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一句“开心就好”,竟然要孩子用一生买单!多少父母追悔莫及

作者:☆积木育儿☆ 06-27阅读:2985次

提问:

你好,我的妈妈是个控制欲特别强的人,对孩子要求特别多、特别苛刻。我有了孩子以后,也曾经对孩子很严苛,哪里做的不好我就动辄打骂。

后来看了很多养育孩子的书后,我领悟了很多,越想过去就会越觉得内疚。

我的孩子现在已经读小学五年级了,因为是个男孩,所以大部分时候,我都鼓励我老公去管孩子。但是,有时候看到孩子情绪上出现一些问题,我还是会担心。

比如,有时候觉得他情绪爆发的时候,有特别多的委屈。

那个时候我就会担心,是不是我曾经给我的孩子带去了太多的负面影响?

我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

我现在对他的要求真的不高,只希望通过自己的改变,让我的孩子能够更开心地生活。

这位妈妈的问题,其实很有代表性。

这些年来,我见过很多家长强调:我的孩子开心就好。也许是上一代父母过于家长权威式的管教,给太多孩子带去无力感和心理阴影。等这些孩子再当了父母后,最大的希望就是避免孩子重走自己当年的老路,还孩子自由和快乐,最不愿意自己亲手给孩子带去哪怕一丁点儿可能的伤害。

乍一听,真的挺好的,可是很容易走样。什么意思呢?我们看下面两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来自我一双朋友。

他们当初还是孩子的时候,被父母的高标准严要求“害苦”了。他们痛恨极了这种扭曲的要求和对自己人格的伤害。所以等他们有了儿子,坚决秉承快乐和自由的教育,绝对不打骂孩子,完全尊重孩子。

这对父母经常跟儿子说:

“你开心就好。”

“你长大了想当清洁工都没关系,只要你高兴。 ”

这个孩子也的确从小开心到大。

然而,随着孩子长大,父母逐渐发现了问题:只要可以不竞争,男孩几乎都选择不竞争。他明显对自己非常缺乏信心。

有一回,他甚至很小心翼翼地问我:阿姨,我是不是挺笨的?

我听了很意外。然后这个孩子就很认真地继续跟我说:

如果我真的很聪明很优秀,我爸妈为什么从来不要求我?别人的父母都期待自己的孩子将来做这个那个,我的父母却从来都没有这种要求。

我一下子明白了。

他的父母出于对他的呵护,所以,希望他开心就好了。然而,不被父母要求和期待的孩子,他的内心是充满疑惑的。为什么我的父母对我没有任何的期待?是我天生就比别人更笨吗?是我不够好所以配不上父母的期待吗?

所以,你看,一味地强调“开心就好”显然并不总是正确的。

孩子要的比这个更多,比如你的信任和期望。

下面是另外一个小故事。

我认识一个朋友,90后。她恰好有一对信仰“开心就好”的父母。回忆起小时候,父母根本不曾管过她的学习。家里也几乎没定过什么规矩。就这样基本散养着长大。按理,这样的孩子,成年以后应该很自由、很快乐吧?

并不。

我这个朋友很困惑地问我:

为什么我那么惧怕权威?总是习惯性地看人脸色?难道不是那些小时候处处被规则束缚的小孩,长大后才会跟权威相处起来存在问题吗?

也许,问题恰恰在于,她的父母管教她的时候太过随意了,从未给她正儿八经地立规则。

规则的意思是什么?真正清晰的规则其实对孩子是有好处的。

比如孩子吃零食这件事。如果有了一个“一天只能吃一包零食”的规则清清楚楚摆在那儿,孩子心里就会有谱。他知道他今天的定额是多少。这样他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吃掉他那一天的定额,而不用去看父母的脸色,不用去猜“爸爸妈妈今天会怎么对待我”,不用担心“我是吃多了还是吃多了?”

