小年纪居然动不动咒我死!以前我就跟你说过有些话不好随便说,你记不住是吧?今天非得好好教训你一顿,看你记不记得住!”


听说要回家,把爸爸叫回来,小男孩吓得“哇”一声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拼命想挣脱奶奶的手。无奈被奶奶抓得死死的。他一边用力拍打着奶奶的手,一边向地上坐下去。


小男孩的样子激怒了奶奶,奶奶狠狠地打回去,一边打,一边狠狠地说:“你前面咒我死,现在居然敢打我,今天我非教训到你听话。”


小男孩更大声地哭起来,用尽全身的力气想挣脱,他两脚乱踢,顺势往地上倒去。


奶奶一把放开小男孩,气呼呼地从口袋里掏出电话,说:“好啊,你居然还踢我,我现在就给你爸爸打电话,让他回来收拾你!”听说要打电话给爸爸,小男孩一激灵从地上爬起来,一把抓住电话,不让奶奶打。


奶奶严厉地说:“你以后还瞎不瞎说?”小男孩猛摇头。


“那你要怎么做?”奶奶问。小男孩梗咽着说:“奶奶,对不起,我再也不敢瞎说了!”


“再说打死我怎么办?我就告诉你爸爸,让他收拾你!把你从家里赶出去!”奶奶这才拿出纸巾,给小男孩抹掉脸上的鼻涕和泪水。


奶奶的震怒我当然理解,老人家年纪大了,都很忌讳“死”之类的言语,这可以接受。


但对于小男孩来说,他这么说并不是真的诅咒奶奶死,他只是跟奶奶在玩一个游戏,在游戏中去体会自己的力量。


当奶奶不由分说地打回去时,孩子会觉得自己要“打死”奶奶的这个行为真的很可怕,很具有威力,而奶奶打他所带来的疼痛,奶奶让他打自己50次嘴巴的愤怒更会让他切切实实地体会,原来打人是这么具有力量感的行为。


孩子在被打的过程中攻击性被压抑下来,这时,他会通过撒泼、哭闹等方式进行发泄。而这样的发泄方式再次被阻止时,孩子会觉得“我是没有力量的,我没有办法拥有大人一样的力量。”他的潜意识会留下“做错事要攻击自己”的阴影。


慢慢地,孩子就会把这一块的攻击性压抑下来,当他的愤怒、恐惧、害怕等负面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后,他就会攻击那些比自己弱小的孩子,或是把攻击性转向自己。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他们的人生没有那么严肃,也没有那么多“允许”或“禁止”,他们做很多事的目的并不像我们成人一样,具有那么多的意义。对于孩子的行为,我们或许都应该轻松一点,用游戏的方式面对,这样会让亲子关系变得更轻松,也能让彼此在游戏中探寻到更多的问题解决办法。


所以,给孩子玩枪没问题,陪孩子玩攻击性十足的游戏也没问题,大人都有能力去承载孩子的攻击性,这样能够帮助孩子内心更好的整合后,心灵更有力量。


当然,最后也要特别提醒大家:因为现在很多玩具枪做得像真枪一样,威力十足,伤害力巨大。给孩子玩枪的时候,一定要正确引导。从安全角度着想,不要给孩子买那些填装子弹,具有很强威力的玩具枪。


安全地玩具有攻击性的游戏,对孩子来说是有必要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