最怕的是这个家庭中不用规则管孩子,而是靠父母的心情来决定那一天如何管孩子。

如果父母心情好,那孩子想怎么样都行。如果父母心情不好,不用言语,孩子自动就会揣摩:我今天是不是该收敛些才行?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自然会习惯性地去看权威的脸色行事。

说到底,很多孩子长大后之所以对权威有恐惧,往往并非被父母管狠了,而是因为这个家庭中的规则是模糊的。

从这两个故事中,你能读到什么?

我们以为确保“孩子开心”,就能让我们成为比自己的父母辈更好的家长;我们单方面希望孩子开心,希望家庭内部一团和气。最后的结果却是,我们不自觉地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又走到另一个极端了。

孩子的自主性的确要尊重,但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立规矩,不需要被父母期待、不需要得到父母的引导。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到底该如何去拿捏好那个“适度管教”的尺度?就像今天提问的这位妈妈所关心的,自己究竟如何做,才能让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

很抱歉,我们依然给不出一个让人满意的答案。

最好的答案也许是,最好不要在教育这件事上走极端。

孩子要的东西可能很复杂。他们要爱和自由,也要规则和限度。

至于规则和自由的比例到底该三七分,还是四六分,抑或五五分,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全靠家长跟自己孩子互动过程中,一点点找到自己的感觉。

如果你对这个答案不满意,一定要一些建议,那么我们最想给出以下忠告:

第一,试着多把目光从孩子身上收回来,回到自己身上。

以提问的这位妈妈为例。

当你对“一定要确保孩子很健康”“一定要让我的孩子开心”这个事情有了执念,味道就不对了。

当你反复想着“只希望通过自己的改变,让我的孩子能够更开心地生活”的时候,或许就是重复着你早年被母亲控制的经历,让孩子开心或许也是一种控制。

因为孩子开不开心,这个是孩子的体验,孩子的情绪,孩子的事情,我们如何掌控得了?

掌控不了就会有内疚。内疚了就会想补偿。补偿意识会导致我们刻意去做一些孩子原本不需要我们做的事。这就变成了另外一种控制。

但如果我们梳理清楚自己,就不会单纯陷入自己想当然的那些育儿执念当中,如此,才能看见真实的孩子,以及孩子的真正需要。

哪怕这个过程中,我们依然会犯错,会对孩子造成这样那样不好的影响,但是只要我们懂得安抚自己和消化那些忧虑,我们的孩子自然也能学会创伤中自我修复的能力。

第二,时不时去听听,孩子到底要什么。

其实“我的孩子一定要开心”,跟“我的孩子一定要当学霸/进名校/当律师/当医生……”这两种看起来截然不同的育儿理念,并没有真正差别。因为它们都是发生在父母想象当中的事。

是父母觉得这样好,那样不好。

具体孩子觉得好不好,接受不接受,需要不需要,不知道。

所以,父母们在给孩子付出的时候,请一定蹲下来,去听听孩子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果孩子觉得你干预得多了,那么你的放手就是孩子的需要。

如果孩子觉得你管得太少,给的支持不够,那么你的“开心就好”反倒会成为伤害。

所以,父母不如放轻松。

我们可以有我们对教育的预设,规划,但是一定要记得时不时听一听孩子的需要和心声。

第三,做我们能做的,剩下的交给造化。

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教育学家敢说,我的育儿办法最棒了,只要你按照我说的做,你的孩子就一定会怎样怎样。

人这东西呀,太复杂了。

心理学学得久了就会知道,哪怕我们做了大量的自我成长,最后仍然会发现,我们从自己原生家庭里带来的东西,我们所认为的坏习惯,甚至代际创伤,仍然会多多少少遗留在那里。

有些鸡汤可能说得很理想,你要成长啊要跟孩子分离啊要界限清晰啊。

哪有那么容易呢?总会有那么一丝一缕,是和我们的家族,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孩子黏着在一起的。

不能分化,无法切断。

与其纠结,不如接受。

接受我们的不完美。也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美国临床心理学博士在《造化:孩子是如何形成个性的》一书中这样写道:

从这个意义上说,父母能够为孩子做什么呢?做我们能力范围内能做的,剩下的还真的只能看造化了。

我们可以指引孩子,但是做出选择永远是孩子自己。

他们才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不是吗?